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何謂書法?古人說「各有原則、體例,謂之書法」,書為前提,法為原則,毫無章法便是沒有規矩,則成不了方圓,集大成者,在法度之間,書寫漢字的美妙,這才是中國漢字的美!才是中國書法的藝術性!
當傳統成為一種「迂腐」,創新成為一種「前進」的時候,書法藝術終究也走向了現代化道路,有人把書法當作興趣愛好,寫出自己愛看的一手好字,有人把書法當成一種職業,追求書法之巔峰,而有人卻把它當成巧奪名利的工具,舉著書法革新的旗幟,走向了「丑書」之路。
書法家邵岩
「丑書」如何來的?其實在書法界,並沒有這一說法,要說起這個詞語,還要感謝那位憑藉自己獨特的步伐,扭動著不太靈活的身軀,熟練握著一根裝滿墨水針管的邵岩大師,在近些年,他憑藉獨創的「射墨」書法,從一位科班出身的書法家,走向了「網紅」的特大轉型!
邵岩「射墨」書法
這個轉型的成功,帶來了一幫大師的出現,什麼「亂書」、「盲書」等各路神仙紛紛下凡,把書法界搞成了光怪陸離的藝術圈,他們仿佛都有著一個目標,那就是誰也別想看懂我的書法藝術,畢竟藝術這麼高深。不過他們也確實做到了,以前人們說藝術要有思想性,所以很難看懂,現在他們走上了捷徑,寫書法直接不寫字,隨手一寫,猜吧!看你能猜透看懂這是什麼意思!
邵岩「射墨」書法
於是邵岩被稱之為了「射墨」大師,自稱2008年在醫院住院的時候,看到護士拿著針管打針時,產生了靈感,於是開始創作「射書」,不得不讓人敬佩,書法家就是不一樣,每天去醫院打針的人那麼多,咋就沒人想到呢?莫非邵岩當初在央美結業(完成學習或訓練任務而又達不到畢業要求),就是因為太創新,所以才只能結業,而不能畢業嗎?
「飛書」大師姜尚志
當然並非如此,因為自稱是獨創「射書」的邵岩,他也並非是第一個用針管來寫字的書法家,只不過邵岩稱之為「射書」,而在他自創「射書」的13年前,還有一位65歲的老人,便開始用針管寫書法,並且迄今為止整整苦練了25年,每天都要寫幾千個字,射出標準印刷體書法!
姜尚志街頭「飛書」
他便是被譽為「飛書爺」的書法家姜尚志,他出生於1954年的內蒙,從小與父親學書法,在退休後仍然抱著一個書法夢,因此在1995年的時候,他與邵岩一樣,在醫院看到護士手中的針管受到啟發,於是發明了「無筆飛書」,同樣是用一根針管寫書法,那麼兩人挑戰,孰強孰弱呢?
姜尚志央視節目表演
其實說起挑戰,在獨創性上,姜尚志肯定是前輩,畢竟人家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說邵岩也說自己是獨創,但畢竟有先例,因此在這個方面邵岩輸了,但作為書法,書寫的好壞才是最關鍵的,前後並沒有什麼關係,而說起兩人的「射書」與「飛書」,一個可以稱之為狂草,一個則是標準的楷書印刷體!
姜尚志央視節目表演
姜尚志最初追求的,是擺脫毛筆的束縛,想要用其他的工具寫出一樣好看的書法,於是他主要用針管來射出「空心字」,整個字體以楷書為主,寫下來完全就是標準印刷體,在技術性與美觀性上雙贏,而反觀邵岩的「射書」,根本沒人能看懂是什麼字,還被稱之為「丑書」,自然被姜尚志老人的一手「飛書」秒殺了!
姜尚志
而如今的姜尚志,用一根針管寫出標準印刷體的事情也早已成名,近些年在央視的《想挑戰嗎》、《中國達人秀》等節目上都曾亮相,而且如今65歲的姜尚志,在苦練25年後對針管寫書法已經十分嫻熟,在距離紙兩米開外,便能用一根針管射出標準印刷體,因此還打破了吉尼斯紀錄,確實是秒殺邵岩射書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kSUNXIBiuFnsJQV-zW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