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說到"謊言"這個詞,父母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帶有貶義的詞語。確實,總是撒謊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最簡單的便是和孩子說,"你趕緊寫作業,好好地學習,等周末了媽媽就帶你去遊樂園玩耍,還帶你去吃冰淇淋!"
一聽到有的玩和有的吃,孩子很有可能表現出一副非常感興趣的模樣。於是,孩子乖乖地按著父母的要求去學習,然而到了周末,父母卻沒有實現自己的諾言。
自己心心念念的願望就這樣落空了,孩子心裡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難過,更多的還是對父母的失望吧。畢竟,被自己最親愛的人欺騙,這個滋味可一點都不好受。
父母還講過一些其他的謊言,比如為了鼓勵孩子便對孩子說:"你可真聰明啊!下次考試肯定能考地很好!"
這種不切實際的話語給孩子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孩子考得不好,那麼孩子肯定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把這次失敗放在心上,那麼孩子可能會變得一蹶不振。
與以上類型相似的謊言多多少少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影響,但是,若是父母能夠對孩子說一些充滿善意的謊言,也就是一些"權威性謊言",這將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權威性謊言"來源:"皮格馬利翁效應"
"權威性謊言"來源於一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羅森塔爾效應"。皮格馬利翁是一個古希臘神話故事裡的人物,這個效應是由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洛神塔爾實驗得出的。
1968年,羅森塔爾到一所小學裡面,在每一個年級里選擇幾個學生,並聲稱要在他們身上進行一個有關"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羅森塔爾隨便地抽取了幾個學生,對他們和老師說:"這些學生有很大的天分,未來將會有更加優秀光明的發展。"
幾個月之後,羅森塔爾對名單上的學生進行只能測試,驚奇地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了,而且老師對這些學生的品行評價也很高。
從這個實驗,我們可以看出,因為一些權威人士對自己正面的評價,孩子產生了人們所期待的進步表現,這就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也被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這些權威人士所說出的謊言,也就被稱為"權威性謊言"。
如果我們從另外做一個相反的實驗,那些所謂的權威人士對孩子說:"你的資質一般,不管你再怎麼努力,你都不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我想,如果孩子聽到了這樣的評價,那麼天真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把這些"謊言"給當真了。因為知道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不會有美好的未來,孩子可能就自暴自棄、一蹶不振了。
除了上面的實驗,有關於卡耐基小時候的一個故事,也能夠說明"權威性謊言"給孩子的成長、心態帶來不同的變化。
在卡耐基年幼的時候,他的母親就去世了。在他9歲的時候,父親再婚。
繼母剛到家裡的第一天,父親就指著卡耐基對她說:"你以後可要小心一點他,他可是這個鎮上公認的最壞的孩子,說不定哪一天你就會被他害的頭疼不已。"
但是,繼母的舉動卻出乎卡耐基的意料,她微笑地走到卡耐基面前,摸著卡耐基的頭溫柔地說:"你怎麼能這麼說孩子呢?他才不可能是全鎮最壞的孩子,他應該是整個鎮上最聰明最快樂的孩子才是!"
聽了這番話,卡耐基對繼母產生了很大的好感。也正是這句話,一直激勵著卡耐基,幫助他創立了著名的28項黃金法則。
"權威性謊言":向孩子傳遞一種積極的期望
從上面的實驗和介紹,可以知道,"權威性謊言"告訴我們,父母對孩子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促使孩子進步地更快、發展地更好。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傳遞的是消極的期望,那麼孩子則會變得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具體來說,"權威性謊言"能夠給孩子帶來哪些方面的好處呢?
1、 受到父母的熱愛和期望,孩子會變得自尊自信自強
不久前,孩子拿著一張滿分的英語試卷對我說:"媽媽,你看,我的英語考
了滿分!"當時我就很驚訝,因為英語一直是孩子的弱項。"你的進步太大了!你怎麼突然考得這麼好呀!"
孩子說:"媽媽,你忘了嗎?那天你說我在英語上很有天分啊!"
這時,我才想起來,原來我是有說過這樣一句話。但是,我並沒有想到自己簡單的一句話竟然給孩子帶來了這麼大的影響。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說的話就是一種帶有權威性的話。父母說出的帶有正面意義的謊言,就是一種"權威性謊言"。孩子受到父母的熱愛和期望,就會變得自尊自信自強。
2、 積極的暗示容易帶來長期性的努力
其實,更重要的是,父母提出的"權威性謊言"容易讓孩子保持持續性的努
力。孩子會因為父母的誇獎而感覺到開心,為了保持這一種美好的感覺,孩子會選擇繼續努力。
從某種意義來說,在父母積極的暗示下,孩子的努力就有了另外一種意義。它不再只是單純的努力,而是一種帶有正面意義的、帶上了父母期待的努力。
而且,努力的結果就是孩子更能看到自己的進步,而自己的進步又會反過來激勵孩子更加努力。
3、 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拉近親子之間的聯繫
現在,父母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狀態。正
是這個原因,也許孩子的心理狀態出現了問題,父母可能一點都不知道。
"權威性謊言"充滿了父母對於孩子的期望,就是這樣一種期待,孩子的心態會產生不一樣的變化。他會變得積極、樂觀,更願意去探索未知的事情,並且更能保持持續性的努力。
此外,父母的期待還能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原因也很簡單,小孩子會願意親近一個讚美自己、肯定自己的人。
善於利用"權威性謊言",激發孩子的潛力
如何利用"洛神塔爾效應",如何說出正面的"權威性謊言"?這裡有三個建議:
1、 以誠相待,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首先,父母要要到真誠。如果父母用一種誇張的方式提出"權威性謊言",
那麼孩子不僅不會相信父母對自己的期待,反而還可能認為父母是在嘲笑自己。
所以,真誠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真誠的態度必須要杜絕虛假的誇獎和讚美。若是能夠做到以誠相待,那麼父母就能慢慢地與孩子拉近關係,還有可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若是父母能夠與孩子成為朋友,那麼父母將會知道孩子的一些心裡事和心裡話。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孩子的心理去思考出相應的教育策略,這將會大大增加教育的效率。
2、 排除孩子的自卑心理,發揚孩子的閃光點
從小到大,我們最害怕聽到的一個詞語便是"別人家"的孩子。一聽到比較,
孩子會覺得自己不如人家,也認為父母不愛自己。
"權威性謊言"的一個很重要的點便是,父母的撒的"慌"一定要到點上。如果父母鼓勵孩子去做他不擅長的事情,那麼就算孩子花再多的努力,都無濟於事。
所以說,父母一定要對孩子足夠理解,要找到孩子的優點,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發揮孩子的長處。讓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學習上,孩子將更有機會靠近成功。
3、 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理性地面對孩子的缺點
最後一點,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非常重要,父母要理性地面對孩子
的缺點。有些父母會在公開的場合對孩子大吼大叫,小孩子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他們會放大父母公開場所里對自己的批評。
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意味著父母要理性地看待孩子的缺點。不要忘了,"權威性謊言"不僅包括一些充滿期待的言語,同時它也包含著一些負面的語言。也就是說,孩子也會將父母對自己的貶低當成一種"權威性"的話語。
所以,在面對孩子的缺點時,父母要做的應該是去分析原因,並且幫助孩子糾正錯誤,而不是一味地埋怨孩子。
其實,所謂的"權威性謊言"也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期待。多多運用正面的"權威性謊言",減少甚至杜絕負面的"權威性謊言",這將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VAH7XABrZ4kL1ViQM8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