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近幾日,個別省份又出現聚集性病例,提示要始終做好個人防護,不扎堆少聚集。各地須進一步加強監測,及早發現病例,做好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的防控工作,將疫情風險降到最低。
現在仍未到放鬆的時候
防控見成效但病毒未降伏,一時大意可能前功盡棄。少串門少聚集,口罩、洗手、分餐依然要牢記。珍惜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切莫放鬆警惕!
4月11日下午,
張文宏來到人民日報線上直播間,
就熱點問題與網友們對話討論。
主持人:如何防控無症狀感染者?面對無症狀感染者如何防護?
張文宏直言上海沒有無症狀感染者。為什麼這麼說?他解釋道,無症狀感染者和有症狀感染者是一個硬幣的正反面。無症狀感染者具有傳播性,不加防護的情況下,一個無症狀感染者至少可以傳播4個人,10個人至少傳播40個,這40中肯定有有症狀的,要占到30幾個。上海目前沒有確診病例,所以我倒推沒有無症狀感染者。
現在對於中國,比如說武漢,大家都在講有沒有很多的無症狀者潛在。目前武漢無新增確診病例,無症狀者也不多。我的觀點是,再過2-4周,如果沒有產生更多疫情,我們就可以不討論無症狀感染者這個問題了。
主持人:不少高三開始復學了,您怎麼評估,給家長學校支個招吧!
張文宏笑著稱,「孩子們是『神獸』,是仙女和王子,在家裡是很重要的。」他表示,現在國內的疫情基本可控,這為復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是復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旦有人生病確診,他的傳播就是校內傳播,風險很高。我們要把風險控制到最低,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什麼事情都有輕重緩急,我們要讓最著急的初三和高三學生先復學。各個學校可採取不同的方案,例如把原來的一個班級分成兩個班級上課,大家戴著口罩上課,住宿方面我們也要做好準備。「高三的初三的學生只要上兩個禮拜,經過一個隔離期後,沒有什麼問題,就讓更多別的年級的學生分步大批量開學。」相對不那麼著急的大學生、研究生、幼兒園學生相應往後排,做到穩妥有序復學。「大家都非常關注北京的做法,北京的做法是怎麼樣的?相信對全國是有引領作用的。」
張文宏又特別提醒家長稱,「孩子的感染不取決於孩子本身,取決於家長。最怕的是我們家長感染了,感染給孩子,孩子又傳染給了別的同學。」所以千萬不要覺得把孩子送進學校就不管了,家長首先要做好自己的防護。只有我們整個社會處於一個健康的生活體系中,孩子們才能儘快安全復學。
主持人:今年五一節能放心出去玩嗎?
張文宏稱:「中國總體上沒有什麼新發的病例,我認為五一假期啟動一些旅遊項目是合理的。」
張文宏表示,希望大家能以「室外旅遊」為主,這樣會比較安全。人多的時候,還是要戴好口罩。
旅遊場所中,最危險的地方是用餐的地方,張文宏建議自備乾糧、單獨食用,這樣會大幅降低聚集風險。
來源:人民日報、央視網
編輯:春春
轉載此文章請註明:張家口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