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教師風采 | 丁婉濤:執鞭教壇寫春秋 送往迎來育新人

2019-09-18     眉山東坡文化

執鞭教壇寫春秋 送往迎來育新人

記「眉州名師」丁婉濤

歲月匆匆,寒暑易節,驀然回首,丁婉濤已走過33年的從教歷程。如今,她依然執著於教育事業,在不懈的耕耘中延伸。

33年來,丁婉濤執鞭教壇寫春秋,送往迎來育新人,模範履行著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傾注一腔慈母般的親情,用真愛滋養著每一個孩子,得到學生的愛戴、家長的讚譽、同行和領導的好評、社會的認可,被評選為國家、省、市、區級優秀教師。

嚴守師德 努力培養「三真」現代學生

從教以來,丁婉濤始終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應把「師德」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因為這是教師的立身之本。「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個道理古今皆然。從踏上講台的那一天,她就時刻嚴格要求自我,力爭做一個有崇高師德的人。

「我始終堅持給學生一個好的示範,期望從她的班級走出去的都是優秀的學生。」丁婉濤說,為了給學生一個好的表率,她加強修養,堅持讀書和學習,爭取更多的機會進修,不斷提高自我水平。由於自身不斷努力,多年來她的教師職業道德年度考核每年優秀。

人的培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丁婉濤運用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一生都在努力踐行著的「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德育理想,以「真人教育」思想開展了以「體驗悟道德,實踐出真人」為主題的道德特色課題研究。她把本課題「學做真人」的內涵,重點定位在「學」和「做」。要求學生既「學」且「做」,從「做」中去學。通過既「學」且「做」,讓學生逐步成為既有真道德,又有真知識、真本領;既會探求真知又明辨事理、既敢於說真話又有真性情、真感情的富有創造精神和敢於開拓進取的新人,真正成為「說真話、求真知、明真理、有真情」的現代中學生,真正為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打下紮實的基礎。由此,她對學生的培養形成「三真」系列目標:真摯的感情,真誠的品行,真實的本領。

她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踐行著以上德育理念和培養目標,所帶班在2003年7月,2007年5月,2014年3月,2018年3月四次被評為東坡區優秀班集體,2004年4月,2007年5月,2015年3月三次被評為眉山市優秀班集體。

潛心教學 讓教育效果最大化

「作為一名教師,教學工作才是根本。」丁婉濤認為,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既然是科學,就要按規律辦事,課堂教學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要講究藝術性,儘量上好每一節課,使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為了進一步促進和深化教與學方式的變革,她積極探索課堂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和藝術,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資源,夯實課前研究和課後反思,實現課堂效率最大化。同時,她認真研究課堂教學問題,尋找解決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能力,努力做到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使課堂教學質量更加提高。

幾十年來,丁婉濤在教學教研這塊領域傾注了全部的心血與熱情,她所教英語學科成績參加東坡區統考和中考,均在全區領先;所教學生參加全國英語競賽有近100人獲全國特等獎,全國一等獎等;她的教學教研水平在眉山市英語教學界得到了公認和一致的好評,周邊區縣學校經常組織教師來聽課和觀摩學習。同時,她擔任東坡區歷屆優質課大賽主評委,每年給全區英語教師作教學專題報告。

不斷學習 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是教師自身發展和適應職業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的需要,是這個時代的呼喚,也是教育發展的要求。」丁婉濤說。

丁婉濤認為,雖然教師可能是人類永恆的職業,但社會對教師條件的選擇並不永恆。時代是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良好的素質並非學校教育,繼續教育才能獲得。新的教育觀念認為終身學習才是當代教師成長和發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丁婉濤不斷參加各種學習活動,曾參加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英語培訓和美國花旗集團組織的英語培訓;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名師培訓,省骨幹教師培訓;多次參加全國及省英語學術交流會。「通過參加各種培訓,引發了我不斷的思考,讓我不斷更新」,丁婉濤表示,生也有涯,知也無涯,她將堅持把終身學習的理念一直貫穿於教育教學實踐中。

最具人氣人民教師評選辦法

根據「眉山東坡文化」微信公眾平台推送的人民教師稿件的點擊量、點贊數、留言情況,及最後12月開展的集中投票,按百分制進行評分,其中,點擊量占總分數的30%、點贊數占20%、留言情況占10%,投票占40%。

統計截止時間:2019年12月20日。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END

來源:東坡文化網記者 殷勇

編輯:蔣萍

審核:周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cnxRG0BJleJMoPMB0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