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民社群熊冠亮都跟大家分享的課題是:如何十倍激活你沉睡中的人脈?
無論你是身處社會或者家庭、企業什麼角色或者地位, 只要你活著,就要跟人打交道,而如何讓你身邊的人都能幫你,甚至為你所用,這個能力的高低決定你一輩子過的好還是不好。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句話很多人都聽過。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到多些人對我們的幫助呢?
很顯然,華人首富李嘉誠對人性的把握是十分的到位的。再具體的說,李嘉誠對現在流行的詞彙「社群」是運用得如何純青。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社群也好,人脈核心得關鍵 也好,都是利他!
很多人對利他不是很了解。感覺是一個空乏得詞語。那麼今天,我用一些經歷來讓大家對利他有更具體形象得了 解。在人際關係得交往中,非常非常注重的是去中心化,需要的是,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用三句話來形容就是,做別人不想做的事,做別人不敢做的事,做別人做不到的事。為什麼說去中心化,可以用這三句話來補充完善呢?
舉例子,很多人不想出門,尤其是不想花錢跑到大老遠的地方去參加一些活動。很多人會選擇參加自己家門口的活動。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呢?
因為大家會覺得,我沒時間,我要上班,我要忙工作;還有 的人會覺得出趟遠門需要花費不少錢,來回的路費,還有住宿什麼的費用。而且一去就耽誤好幾天。
所以,很多人不太願意選擇參加外地的活動。總覺得, 去了也只是認識了一些人而已,沒什麼價值。或者也只是聽了幾節課而已,沒什麼很大的收穫。
這些的思考都是沒有去中心的想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你想來想去,繞來繞去,都是在想自己有沒時間, 都在想,自己有沒多花錢,都在想自己有沒什麼收穫?當答案不是你所想要的時候,你就找一大堆的理由和藉口,選擇不去。
在過去的 2000 多年歷史以來,所有的商業,所有的生意,所有的利潤獲取,幾乎都是商業信息的不對稱。
什麼叫商業信息的不對稱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全世界都知道廣州是化妝品之都。所有的批發採購、生產加工幾乎都被廣州壟斷。包括衣服的批發、加工也都幾乎來自廣東。 那麼來自全國各地,甚至全球各地的有頭腦的人,就跑到廣州來,參加廣州最著名的廣交會還有美博會,來這裡結識人脈,來這裡了解商機。然後把這裡的商機搬到老家去。我認識好幾個做服裝生意做的不錯的妹紙,她們 18 歲,就開始經常跑廣州採購時裝,然後拉回到瀋陽做二手批發。就靠這樣,她們也能一年輕鬆賺幾十萬。好的時候,賺上百萬。很 多時候,我看她一個瘦弱的女子,在廣州的幾個服裝批發市場,跑上跑下,抗著一大麻袋的衣服坐在三輪車上趕場。甚 是心痛。
這就是剛才說的,做別人不想做的,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做不到的。只有這樣,在這個競爭的社會,你才有唯一的機會。
她們就是靠著商業信息的不對稱(你不知道廣州的化妝品到底多少錢?你不知道廣州的衣服到底多少錢,這就是商業信息的不對稱),而獲得更大的利潤的。做過服裝批發的都知道,像廣州的很多衣服尾貨,1 元 1 件,每天都有。只要你夠勤奮,這麼有成本優勢的產品,你拿回去擺個地攤 10 元一件,你都不至於過的現在那麼狼狽。我認識的好幾個朋友都是這樣,她們平時上班,周六周日就坐普通臥鋪跨省來廣州的沙河服裝批發市場拿 1-5 元以內的服裝尾貨。拿回去靠每天下班在自己住的城中村擺地攤夜市。一個月也能賺7000 多元。
那這個人是怎麼知道這樣的商機呢。這個人原來在湖南下面的一個小縣城,她雖然在上班打工,但是很關注各地的一些活動。有一次朋友帶她來廣州參加一個服裝交流活動,
然後她發現身邊很多人靠這樣兼職創業掙錢。知道這個商機後,她也模仿朋友,每周六日從外省來廣州採購回當地縣城, 然後晚上下班擺地攤,所有衣服都是 19.9 元,但是,她在廣州採購回來,最貴的都是 5 元,便宜的 1 元 2 件,你想想人家利潤多大。
但是,如果,當時,她不從縣城裡走出來,參加廣州的 活動,她會得到這樣的商機嘛?她會認識這些人脈資源嘛?
其實當初的她,來參加廣州的活動,並沒有想要做什麼, 畢竟她還是有工作的。單純的就是朋友說參加活動無聊,路上有個伴。為了給朋友做伴,她就來了。
她這絕對的是去中心化的,沒有以自我為中心。按照大 部分的想法就是,我閒的沒事做嘛?自己掏錢吃住行,陪你 去參加你的活動?我去能得到什麼啊?
其實,當你算計的那麼清楚的時候,很多的商機和賺錢機會,還有高端的人脈都會遠離你的。誰願意和一個算計的那麼清楚的人做朋友打交道呢?你願意嘛?很多人經常在 喊,為什麼我的生意做得那麼難?為什麼我的項目,沒人關注,沒人願意購買?
你想想,你生活圈子那么小,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你的朋友一清二楚,你的底細,你行不行,你身邊熟悉你的人 已經給你貼上了標籤了。大多時候,你認為能幫你的人,最 後幫了嘛?很多時候,是不是你沒指望的人,最後幫了你?
這裡舉個例子。我有幾個朋友,在國內生意做的不是很好。有一次去韓國旅遊(其實就是散散心),突然發現,原 來在國內混的不好的一些朋友,居然到了國外之後,賺錢變 得那麼容易。仔細了解,他才發現,他的這些朋友過去了之後,在韓國開起了美容整形,然後轉身到國內跟國內的美容院合作。美容院把客戶輸送到韓國做整形,然後跟美容院 55 分成。韓國是全球知名的整形之都。大家都覺得韓國整形水平好,有錢人都願意在那邊做。
可是,幾乎從國內過去整形的,最後都是到了國內華人 開的美容整形店。老闆是中國人,員工還是中國人,只有個別醫生是韓國人。很多中國人過去整形,錢花了,還以為真的享受到了韓國的服務。其實就是中國人跑到了韓國開了一個整形醫院。價格比國內貴 10 倍。我這個朋友自然利潤要比國內開醫美整形的要賺得多。
這再次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呢?商業的本質就是做信息 的不對稱。另外一個就是,他在國內做,身邊的人根本不相信他,但是他到了韓國去,很多國內的人一聽,韓國的醫院喲。都信了。你能跑得多遠,決定你飛得多高!與其在家裡 面壁,不如出去外面碰壁!那麼,我說說,我一般出去外省參加活動,我是怎麼激活人脈資源的呢?
3 年前,我在黑馬社群學習,上課。我挺想單獨約我的老師勁霸男裝董事長洪忠信聊聊的。但是,這麼有身份的人, 這麼忙的人,真的不太好打擾。一直沒尋找到什麼機會。
有一次,我們健康產業聯合中國科學院在上海做一個大型的學術交流活動。我不是主辦方,主辦方是我朋友。我靈機一動,跟我的老師打了個電話,大概的意思是說,中國科學院在上海有個大型的學術交流會,這次有幾個嘉賓挺不錯的,問老師有沒興趣去?老師聽完之後,說,不錯,3 天內給我答覆。
第二天,他告訴我可以去 2 個小時,因為事情太忙。不能全程參與。這可把我激動壞了。然後,我把上海的一些朋友都約了參加活動。活動結束後,老師還請我們到他公司, 還給我們送了每人 1 本親筆簽名書。
當然,這次最大的收穫是,因為我把一些朋友都聚在了上海,並且還在我的組織之下,見到了億萬富豪勁霸男裝董事長。他們覺得我能量不小,都跟我做了好朋友。
朋友聚在一起了。他們因為信任崇拜中科院、洪老師,最終 也感恩我,也信任我。所以在後面我做潮爸潮媽網學館的眾籌時候,其中有 3 個人,合計給我支付了 17 萬元(購買我的培訓服務,洪老師也給了我 1 萬元購買了我的培訓服務)
其實,關係是靠走出來的!你不走,我不走,怎麼可能 發生故事呢?今天你來我的城市,明天我去你的城市,一來二往,這不就熟了嘛?
正如 8 月 8 日、9 日,如果是我,我一定第一個報名參加。並且會約上在去廣州前,我給附近的朋友都約上,能來現場的更好。不能來的,那我也告訴他,活動結束後,去拜訪下,或者一起聚聚,吃個飯什麼的。一定會珍惜每次出遠門的機會。不然,你加那麼多的微信好友,有多少個是你真正的朋友?真正用的上的夥伴呢?
比如你做微商的,你加了全國各地那麼多好友,你不主動走出去,去到他的當地,他怎麼會對你有認知呢?你每天在朋友圈刷廣告,你認為刷個廣告,或者聊個微信就能成交嘛?
如果是我,我會好好的把握住全民社群的平台,全民社群那麼多的線下活動和家宴,全國轉一圈,每個地方認識 10 個人吧。10 個城市就深度結識 100 個人。100 個人裡面成交 10 個吧。怎麼會虧呢?何況我們每個地方的活動何止 10 人呢?如果你目前沒有項目,還在工作的,說不定你走出外地,發現了好的項目呢?一個商機或許就讓你有了意外的收獲呢?我從來沒見幾個能窩在家裡就發財的。我也沒見幾個人能夠躺在微信上,就能發財的。不管是做什麼,都需要線下的深度認知。
好了,如果你還想報名參加8月8日-9日的活動,趕緊找你的班主任索取報名連結吧。有朋友來,也可以跟班主任報備哈!
需要報名的頭條朋友,可以給我發私信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