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航母頻頻成為網友們熱議的焦點,英國近日表示將在明年向亞太地區派出它最新建造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首艦,現在又有報道稱,英國海軍第二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威爾斯親王」號將繼續滯留在港口裡直到明年5月。這艘航母本來計劃在年底駛往美國,在那裡進行F-35戰鬥機的上艦測試,如今這一計劃要泡湯了,因為在今年10月「威爾斯親王」號航母發生了嚴重的漏水事故,輪機艙積水約3英尺。漏水事故發生後,這艘航母不得不進行維修,預計要到明年5月才能恢復航行。對英國航母了解的網友到都知道,英國的兩艘新航母都發生過漏水事故,而且還不止一次,這從一個側面暴露出了英國建造航母的真實能力,也反映出了英國海軍確實沒落了許多。那麼英國新航母為何會頻頻發生漏水事故呢?這會對英國海軍的戰略部署產生哪些影響呢?
英國其實是全球最早建造航母的國家之一,對於航母的設計與發展做出了很多創新性的探索,比如蒸汽彈射器和短距/垂直起降型艦載機等重要裝備,就是英國首先研製出來的,連美國都要從英國引進這些裝備。但是在航母的發展過程中,英國逐漸落在了美國的後面。在建造「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之前,英國已經有差不多30年時間沒有建造新航母了,前一級航母仍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建造的「無敵」級航母,它的滿載排水量只有約兩萬噸,與同時期的美國航母差距非常大。在「無敵」級航母已經十分落後且要退役的時候,英國海軍又斥巨資建造了兩艘新航母,這就是「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
「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的排水量達到了六萬噸級,雖然仍趕不上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但是對於英國來說,已經是一種巨型戰艦了。所以「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之所以會頻繁發生漏水等事故,原因就非常清晰了,一個是因為英國已經有大約30年沒有建造新航母了,所以在經驗上有些匱乏;第二個是因為英國從來沒有建造過六萬噸級的航母,所以在技術上有些吃力。另外,英國建造新航母時軍費緊張,為了縮減成本採用了模塊化建造方式,整艘航母被劃分為了多個模塊,由6家造船廠共同建造,這種方式雖然能加快進度,但是太過於分散,很容易出現製造工藝和焊接上的疏漏。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都出現了不止一次的漏水事故,說明英國在建造航母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
本來英國海軍對「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抱有很大的期望,它肩負著重振英國海軍氣勢的重任,也是英國海軍提升實力的關鍵所在。但是接二連三的漏水等事故,導致兩艘航母都無法如期服役。首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本來在2017年12月就舉行了服役儀式,但是到現在都沒有形成穩定的戰鬥力,在去年7月還發生了漏水事故。而「威爾斯親王」號航母在今年已經發生了至少兩次漏水事故,目前還在港口裡維護,預計要到明年5月才能正常航行。這些頻頻發生的漏水事故,無疑會嚴重耽擱兩艘航母的正常服役,也會對英國海軍的戰略部署造成很大影響。英國海軍本來計劃以兩艘新航母為基礎打造兩個航母戰鬥群,在更廣闊的海域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但是兩艘新航母實在不給力,導致英國海軍到現在都沒有實現新航母的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