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金華武義|郭洞古村,山環如郭幽邃如洞,堅守綠色700年

2020-04-24   古村記

浙江金華,武義,郭洞古村。

位於距武義縣城10公里的群山幽嶺之間,約5平方公里的景區內,層巒疊蟑,竹木蒼翠,靜雅宜人。「郭外風光凌北斗,洞中錦秀映南山」,這是古人對郭洞的貼切描繪。

「山環如郭,幽邃如洞」。郭洞人並不姓郭,大部分人姓何。「郭洞」這一名字,寓含了祖先對這個村莊風水經營的深情,一個村被山環著,被水抱著,該是古代村居最理想的境界了。


郭洞人早早就有現代意義的環保意識,可謂是世人無出其右。他們有一個傳統,就是對後山一草一木的愛護。後山叫龍山。族規規定,上龍山砍伐一棵大樹者,斷其一臂;砍伐一棵小樹者,斷其一指;折一樹枝者,拔其一指甲。正是這樣嚴厲的族規,使村莊不再受泥石流的危險,使郭洞有了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郭洞成了生態旅遊勝地。那一棵棵幾百年高齡的名貴樹種,是別的地方難得一見的。抬頭仰望參天古樹,似在仰望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郭洞村歷史悠久,宋朝時就有郭洞。先祖可追到宋朝宰相何執中。而郭洞一位外孫的到來,使郭洞的歷史開始呈現清晰的脈絡。外孫名叫何壽之。在他眼裡,郭洞「山不深而饒竹木之富,水不大而盡煙雲之態」,是「萬古不敗之地」。於是他毅然離開繁華的縣城,遷居到郭洞。從此,開始了他對郭洞的苦心經營。

水口是經營的重點。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直到明萬曆年間,為人稱道的水口才最終建成。寨門原來是進出村子的惟一通道,日開夜閉,歷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外敵多次攻打郭洞,都被山民拒之門外。寨門內外的幾十棵參天古樹,見證了曾經的刀光劍影,目睹了山民的勇敢不屈。風吹過去了,它們默然;雨落下來了,它們沉靜。

初建於元朝的回龍橋,在歲月的風雨中,已經幾毀幾建。橋與十里外石蒼嶺上的塔成一條直線,以風水造形勢,可謂煞費苦心。祖先造橋,原意是為了鎖住風水,沒想到,自己在不經意間,為後人留下了一道風景。橋上有亭,叫攀桂亭。橋頭不遠就是鳳池書院。它原來是一所叫「嘯竹齋」的私塾。一首讀書歌在這裡世代相傳:「一代絕書香,十代無由續。書不讀,禮義薄,縱有兒孫皆碌碌」……「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夢想,激勵著一代代農家子弟,走過回龍橋,走上趕考的路,成就一番事業,最後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光宗耀祖。宗祠里的每一塊匾額,都記錄著一段前人的光榮。


最讓古村人引以為豪的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雕樑畫棟之間,可以想見當年主人對生活一片細緻的熱愛。花和鳥,來自於村後的龍山;魚和蝦,來自於村口的溪水。人世一代代變遷,活潑的它們,也開始透出濃濃的古意。

村子裡的新屋裡是古民居的代表,三進共30間,氣勢不凡。它建於明天啟崇禎年間,已有360多年歷史。8個窗子的木雕圖案各不相同,正房窗雕百鳥繞庭和百鳥朝鳳,以寓鳥成仙為鳳。西廂房雕喜鵲和百獸,配以產仔多的魚蝦,寄託子孫興旺的願望。東廂房窗子雕雙獅耍球,鯉魚跳龍門,松鼠等表示依山水而居。圍牆磚雕精美,圖案豐富,有山水,人物故事,古錢幣等。砌塊組合精密,可以說現今不及。

家族文化奇觀郭洞村歷代尊師重教,人才輩出,僅明清兩代就出過秀才、貢生、舉人146名。何氏家族文化深厚,宏偉古樸、保存完整的何氏宗祠,是郭洞家族文化的縮影,豐富的古文化遺存令人讚嘆。何氏宗祠,建於明萬曆六十七年(1609),總面積1200平方米,規模宏大,氣象莊嚴。值得一提的是與農耕生活有關的一批珍惜用品,有些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反映出農村生活的一面。


雨中的郭洞,水氣氤氳,山嵐縹緲。雨中的郭洞,到處散發著「雞鳴問何處,風物自秦余」的古風古韻。一個水碓,一棵古樹,一堵寨牆,都會讓人想起淳樸的光芒。綿綿不絕的雨,仿佛下自宋朝的某一天,而郭洞,一如當年剛落成的模樣。時光靜止,歲月流轉,恰好對應了寨門上的那副楹聯:「郭外風光古,洞中日月長。」

一種淳樸、恬靜的美,在郭洞的雨中,風生水起,四處瀰漫。

郭洞村外鰲魚山頂的鰲峰塔,高14.5米,建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集山川之秀,匯詭奇之景的郭洞水口,80多棵明代萬曆年間栽種的古樹,密布於古城牆內外,古韻森然。城牆東首的回龍橋,初建於元朝,重建於明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2年),石橋上有亭,是最吸引人的休閒觀光點。橋東龍山之麓有建於明末的海麟院,塑有關公像和壁畫。龍山奇峰插雲,百畝古森林中雲蒸霧游,蟬噪鳥鳴,煞是神奇。村南寶泉岩,為武義著名的「武陽十景」之一,登上獅子頭山頂眺望千峰奇景時,兩腋風生,飄飄然有雲遊仙境之感。寶泉岩上的寶泉寺,初建於明代,它不僅是方圓數十里佛教信徒進香誦經之寶剎,還曾是當年武義南營紅軍的營地。寶泉岩巔的寶泉,臥虎山麓的漳泉,旱不涸澇不溢,冬溫夏涼,自古名人多有詠誦。何氏宗祠,是郭洞20多幢明清古建築中的代表,建築恢宏,氣魄不凡。祠內的古戲台典雅古樸,匾額滿梁顯示著這裡的人傑地靈,後院與祠同庚的羅漢松,冠大形美,為省內難得的古樹珍品。


古村落奇觀郭洞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執中。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後裔仿珍藏北京白雲觀的學仙修道寶圖《內經圖》營造村莊。砌城牆形成水口,建回龍橋聚氣藏風,植村周樹木善化環境,規劃民居、通道並巧設七星井,形成"山環如郭,幽邃如洞"的絕佳人居環境,故名郭洞。被譽為"江南第一風水村"。


原始森林奇觀村東龍山原始森林,山呈三角形,被譽為"綠色金字塔。滿山六七百年樹齡的參天大樹,蘊藏著原始奧秘,展示著古老神奇。古樹品種多,有南方紅豆杉等國家一級珍稀樹種。林中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難得的天然氧吧、森林浴場。

融山水、古樹林、古橋亭、古寺院、古城牆等景觀於一體,附近又有溫泉可泡,最適合冬天一游的美麗古村落,正在歡迎你的到來。

古村記獨立整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