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里的超人、高人和明白人

2019-09-29     段公子的劍

什麼是超人?智慧超高,境界超群,格局超大,是為超人;什麼是高人?認識並能遵循客觀規律辦事,是為高人。什麼是明白人?本性通明,生死自如,是為明白人。當然,高人也有常人的一面,常人也有高人的潛能,並非絕對對立。但是,唯獨明白人,是塵世中最難能可貴的。

什麼是超人?智慧超高,境界超群,格局超大,是為超人;什麼是高人?認識並能遵循客觀規律辦事,是為高人。

智玄大師——世外超人

理由:不愛錢財,境界超高;觀察精準,智慧超高;心懷慈悲,格局超大。

在《遙遠的救世主》里,智玄大師拒絕了韓楚風和丁元英的十萬元敲門費,不為所動,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不管是那時還是現在,寺廟裡的僧人,極大多數都淪為了披著袈裟的商人。智玄大師能夠沉下心來修行,勘破四相,實在難能可貴。

在對丁元英的開示上,智玄大師的智慧,主要體現在對丁元英悟道詞上半闕的改動上。丁元英原詞的上半闕為: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

哪個前生註定

智玄大師改動後,上半闕變成:

悟道方知天命

修行務取真經

一生一滅一枯榮

皆是因緣註定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務取真經。

原詞我相、眾生相皆住,改動後滅了輕慢之心、嗔怒之心,直指佛法究竟。這有點像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眾人都只看到蕭遠山慕容博的絕世武功,只有掃地僧看到二人因練功種下的死結,道出究竟,並提出化解的辦法。

智玄大師在對丁元英此人的認識上,道出丁元英身上有「三分靜氣,三分貴氣,三分殺氣,一分痞氣。」這樣的認識,可謂一語中的,洞穿本質,連丁元英多年的老朋友韓楚風都叫絕。在極短的時間裡,僅憑不多的對話和一首詞,就能精準地認識一個常人看來如神一般的丁元英,不能不佩服大師的觀察力和超群智慧。

而在佛教之外文化的看待上,大師不拘門第分別,認為只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都將是眾生的福報」。這是心懷慈悲,有大格局大胸懷的人才能說出的話。試看西方的宗教戰爭,古往今來不知屠殺多少教外之人。或許,並非不同文化不能包容並存,而是代表某種文化的人心胸不夠廣大罷了。

所以,智玄大師是世外才有的超人。

所以,智玄大師是世外才有的超人。

高人丁元英——極品混混的過人之處

理由:認識並遵循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

丁元英想到做到了許多別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是一位世間高人。人們常說知易行難,其實求真知已經很難,更別說去踐行了。

在《遙遠的救世主》一書中,丁元英最讓人樂道的事有這麼三件:第一件,解散私募基金;第二件,書寫王廟村扶貧神話;第三件,面對芮小丹的露骨表白,不動心。

私募基金,在旁人看來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而且暴利。但丁元英乾了一票就收手,給身邊的人留下巨大的疑惑。用德國投資人的話說,丁元英是為數不多的掌握中國股市取款機密碼的人。在這種巨大的誘惑之前,丁元英懂得適可而止,說收手就收手,實在難能可貴。我們不由得想起當今香港的李嘉誠,他也是手握取款機鑰匙的少數人,但是他所做的是無休止地進行取款,將香港變成了真正的「李家的城」。引起了當前香港普通民眾的反感乃至憤怒,造成了個人形象的大崩塌。

適可而止,這是天道,這是幾乎人人都知道的客觀規律,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在巨大的物質誘惑面前,能夠忍住貪慾收得住手,非常人能為之。

扶貧王廟村,是丁元英遵循客觀規律辦事的典範。他整合了王廟村的廉價勞動力資源、馮葉劉三人的社會資源、音響市場資源以及個人國內外人脈資源,低成本生產出高品質的商品,然後低價出售,迅速在市場打開局面。最後迫使知名品牌不得不與之合作,進而達到扶貧和書寫神話的目的。實實在在地送了芮小丹一個禮物。

扶貧是丁元英煞費苦心的設局。最巧妙處在於處理好王廟村農戶和公司的關係,這一點至關重要。利用王廟村廉價勞動力進行低成本生產,幾乎所有老闆都能看到這一層。這種公司+農戶的生產方式,並不稀奇,但是要讓農戶和公司長期互利共存,這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了。

丁元英的處理辦法是讓農民和公司獨立開來,不發生僱傭和隸屬關係。通過音響生產可分解的工序,形成自然的分工,每個農戶負責其中一兩個環節的生產。一個環節完成後,通過現金交易賣給下一個環節的生產者,直到最後一個環節。這樣的好處是,首先,農民為了多賺錢,會想方設法進行成本的優化,提高效率;其次,在保證低成本生產的同時,也要兼顧高品質。因為如果你的半成品太差,那麼下一個環節的生產者就不會接手。你之前的所有成本和勞動都白費了。這樣一來,大家都會自覺兼顧成本和品質了。再次,這種合作模式,降低了公司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了公司和農戶產生糾紛的風險,公司活下去的機會就多了一分。最後,這種生產合作方式完美避開了國家法律的鍘刀,成為了法外之地。

經過這樣的生產設計後,公司最終收購到的音響半成品就會是低成本高品質產品了。音響產品通過公司的運作順利賣出去後,就會在市場,公司和農戶之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沒有對農戶人性的深刻洞察,對商品經濟、法律法規運作等規律的認真研究,是無法設計這波操作的。

商場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丁元英在這個領域裡,展現了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高超本領。

丁元英在面對芮小丹的露骨表白,能夠保持一顆不動心,足見其身體里確實有三分貴氣和靜氣。肖亞文之前說他在女人堆里鬼混,貌似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面。

芮小丹是典型的美人坯子。肖亞文說她腰細腿長,氣質冷艷,無疑是極具誘惑力的大美人。我不相信丁元英沒有卑俗的慾念,但是我很佩服他沒被卑俗的慾念所征服。這,就是一個男人的高貴之處。一個男人值得炫耀的絕不是憑藉自己的魅力,俘獲了多少美人,而是多少次克制住了自己,最終征服了慾望。征服一次慾望,遠比滿足一千次慾望難。

芮小丹——一生只做明白人

理由:清楚自己的價值所在,自在自如。

芮小丹短暫的一生,丁元英已經在書中給出最中肯的評論:「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芮小丹做人的明白之處,看似簡單,實則極難。她或許還沒來得及總結自己的人生,就匆匆離開了。她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幾年,卻是許多人哪怕活到九十歲也無法到達的一生。丈量生命的,不是長度,而是深度和寬度!

芮小丹是一個取得德國永久居留權的人。這意味著高收入、高福利,在國人面前擁有優越感等等。但是,芮小丹放棄了,毅然回國做一名普通而又風險極大的警察。按照世俗的理解,這樣的做法是傻。但是芮小丹並不傻,反而很聰明。這樣做的原因,乃是她清楚自己的價值,只有在祖國才能得到最充分的體現。而在德國,她永遠都只是異鄉人,永遠進不了主流社會。這樣的活法,是放棄許多常人看來很寶貴的東西換來的。這樣看來,她才是最富足的人。因為真正的富有不是擁有多少東西,而是能放下多少東西。你能放下的越多,說明你越富有。

芮小丹對自己的人生,有著無比清晰的規劃和高度的自信自明。她按照既定的規劃,一步步往前走,無人能阻擋,即使是她最愛最崇拜的人也不能。丁元英勸過她辭職,不做警察,但是她不同意。認為那只是丁元英理解的人生,不是她自己的人生。

在愛情里,無論男女,最容易迷失自我。而一旦失去自我,你的愛情就掉價了。芮小丹在向丁元英索要禮物時,不是一般女人所要的金銀珠寶,豪車別墅,而是希望丁元英能在王廟村寫個扶貧神話。

芮小丹站在王廟村頭和丁元英的那番對話,幾乎足以羞殺古往今來的女人們。

芮小丹說:「古城是留不住你的,我也沒奢望天長地久。你給我留個念想,讓我知道你曾經這樣愛過我,我曾經這樣做過女人。」

丁元英沉思了片刻,說:「金銀珠寶,不足以點綴你這樣的女人。」

芮小丹輕輕搖搖頭,淡然地說:「我沒那麼尊貴,我還沒可以清高到不談錢,所以我努力工作養活自己。跟你要汽車洋房,糟蹋你了。」

一個女人的高貴之處,不是嫁入豪門,也不是拒絕豪門。而是在明白豪門的價值後,依然能在談笑間將豪門的資源奉獻出來造福窮人。丁元英是芮小丹的豪門,但是她卻從來不曾想過占有他,而是奉獻出他,讓他實現對社會的最大價值。無論扶貧的結局和性質如何,芮小丹這種行為不失為高貴。

芮小丹愛丁元英,崇拜丁元英,但是卻沒有在這種愛中迷失自己,依然保持真我。這是需要何等的自信與自明才能做到。愛一個人是需要本錢的,更何況丁元英這樣的人。這就是芮小丹愛丁元英的本錢,也是能贏得丁元英愛的最終原因。丁元英是一個對女性有著極端偏見和理解的人,按照他的說法,他無意摧殘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殘。這是需要多麼深刻的生活閱歷,才能總結出來的教訓。但是,他最終還是心甘情願地拜倒在石榴裙下。並且在得知芮小丹自殺後,悲痛得咳血。這個大家認為的極品混混,最終付出了真心。

芮小丹對自己生命的處置,再次證明她的一生,從來都是自在自為,別人根本無法插手。她是警察,心裡不會不清楚,自己以一敵四的最壞結果。但她還是那樣去做了,因為她清楚自己生命的價值,只有在與邪惡的抗爭中才有意義。自己的身體,只有在完整時候對警察才是最有價值的。所以當她知道自己雙腿炸掉,已成殘廢后,毫不猶豫地結束自己生命。她的自殺,是不想將殘廢后的身體,變成別人的負擔。她是那麼的獨立,無論是生活上還是精神上都是如此。

當她用槍口抵住自己胸膛的最後一刻,她心中所想的是:「乖,我以後不能再疼你了,你自己去找吃的吧。」這句話表明,她對丁元英的愛,至死都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愛得明白,活得明白,死得也明白。這樣的人生,是多麼的洒脫自如。

參考書籍:豆豆.遙遠的救世主【M】作家出版社,2005.1(2018.10 重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wUdfm0BMH2_cNUgoO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