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庸人煩惱多,皆因為貪虛名謀權利。真正的智者早已借大勢而為之,用事半達到功倍的效果。
心學專家王陽明告誡後世,要想成大事者,必須懂得借勢而為,把握合適的時機,然後發力,一舉成功!
跟隨王陽明的人生智慧,總結以下這五句話,對於成大事者,終生受益!
1
欲成大事,勇而無謀是大忌
王陽明作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和心學專家,是一個能文能武的奇才。
他在軍事上成就卓越也正是因為自己在有謀略的同時,更有勇氣,從而百戰不殆,為朝廷所重用!
王陽明認為:君子之間的戰鬥絕不是靠武力解決的,而是要靠自己的智慧。無論是戰場上的明爭,還是背地裡的暗鬥,皆要學會鬥智斗勇。
現實生活中,一個男人在為生活奮鬥打拚的時候,想成大事、坐高位,不僅要有勇往直前的衝勁,還得要有足智多謀的大腦,否則當「小人」在背後算計之時,只懂蠻力向前沖的人,會深陷泥潭,難以翻身。
一個人膽識過人,智慧超群,那任何難關對於來說他都不是個事,他能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克服種種困難,踏過千山萬水,最終抵達成功的彼岸!
2
應勢而行,才能達到既定目標
這世間總有智者和愚者之分。而二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應勢。
智者能夠根據現實情況,隨機而動,應勢而為之;愚者則死守一個理,不撞南牆不回頭,抓不住大好的勢頭,從而錯失良機。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
男人要想做大事、成大器,就必須有順應時代潮流的思維模式。一味地墨守成規,只會讓自己裹足不前,定格於此,試問還如何做大事呢?
王陽明曾說:「天下事雖萬變,吾所以應之。」
就是要告訴我們,即使大環境不斷地變化,只要自己懂得應勢而行,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你定好的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3
多一份準備,就少一份風險
王陽明雖是一代文官,卻能立功赫赫,戰績無數,這源於他的心思縝密。
每次在帶兵打仗之前,王陽明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將行軍途中的風險降到最低。
他明白「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因此他從不打無準備之仗,每次戰役之前,他都要摸清對方的來頭、優點和劣勢,這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新時代,一個男人若想在眾人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充實自我,做任何事情之前多思考、多了解,充分地準備好,否則只會被這競爭之海所吞併。
成大事者並非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說風就是雨,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全面了解自身的優缺點之後,開始採取行動,一步一個腳印地將事情做大、做好!
4
借勢而行,事半功倍
王陽明剛提出心學之時,大多數人都信奉「程朱理學」,認為「王陽明心學」是「異靈學說」,十分地抵制和排斥。
但他並未放棄,依舊四處講學來宣揚自己的學說。後來「程朱理學」慢慢失去了民心,王陽明就「借勢而為」,使得心學水漲船高,坐到了明朝主流思想的地位。
人們常說:「英雄能借勢,更能造勢。」
現如今,「勢」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了。
想成大事的男人必須懂得「借勢」,除此之外,「造勢」也極其重要。這樣此生才能不負眾望,做出一番成就!
5
不懈追求,持續精進
王陽明這一生,雖說成就頗高,但他一直在奮鬥,在拼搏,從未安於現狀,將「立志成聖」作為自己的頭等大事。
他的這種精神,感動了老天爺,因此幫他圓了這個夢,最終成為了一代聖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
成大事者必須要學會堅持不懈,就像王陽明一樣,定好目標,終生不改,並且日日精進,直到實現為止。
人一定不要局限自己的人生,要懂得拓展思維,審時度勢,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