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陰縣第一例新冠肺炎成功治癒者的15天:曾遭鄰居電話謾罵「誰讓你住這裡」

2020-02-13     今日女報

「從天堂到地獄,只有一步之遙,我和丈夫一度以為,這一步離我們很近了……」

從武漢回家鄉,從疑似到確診,從入院到治癒,歷時半月,湖南嶽陽市湘陰縣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大黃(化名)成功治癒後,他和妻子小偉(化名)述說了這15天來抗疫路上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出院時,大黃與醫務人員合影

文/蕭蕭

流浪的人在外想家鄉

2020年1月18日,小年夜。寒風刺骨,小偉牽著小兒子的手凍得冰涼冰涼的,而心裡卻暖暖的。在外漂泊了一年,小偉思家心切,帶著8歲的小兒子提著大包小裹,搭上了返鄉的動車。

丈夫工地上還有一些事要忙活,過幾天,他和大兒子自駕回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丈夫在全國城市經濟排名前十強的繁華城市武漢從事建築工作,一年的收入也算得上小康家庭。兩個孩子都在武漢上學,每年一家四口只有到年底才回老家,陪家人一起過春節。

20日,夜。大黃終於忙完了工地上的事,看著工人們辛苦一年領到了薪水,心底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此刻,渴盼與家人團聚的他早已歸心似箭,全然不知道窗外他居住的城市正生著病,即使到了深夜,仍忙不停地清理好他和兒子的行李。

21日上午。大黃興高采烈地踏上了歸家的路。四個多小時後,他和大兒子涵涵平安到家。一家四口在湘陰縣城高嶺社區和孩子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媽一大家人團圓,沉浸在與親人相聚的快樂中。父親過世十多年了,剛剛返家的大黃惦記著孤單一人在農村的母親,吃完晚飯,全家人驅車到了湘陰嶺北鎮東港老家,計劃陪母親過完春節再返縣城看望岳父母。

資料圖片

22日,農曆二十八。大黃剛剛聞到一點點年的味道,有了一丁點空閒時間,卻從新聞里得知武漢疫情嚴重的信息。

震驚、心痛、恐慌……他焦急地尋找著有關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

「截止到1月20日24時,全國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例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91例,其中,湖北省270例……」這些日子,為了如期結算工人們的工資,他每天開著車穿梭在武漢的每一個角落。新聞上關於疫情的每個文字像釘子一樣扎在他的心上,痛得他無法呼吸。他突然感覺到自己喉嚨有點痒痒的,他摸摸自己的額頭,不停地左手摸著右手,沒有發熱的症狀。

他伸出手將妻子和兩個孩子全部摸了一次,詢問他們身體上有沒有異常,家人們都沒有發熱、咳嗽、胸悶的症狀。但,一種沉重的陰影仍然籠罩在他的心頭。

夜,全家人都已入睡,大黃睡意全無,似乎又感到了喉嚨痒痒的,突然,他乾咳了幾聲。大黃緊張地搖醒沉睡的妻子。小偉笑了,你想什麼呢?你又沒去華南海鮮市場,或許,有點小感冒。小偉無論如何不相信這可怕的惡疾會降臨到丈夫身上。即使他們不會相信自己會感染,還是決定第二天去醫院作個檢查。

23日,農曆二十九。夫婦二人將調皮的小兒子送到高嶺母親家,兩人去了醫院。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一去,這個春節就再也沒有回家;這一去,他們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更沒有想到,一夜之間,他們家成了這個小縣城家喻戶曉的「名人」。

資料圖片

返鄉夫妻雙雙入病房

23日。胸部X線、肺部CT、血常規……一切在程序化中進行,每一個檢查,就像在經歷一道關門鬼。在大黃做肺部CT時,時間比一般人長了很久,醫生表情凝重,更讓他們心中忐忑不安。坐在醫院長廊等待檢查結果,大黃心裡五味雜陳,他遠遠地隔著妻子,不敢靠近。畢竟,自己在外跑的時間多,萬一不幸感染了呢?

「黃某某肺部檢測有陰影,目前有疑似可能,需要趕緊入院確診!」醫生簡短的幾句話像一顆驚雷炸在小偉夫婦心頭。

「只是疑似,你絕不會得這病!」小偉聽到了自己心破裂成碎片的聲音。大黃上衛生間的空隙,小偉聽醫生說,他的肺部CT檢測成毛玻璃形狀,有可能……小偉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丈夫才42歲,平時身體那麼棒……大黃得知自己是疑似病例,而妻子檢測暫沒有問題時,瞬間,他沉重的心輕鬆了許多。

醫院以最快的速度收治大黃作為疑似病例入院,小偉作為他的親密接觸者一同入院,同時入住感染科。兩人同住一個樓層,大黃18床,小偉12床,一人一間房,兩個人互相牽掛著,近在咫尺,卻仿佛遠隔天涯。每天,兩人只能利用微信詢問彼此的病情。

等待,是這個世上最難熬的事情。24日,除夕之夜,萬家團圓的日子,而他們卻像一個觸犯法律的嫌疑人,正在等待自己的判決。所有親人都因為他們各散一方正在居家隔離,這個年帶給親人的只有愧疚。「只是疑似,放心放心!」在賀歲鐘聲敲響最後一下時,小偉給丈夫送去了新年最美好的祈禱!

25日,漫長的兩天等待,大黃和小偉感覺像漫長的兩個世紀。2020年,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小偉的不祥預感變成了可怕的現實,下午,醫生告訴她,丈夫被確診為湘陰縣第一例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

「暫時不要讓我丈夫知道,讓我慢慢來告訴他。」小偉擔心丈夫知道了有壓力,她一再請求醫生暫時不要告訴他。丈夫就是她的天,此刻,小偉感到天快塌了!接下來丈夫的命運如何?誰能告訴我?她擔心丈夫知道了影響治療,一個人默默地承擔著所有。小偉萬萬沒想到,接下來的日子不是治病,而是在與人性作鬥爭。

在災難面前,人性無所遁形,總有一些卑劣之人張牙舞爪。

「大友村黃某某一家四口都確診為新冠肺炎,請鄉親們多關注,不要外出!得了病還回來,來害人啊……」當大黃被確診的消息傳開後,所有的鄉友群沸騰了!很快,這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全縣各個微信群,他們家淹沒在各種不堪入耳的唾沫中。明明只有我老公一個人確診了,而各種謠言鋪天蓋地,到處在傳說著他們一家四口都感染了。兒子正上初三,如果他知道了怎麼辦?這疾病不是我們的過錯,為什麼我們要承受異樣的眼光?這樣的謠傳會不會影響他的治療啊?小偉感到萬念俱灰!

「這個病傳染性強,但致死率只有2-3%,你們現在進行單獨隔離治療,而且沒有錯過黃金時期,你丈夫並不是重症患者,只要他配合治療,調整心態,很快就可以治癒出院的!」在黑夜裡,小偉終於看到了一絲光亮,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彭國棟親自來到她的病房再三囑咐。

儘管多次看到大家的謠言,善良的大黃只相信醫生和老婆的話,他一直以為自己就是一個疑似病例。然而,所有的醫護人員每天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給他治療,自己發熱的症狀越來越明顯,他再三追問醫生和妻子詳情。

27日,農曆初三。小偉知道再也隱瞞不下去了,她不得不告訴丈夫實情:他已被確診,她被定為疑似病例。大黃原以為一切都快過去了,一切都要好起來了……絕境中的他像溺水之人,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再也無法承載住他的悲傷,剛剛燃起的一點點希望成了水中月、鏡中花,他不知道這一病還能不能夠再見到親人……

左1和左2為志願者,中間為患者大兒子,右1和右2為患者親人。

眾志成城攜手抗災難

人世間無法割捨的永遠是親情,當災難來臨時,親情永不褪色。

大黃被確診後,吃不下,睡不好,心情沮喪到了極點。他極度擔心與他親密接觸的親人是否被感染。其實,自從大黃確診後,雙方的家人全部在家進行醫學觀察,母親和大兒子及姐姐全家人都在農村隔離,小偉的爸媽和小兒子及弟弟一家四口全部在湘陰城區隔離。

全縣摸排湖北返鄉人員和與之親密接觸人員信息,12名親人因為他們成了別人眼中的「瘟神」,因為他們所有的信息資料在全縣公開,所有親人淹沒在街頭巷尾的熱議中,但沒有一個人抱怨。通過家人們的微信,他們了解到本村的村民並沒有過激的行為,周邊的鄰居沒有一個人責罵他們。

大年三十,傍晚。小偉正在考慮要不要跟護士預定盒飯。「晚飯送到了,趁熱吃。」小偉接到表姐的信息。很快,護士將年夜飯分別送到了她和大黃的手中。小偉看看時間,此時,才晚上18:00整,表姐應該是飯都沒吃,先送了他們的過來,還把自己的新棉衣送了一件給她。

25日,大年初一,晚。小偉想,今天,丈夫被確診為湘陰縣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岳陽市第9例確診病例,表姐應該不會再給我們送飯了。她沒想到,舅舅早早地作了準備,表姐按時送來了香噴噴的飯菜,直到正月初五,全城所有路口實行管控,表姐才沒辦法送餐。

小偉很慶幸他們回到了家鄉,政府沒有放棄,讓他們得到了及時而科學的醫治。當親人無法來醫院給他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時,醫院為他們送來了一次性洗漱用品、換洗衣服等生活用品;她不認識的范醫生每天給她發信息問治療情況,鼓勵和囑咐他們出院後一定要好好生活……從恐慌到信任,他們在這裡收穫了一份份暖心的關愛。

「想吃什麼?需要什麼?」隔離不隔愛,15天來,這是她聽到的醫護人員和親人們說的最多的兩句話。醫護人員關懷備至的精心護理,家人無一感染,親人朋友們一條條溫馨的信息、一個個暖心的舉動都讓他們感到春天般的溫暖。多次換位的思考,大黃的心情終於平復下來,開始配合醫院的治療,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

資料圖片

2020年2月6日,這是一個讓他們刻骨銘心的日子。經過專家連續三天的核酸測試和其他檢測,大黃的身體徹底恢復健康。縣人民醫院黨組書記易洪海和院長魯國慶親自來歡送他們出院,兩位領導親切地和他們合影留念,每個人分別給他們夫妻寫下了一封集鼓勵與醫囑於一體的書信,並派車送他們回家。

隔離的日子裡,小偉從來沒有這麼強烈的感受到一個人的生命如此寶貴而又如此脆弱,她無限眷戀和家人曾經相守的每一幕歡樂和幸福,終於再次回到了溫馨的家,全家人為他們勇敢戰勝病魔喜極而泣。

從最初的懷疑到康復出院,大黃和小偉歷時整整半個月,終於斗敗了「疫」魔,重新擁有了幸福的人生。然而,幸福就像流沙,越是想握住越是容易溜走。

「誰要你們家回來的?不准居住在這裡……」小偉做夢都沒想到,幸福像曇花一現,大黃一家再次陷入輿情的漩渦。從出院門到進家門僅僅只有一個多小時,她就接到了社區居民數個不要他們回家居住的電話。她不知道,為什麼人心比病毒還可怕?他們不相信政府,不相信醫學,可以離我們家遠遠的,而我正常居住在自己家,難道還要遭受他們的歧視和謾罵?

小偉很迷茫,有家不能回,真的是無路可走了!隔斷的是疫情,隔不斷的是關愛,關鍵時刻政府不會拋棄他們。他們居住的社區書記聽聞此事後,立即向街道委主任彙報並得到指示:「當然可以居住,但不能隨意走動,還要居家隔離14天。」社區居民在街道委員會曉之以理做工作下,漸漸從最初的排斥、歧視,演變成理解、包容和接受,小偉一家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

一切回歸正常,小偉還有最後一個心愿,大兒子還在農村老家,早已過了醫學觀察期。他在武漢上學,即將中考,她想把孩子從農村接到自己身邊,因為疫情期間孩子都是網上教學,老師教學內容都發給家長,而且孩子好久都沒見到爸媽,非常想念。她迫切想要得到政府部門的幫助,允許她把孩子從農村接回縣城的家裡。小偉想起了出院那天來送他們出院的志願者,她壯起膽子給她發了一個信息。沒想到,在這個人人談「疫」色變的非常時期,這位愛心人士很快答應了幫忙。她聯繫了小偉居住地的鎮長,鎮長熱心地幫她找村委會開證明,第二天就幫她辦好了手續。

「辛苦你們了!等到疫情過去,等到我們徹底康復,一定得好好感謝你們,危難時刻見真情啊……」當兩位志願者將兒子安全送到小偉身邊時,這個女人懂事地站在離她們很遠的地方,此時,她除了說聲「謝謝」,她連茶水都不敢留她們喝一口,而大黃只能站在高樓上的窗戶前從心底說聲「謝謝」。

「不用謝,能夠溫暖你,幫助到你,我們很開心……」兩位愛心人士的背影消失在小偉濕潤的眼眸里……

編輯:小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oIyNPnABjYh_GJGVYG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