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辣椒的人,恐怕都會經常碰到這樣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那就是不斷會有買主問:「你這辣椒辣嗎?」不好回答——答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怕辣的,立馬走人;答不辣吧,也許買辣椒的人是個喜吃辣的,生意還是做不成。
有一天沒事,我就站在一個賣辣椒的三輪車旁,看攤主是怎樣解決這個難題的。趁著眼前沒有買主,我自作聰明地對她說:「你把辣椒分成兩堆吧。」沒想到賣辣椒的婦女笑了笑,輕聲說:「用不著!」
說著就來了一個買主,問的果然是那句老話:「辣椒辣嗎?」賣辣椒的婦女很肯定地告訴他:「顏色深的辣,顏色淺的不辣!」買主信以為真,挑好後滿意地走了。也
不知今天是怎麼回事,大部分人都是買不辣的,不一會兒,顏色淺的辣椒就所剩無幾了。我於是又說:「把剩下的辣椒分成兩堆吧,不然就不好賣了!」然而,她仍
是笑著搖搖頭,說:「用不著!」又一個買主來了。賣辣椒的婦女看了一眼自己的辣椒,答道:「長的辣,短的不辣。」買主依照她說的挑起來。這一輪的結果是,長辣椒很快告罄。
在股市中,主力或主力何嘗不是這樣,會經常把股票通過分類、包裝賣給搶購的散戶。
看著剩下的都是深顏色的短辣椒,我沒有再說話,心裡想,這回看你還有什麼說法。沒想到,當又一個買主問時,賣辣椒的婦女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辣,軟皮的不辣!」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陽曬了半天,確實有許多辣椒因失去水分而變得軟綿綿的了。
賣辣椒的婦女賣完辣椒,臨走時對我說:「你說的那個辦法賣辣椒的人都知道,而我的辦法只有我自己知道!」
因此,在股市上,主力或主力資金就像賣辣椒的老婦一樣,再不好也能賣出。他們會根據市場變化、投資者的心態、國家政策變化,把幾千支不同的股票分出不同類別
並賦之予相應題材,人人稱絕,致使每次均有股民踴躍購買。如一種分類後購買周期結束,又會出現另一種分類擺在股民眼前,始終會有人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追
逐。如小盤股與大盤股之分類;低價股與高價股之分類;創業板與主板之分類;央企背景與民營企業之分類;預盈預增與預虧預減之分類,等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
提倡選擇股票必須先選擇即將成為熱點的板塊,只有選准這個板塊,才是股民資金關注的對象,也只有資金大量湧入,此時這個板塊的股票價格才有可能節節升高,
你購買的股票市值才可以大幅攀升。不同時期肯定有一個強勢的板塊勝出,而此板塊的勝出又是彼板塊退潮的開始。正由於人類具有極強的抽象思維,所以股民才更願意追逐標新立異的板塊
炒股,實際炒的是心。你買入、持有、止盈、止損、割肉,你以為是按照信號做出判斷,實際上,95%是主力根據人性在引導對手盤的行為。主力的對手盤裡面,就有你。
不花時間了解人性,就難以對自己進行深刻反省,知道自己是因為什麼犯錯。很多人只認為炒股就是炒股,了解炒股知識 掌握些技能學會判斷什麼股票會漲,什麼股票會跌就行了。這算是很片面的想法。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很了解人性,很懂人性。那他炒股不會太差。
這些日子,在文章中不時提示短線交易氛圍,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肯定覺得毫無意義。事實上,炒股即人性,要想在股市中賺大錢,必須熟知人性,並且在交易手法上反人性。如何熟知人性呢,市場和股票是沒有溫度的,但背後的操盤手,是人肯定有溫度。透過K線,分時,成交量,可以看穿脈絡,洞察意圖,做好跟隨。如何反人性呢?散戶之所以成為主力和大資金的盤中菜,就是他們順著主力布好的局追漲殺跌。要反其道而行之,逆主力而行,當然說來容易,做到很難。不是很有天分且付出百倍努力並且方向對路的人,很難大成。
股市,就是檢閱人性弱點最好的地方:
它是一個公正無私的審判官,會很快檢閱出你的對錯、能力、決斷力、智慧等等一切的高下。
在平日的生活和工作中,人們一直過著事實上沒有「對錯」、只有自己是對的日子。可惜的是,生活和工作中的「聰明」,到了股市裡,立馬就變得沒有了用武之地。股市是一個需要「智慧」,而非「聰明」的地方。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多數「經驗」、「知識」、「技能」……到了股市中,不一定管用。如果說世俗生活的經驗都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的話,那麼50歲的人,肯定比40歲的人更能在股市裡賺到更多的錢。但往往事實不是如此,生活中的不少經驗和知識,並非真理。
也正是因此,習慣了按照世俗經驗和知識去生活的大多數人,其實很難取得成就,也難以因此而獲得平靜、安寧、快樂和富足。那些獲得了平靜、安寧、快樂和富足的極少數人,都是克服了人性弱點,「逆著人性」去選擇、去判斷的獨立思考的人。
而股市,正是一個需要「逆著」人性思維的戰場。馬克吐溫說過一句十分深刻的話:「當你發現自己站在多數人一邊時,你就該停下來思考」。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不去湊熱鬧,因為人多的地方,價值已經被挖掘得差不多了。在投資世界成功的人,更願意去尋找適合於股市的規律,而非個案,因為規律是可以複製的,而個案是不可重複的;他們知道,種下一粒種子,是需要耐心來等待它長大的,而不是去拔苗助長;他們知道認錯,關鍵是他們知道什麼是對與錯的標準,他們知道什麼是該堅持的,什麼是不該堅持的;他們知道「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世事洞悉之後,早不再象十八、九歲那般渴望友誼,青少年階段,鮮衣怒馬,與三、五好友同行,或載舟戶湖,覺得人生如此無憾。然而,逐漸發現,越長大越孤獨,不僅僅是我自己,看看身邊的旁人,一旦到了三十多歲,無論男女,朋友都少一大截;再看看那些年過四十的中年人,朋友更少;至於五、六十歲的人,朋友又會少一些……
究其原因,朋友大多因為兩個基礎而成為朋友,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年輕人,相似的想法多,並且都憧憬未來,假想著多認識幾個朋友能在未來幫助到自己實現利益,因此樂於廣交朋友,朋友自然多;而到了三十多歲、四五十歲後,發現曾以為相似的想法,其實存在著巨大分野,人與人之間真正有相似想法的,是不多的,至於共同利益,其實真能幫到的也並非很多,於是朋友自然就少了。
但儘管如此,在社會上打拚,多數的行業里,都必然需要團隊合作,原因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要完成一件事情,是你一個人做不完所有環節,「一個籬笆三個梆」,因為利益的捆綁,社會上多數人不得不投身於一個又一個「關係網」,使自己成為「關係網」里的一個節點,說穿了就是使自己能被別人用得上,同時也使別人能被自己用得上,因此,在社會多數行業里,無論走紅道圖謀當官,或是走白道在職場混,又或者走黑道博個江湖意氣,都是需要朋友的,雖然,這種朋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朋友,無非利益的「糾集者」,可畢竟也算是世俗意義上的朋友。
炒股者之間,是很難有相似想法的
而炒股的人則不同,連世俗意義上的朋友往往也遠少於其他行業的人。而這,本質上緣於炒股這個行業的特殊。
依然拿朋友所需要的兩個基礎來分析——第一是相似的想法,第二是共同的利益。
炒股者之間,是很難有相似想法的。甚至就算買了同一隻股票,假設說都買了 002148 北緯通信,但買的動作一致,思想認識卻往往不一致,有的是技術派,看圖形買;有的是看基本面;有的做短線,有的做中線,還有的做長線……因此,哪怕買了同一隻票,內心的想法也全然不同。遇到該股票走勢變動時,會做出的反應也截然不同……這,還是買了相同股票的。更何況股民之間通常各自追逐著不同的股票……
這麼多年來,我發覺,股民與股民,是最沒必要交流思想的。也是最無法交流思想的,原因在於,炒股如同修道者走在一條沒有盡頭的小路上,身邊只是曠野,你只能非常孤獨地行走,許多經驗都不是語言可以傳遞,必須自己慢慢在實踐中才能逐漸悟道。
財不入急門,有時候,我們會看到某些高手,在某一兩年突然從幾十萬變成幾百萬,或從幾百萬突然成長為幾千萬,這就是所謂的爆發,但大多數爆發者,都是經歷了漫長時間積累之後,因此,看著他似乎突然發了急財,其實,那是他用漫長時間作為成本的,依然並非「急門」。
世人只注意到其進入爆發期之後賺錢的速度快,卻沒注意他在進入爆發期之前漫長的忍耐時期,有的可能長達十多年。這種時間的累積,不是旁人的思想溝通所能省略的的。
抓主升浪,這絕對是一個讓人興奮的話題。除了能獲取大把財富之外,還能讓自己充滿信心和力量。
主升浪的準確定義可以描述為:如果一個波浪的趨勢方向和比它高一層次的波浪的趨勢方向相同,那麼這個波浪就被稱為主升浪。正規的解釋主升浪是上升五浪中的第三浪的第3小浪,俗稱「三浪3」。現在把某隻股票上漲時的最大一浪也叫做「主升浪」。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主升浪開啟前,「均線」都會出現這樣的特徵!
抓主升浪,主要觀察是20日均線.60日均線,攻擊5日線,放量等幾個方面。我們觀察股票的歷史走勢的時候總是發現,股票大漲一定要放量。所以無論以哪種方式研究主升浪,量在價先的道理一直存在。也有個股很特殊,可能突發利好連續上漲,這個是小機率事件,不在我們研究範圍之列。
如上圖,這是中科新材在2015年的一段走勢,AB兩點都是主升浪的啟動點。我們觀察會發現:此兩點都是多頭調整到20日均線,短線系統粘合的點,(短線系統是指5,10,20日均線多頭排列),其中具備的一些條件就是,首次主升必選先放量,二次主升必須是縮量回調之後再次放量,股價必須攻擊5日線成功,最後是5,10,20日均線一次多頭排列,K線必須漂亮。
再看千山藥機,也是如此,很長時間放量之後才真正開始其主升。那麼我們得到主升浪的第一個介入點,多頭回調到20日均線,短線系統粘合比較緊密的時候可能就是主升浪的啟動點,啟動的時機往往是一根放量陽線或者倍量陽線,最好出現一陽穿多線的K線,確認更加高。
除了多頭回調20日均線容易形成主升之外,我們看看60日均線是否也能形成主升呢?從上圖的千山藥機中我們看到的A點其實跟60日線不遠了,的確形成了主升。如下圖,新湖中寶2014-2015年的一段主升行情,我們看到60日K線附近企穩之後馬上展開了一波新的行情。從均線上來看,股票進入多頭行情後第一次回調到60日K線往往容易形成第一次主升,第二次回調到60日均線也值得介入。還是那樣的規律,首次主升必選先放量,二次主升必須是縮量回調之後再次放量。
再看中技控股2015年的一段走勢,連續巨量之後,第一次回調到60日均線,馬上開始了一波主升,這波主升拉升幅度之大之快實在是讓人驚心動魄,上漲一倍之後又停盤。這麼波瀾壯闊的行情,主要原因是因為主升之前連續放巨量。那麼我們得到主升浪的第二個介入點,多頭第一次回調到60日均線企穩。介入的實際依據是放量的關鍵陽線。
經過多次個股對比發現,更多的主升浪來自多頭形成之後第一次回調或者第二次回調到60日均線的位置。
股價回調到120日均線會不會形成主升呢?那肯定也是有的,看御銀股份2015年的走勢,A點股價回調到120日均線之後才開始了主升。
再看東方能源2015年的走勢,A點股價也是回調到120日均線之後才開始了主升。但股價回調到120日均線,應該早已跌破60日均線,或者20日死叉60日均線,短期均線系統中已經認定了空頭,按照個人的習慣,絕對不會去120日均線附近抄底,只有股價站上60日均線,才具備再次介入的依據。如果真的股價會再次上升,那從120日上攻到60日均線,往往漲幅也不大。到了60日均線,形態良好的話完全可以再次介入,依舊較好。
但是如果多頭60日跟120日均線粘合,我們依然認定為是主升的60日均線介入位。由於中長線系統的粘合,這個位置往往是一個中長線的啟動位置。是非常難得的介入位置。如圖還是東方能源在2014年的一段走勢,當時中長線系統粘合,就是非常好的一個中線啟動位置。
為了簡化我們的系統,更加直觀指導我們實戰中的主升浪形態。我們只考慮20日均線和60日均線企穩的位置,判斷是否主升的最重要根據是在股價回調的20日或者60日均線以前,是否連續放量,進入的介入點是關鍵陽線。(關鍵陽線一般包括,放量陽線,一陽穿多線,或者突破平台的關鍵陽K。)特別是多頭形成之後,第一次回調或者第二次回調到60日均線的位置,往往是主升的啟動點。
均線設定的注意事項
1、無論日均線還是周線都不應設置得太密,比如5、10、15、20、由於指標間隔太近不利於觀察。
2、注意適當調整指標,持續上漲行情中,可將長期指標縮短,比如將長期指標調整到120就行,持續走弱行情則應將指標調整為短期均線系統,而不應保留長期均線。
3、自己總結經驗,調整均線指標,在調整行情中如果250、120均線對分析有缺陷,那麼可以將指標調整到支撐位置。
趨勢交易買賣方法
趨勢交易的魅力就在於踩點有方寸,買賣有標杆,鎖定大方向,博取大利潤。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幾種趨勢交易的買賣形態:
一、下降趨勢線上的趨勢買入形態
股價在下跌趨勢的末端有效突破下降趨勢線,則預示著行情的逆轉,由跌轉漲順勢買入:
操作技巧:
1、股價突破下降趨勢線時買入,此時應該輕倉試試水,謹防次日吃個回馬槍;值得注意的是突破趨勢線時如果伴隨成交量不斷放大,那麼看準信號就更明確;
2、如果股價次日再次跌破趨勢線,那麼應該及時止損;
3、被突破的下降趨勢級別越大,一般反轉的趨勢也越大,並且上升趨勢一旦形成,只要期間沒有有效跌破,可以穩穩的拿住做一個中長線布局。
二、上升趨勢線上的趨勢買入形態
在上升趨勢中,如果股價回撤趨勢線不破,那麼就是絕佳的買點;
操作技巧:
1、回踩趨勢不破即為買入;最好是通過當日收盤價以及次日開盤價的組合來判斷回踩企穩的信號是否有效;
2、如果買入股票後當股價再次有效跌破趨勢線就應該止損,期間股價一直在趨勢線上方運行的話就可以穩定持有;
3、上升趨勢線是股價調整波段的低點的連線,趨勢線上的低點越多,那麼說明趨勢線越有效。
三、跌破上升趨勢線的趨勢賣出形態
股價在上升趨勢線上方震盪運行時則中線可以持續看漲,一旦股價跌破上升趨勢線,那麼就意味著這一波上漲的結束。當出手時就出手,不能心存僥倖。
操作技巧:
1、股價有效跌破上升趨勢線時賣出;如果股價重新站上趨勢線,則可以再接回,所以在買賣時需要關注股價的調整情況;
2、股價在上升趨勢線上方運行偏離較大時,應當留意K線的形態,如果有形成頭部信號,那麼即便股價沒有回踩趨勢線也應該及時拋售,因為趨勢線有其僵化的弊端,並不能及時反應行情的轉折信號,如果直到股價跌到趨勢線再賣的話可能回吐的利潤較大。
四、反彈不破趨勢線的趨勢賣出形態
股價在趨勢線下方震盪運行,當股價反彈到趨勢線時,如果遇阻回落或不能有效站穩,那麼可以預判股價還有望再次下探,此時在趨勢線附近就是賣出點。
操作技巧:
1、股價回撤壓力位無法突破則釋放賣出信號;
2、賣點2比賣點1的信號更明確,因為此時股價幾次都在趨勢線附近遇阻回落,說明該趨勢線壓力很明顯,進而也說明賣點2處再次回落的可能性更大。
一、先學習,後行動
一些新手常犯的錯誤,就是在進入市場時不知道他們要幹什麼,他們對市場不甚了解,他們從不肯花點時間觀察一下市場是如何運作的,然後再拿他們的錢去冒險。通常人們做一件事情,總要先觀察,後行動。如果你要學跳舞,你就得先看看人家是怎樣跳的,然後你再去試一下。交易員應該認真地審視他們的交易系統的每一個細節。要明白這個系統可能出現的錯誤,或可能成功的各種方式。這一受教育的過程應該包括確定你的交易動機、策略、如何執行交易、交易頻率和交易成本。在交易的內容和交易的方法上,也要考慮你自己的個性特點。動機是十分重要的。一些成功的交易者所以能在市場中長期堅持下來,是因為他們喜歡交易。他們不讓賺大錢的慾望攪亂他們的交易決斷。一些成功的交易者認為,一心想賺大錢不是交易的好動機。如果使用交易預測系統進行交易,就應該對交易預測系統進行反覆的測試,以便確定有多大的賠錢的機率。他們必須知道他們在方法論上的優勢,工作習慣上的優勢以及專業化方面的優勢。假如他們無法知道這些優勢,他們將冒極大的風險。
二、要及時減少損失
遭到虧損時要當機立斷,中止交易,減少損失;當你的交易頭寸得到盈利時,就讓它進一步增長。這是一個古老的信條,很多交易員重複這個信條。很多新手常犯的毛病是賠錢的頭寸抓住不放,他們幻想市場會逆轉。當他們的頭寸一得到盈利時過早出市。他們過於急切地得到初步的盈利,而失去了使盈利進一步增長的機會,他們生怕已經到手的利潤跑掉。成功的交易員總是利用少量賺錢的交易來補償一些小額的虧損,新手的通常心理趨勢是一有盈利就趕快出市,見好就收,而不是讓利潤繼續增長。為了擴大盈利。新手要學會克制滿足於小額利潤的慾望。
三、循規守紀至關重要
一些使用反覆測試過的交易分析系統的、循規守紀的交易者總是賺錢的。那些缺乏行為準則的人往往不能堅持一貫的交易行為,在交易過程中三心二意、朝令夕改,缺乏一慣性,會把所有的盈利機會毀掉。一些好的交易系統的優勢需要恆心來體現,如果對一種交易系統和交易計劃隨意改動或放棄某個交易系統時,也許這正是這個交易系統要賺錢的轉折點,因此保持一種一貫的交易和行為是十分重要的。
四、對交易過程全神貫注
有經驗的交易者都強調,應該關注交易的全過程,而不是是否賺錢。這聽起來有點矛盾。一些著名的交易者認為,在交易中賠錢是不可避免的,虧損是交易過程不可避免的組成部分。那些注意力集中在賺錢上的交易者很可能是要賠錢的,他們無法對付那種投資過程中難以避免的起伏。他們賺錢時就情緒昂揚,賠錢時就垂頭喪氣,甚至驚慌失措。交易過程中情緒忽高忽低不是好現象,必須心平氣和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交易的全過程。交易員地樂趣預測市場的走向,無法預知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但是他們可以控制交易過程。實際上他們能控制的也就是交易過程。市場新手的最大問題是關注賺錢和賠錢,而不是交易過程。一些老交易者說,如果你怕賠錢,你還搞什麼交易?你做10次、15次或20次交易,肯定其中有一次是賠錢交易。
五、知道什麼時候出市
交易者應該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把頭寸抽出市場,不管他們使用什麼系統,他們都知道在什麼時候必須出市,這有助於交易中擺脫三心二意的做法,堅持某個系統,這樣也可以減少虧損。可以設置一個止損指令,以便減少虧損。市場不一定同意你入市的時機,市場對你什麼時候出市也不感興趣,市場總是按自身的規律在運轉。你必須按照市場的運轉規律來設置止損指令。考慮到有時候當你的交易頭寸出現虧損時,正是發生轉機的時刻,因此不能把止損指令規定得太死,下達止損指令時,要考慮到市場的動盪性。指令應以市場的某個指標為依據,比如,市場價的某個平均數,通常是某個階段的最低價位。有些交易設立止損指令十分隨意,根本不考慮市場的運轉方式,這樣他們很可能要賠錢。規定出市指令的依據如果是某個金額的話,往往是減少了賠錢的金額,但是增加了賠錢的交易次數。如果你把止損指令規定得太死,你可能會有一系列的賠錢交易。什麼時候退出一項交易,中止某筆交易頭寸,有一條根據是「避免希望交易」,希望交易就是當出現虧損時,希望市場逆轉。
六、管理好你的資金
資深的交易者建議規定一個準備冒風險的資金百分比。這種可以承受風險的資金百分比可以是7%或10%,永遠也不要改變這個百分比,保持持之以恆的投資組合的風險百分比是十分重要的一條準則。有些新手認為一兩筆交易就可以賺一大筆錢,是騙他們自己,這正是專業交易者和業餘交易者的一大區別。對自己的資金規定一個要冒風險的百分比,可以在連續虧損的情況下縮小交易規模,保持資本,限制其虧損的程度。由於交易的合約數量減少,資金的抽出也可以有個限度,這樣就可以做到交易規模同資本的規模相一致。有些新手遇到頭寸虧損時,常常會經不起一種誘惑,用更大的資本來冒險,盼望扭轉虧損局面,越是冒更大的險,虧損也越大。
關注筆者公眾號,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微信公眾號:財經大護法(ID:why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