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年前,36 歲的兒子突發疾病去世,留下 6 歲的孫子;3 年前,丈夫去世 …… 對於 68 歲的江蘇南通如皋大媽叢慧玉來說,她成了這個不幸家庭的頂樑柱。面對兒子留下的巨額債務,叢慧玉在法律上並沒有償還的義務,但她主動承擔起這份責任,深深感動了周圍的人。
兒子去世留下 50 多萬元債務,母親說 " 哪怕借錢我也要還 "
7 月 23 日上午,在江蘇高院,現代快報記者見到了叢慧玉,她身形瘦削,頭髮花白。" 今天,我們帶她來,是參加以法院執行為主題的活動。老人告訴我,一開始她不太想來,覺得自己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其實,她的誠信是值得我們倡導和尊敬的。" 如皋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執行局局長黃雲告訴現代快報記者。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叢慧玉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之前她的家庭與許多平平凡凡的家庭一樣,雖然日子不太富裕,但一家人平平安安。然而,8 年前,兒子突發疾病,很快便離開了人世,家裡的頂樑柱倒了。" 兒子是給人家做裝潢的,他走了之後,我才知道他欠了不少債。" 叢慧玉說,後來債主們陸續上門要求還錢。不過,兒子去世後,叢慧玉老兩口並沒有繼承兒子的財產,從法律上講,老兩口並沒有償還的義務。
" 在我兒子走之前的一年,他和妻子離婚了,他走的那一年,孫子只有 6 歲,孩子跟著她媽媽生活。" 叢慧玉說,在她看來,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再說,如果欠錢不還,等孫子長大,可能對他會有影響。
" 哪怕借錢,我也要慢慢還。" 叢慧玉表示,經過盤點,她發現兒子在外面的債務有 50 多萬元,其中近 30 萬元是銀行按揭貸款,其餘的 10 多萬元有多個債主。" 當時我就想,一定要慢慢還錢,一年賺一千就還一千,一年賺兩千就還兩千。"
" 這麼多年下來,我已經還了不少錢,我弟弟幫我墊付了不少。現在,除了欠我弟弟的,我還欠一個債主 1 萬多元,這些錢,我都會慢慢還的。"7 月 23 日,叢慧玉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自己年齡大了但身體還不錯,還能幹得動。" 前一家飯店關門了,我又找了一家飯店,現在乾了快一個月了。"
堅強大媽感動債主," 阿姨你是好人,我們需要你這樣的好人 "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有的債主將叢慧玉的兒子告上法庭,如皋法院受理了兩起案件,加起來的執行標的是 2.95 萬元。就在叢慧玉老兩口籌錢時,她的丈夫去世了。" 他是 3 年前去世的,當時我們還欠外面的債主 3 萬多元。"
為了早日還債,叢慧玉承受了外人難以想像的壓力。除了種地,她要到飯店洗碗、洗菜,打工賺錢," 早上 8 點多到飯店,到晚上九、十點才下班。下班回家後,我還要到地里幹活。" 她說,自己在飯店打工,一個月工錢是 2800 元左右。平時她幾乎不用錢,自從兒子去世後,她幾乎沒有買過衣服。
在如皋市人民法院法警大隊副教導員孫慶峰手機里,存了 3 張照片,照片中有兩個人,一位是申請執行人冒書林的妻子,另一位便是叢慧玉。
孫慶峰之所以一直留著照片,是因為這裡面記錄了一段讓他感動的故事。那是 2018 年 5 月的一個周末,法院工作人員在如皋市區的一家火鍋店門前見到了叢慧玉。她主動提出要向申請執行人冒書林還錢,得知她的境況後,冒書林的妻子非常感動,立即拿出 1000 元錢往叢慧玉手裡塞," 阿姨,你是個好人,這個錢無論如何你要收下,是我們一點點心意,你要把身體養好,我們需要你們這樣的好人。"" 這個錢是應該還給你們的,這個錢我不能要,我現在身體還好,我還能賺錢。"
孫慶峰被深深打動。" 老人的兒子不在了,本來申請執行人對這筆錢已經不抱指望了,沒想到老太太竟然主動找上門來還錢。" 孫慶峰說,申請執行人往被執行人一方手裡塞錢,以此表達自己的感動,甚至是敬意,這一幕讓人動容。
誠信大媽希望孫子長大成人," 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
說起孫子,叢慧玉的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孫子今年 14 歲了,馬上就要上初二了,學習成績還不錯。" 她說,自己並沒有覺得給兒子還債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現在孫子是她的希望," 我經常說,(孫子)做一個最好的好孩子啊,長大後要為社會做出貢獻啊。"
" 我們也希望她這種行為,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讓更多的人能從中得到啟發。如果每個人都這麼講誠信,那我們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老賴了。" 黃雲感慨地說,叢慧玉是一名平凡的農村婦女,但她的所做所為,讓人心生敬意,感動不已。
黃雲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其實叢慧玉只是誠信做人的一個代表,記得今年 3 月 29 日,一個來自如皋的誠信故事感動了廣大網友:江蘇高院發布了一段 58 秒的視頻,在短短 3 個小時的時間裡,點擊量達到 1700 多萬,超過 10 萬網友留言評論。當時,包括現代快報在內的各大主流媒體以 " 扛鋼管女工掏出一把硬幣後痛哭,法院裡這一幕讓人淚目 " 為題,報道了 54 歲的施健銀為亡夫打工還債的事情。在江蘇崑山的一家建材工廠里,54 歲的施健銀是唯一的女工,她起早貪黑,每天吃飯只花 10 塊錢,施健銀的目標只有一個——還錢。五年前,丈夫突然病故,留下辦廠欠下的 30 多萬元借款和 16 名工人的工資將近 11 萬元。今年 1 月,施健銀帶著 3.9 萬多元來到法院,還清了欠的工資。對於剩下的 30 多萬元借款,施健銀表示,只要自己還能幹得動,就一定要把丈夫的欠款全部還清。
黃雲表示,目前法院的執行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多普通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法院人對此感同身受。" 希望大家能學習叢慧玉、施健銀身上這種誠信的品質,如果大家都能誠信做人,誠信做事,我們的社會將更加和諧。"
來源: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