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的40歲,一席發言深陷輿論漩渦,她是過氣賣慘博話題還是勇氣十足正面剛?
海清在某電影盛典閉幕式上的一段半即興、半脫稿的演講引發了大規模的討論。有的人認為海清的發言是過氣賣慘博話題,使場面十分尷尬,而也有人認為她能站出來說這段話十分有勇氣,是對現狀不滿的正面剛。儘管她的發言備受爭議,同台的女演員們的表現也各不相同,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海清的這段「海式」演講還是言之有物的。
前些時日,在西寧舉辦的「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閉幕式」,海清受邀出席其電影盛典閉幕式,作為頒獎嘉賓的她,除了頒獎以外,還帶來了一番「中年女演員危機」言論。(刨除掉其中的宣洩情緒的部分,整理髮言的核心內容)
「我們和你們一樣,非常熱愛電影。但說一句實話,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是被動的,市場、題材常常讓我們遠離優秀的作品,甚至從一開始就被隔離在外。」
「我們一直有一個目標,希望有機會跟優秀的團隊合作,這是我們的野心,也是每個演員的野心。歲月賦予我們經驗,皺紋,閱歷,寬容善良,善於溝通,我們沒有傳說中那麼不好合作。大家除了演戲什麼都不會幹,除了逛街。最後我想說,我們足夠專業,我們首先完成導演定向,然後才是角色。我們一定會比胡歌便宜,也一樣好用,希望大家給我們更多機會!」
當然,我上面保留的是我要解讀的內容,她其餘的發言我們可以暫時忽略不計(因為實在是沒什麼用,反而還有含沙射影的嫌疑)。而且確實對於海清的這一次發言,誠然有很多不足之處,本來是要帶上朋友一起振臂高呼,但是卻又顯得有些其它的負面情緒在裡面。
也就是那些情緒讓她深陷「輿論漩渦」,尤其是她在呼籲後,她主演的電視劇又上線,更是讓很多人覺得她是在「作」!是在「炒作話題」,而且她也沒有在台上說得那麼慘,畢竟她現在是有戲可以演的。
但是筆者認為,海清的這一番說辭無可厚非,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們的優勢有目共睹,而且以她位代表的一眾女演員確實收穫了名利。但是在歲月的磨礪下,磨掉的不只是她們的青春,還有大眾對她們的新鮮感。隨著她們的成名、結婚、生子,她們作為女演員,在收穫了經驗、眼角的皺紋外,還有大眾的苛責。大家是否還記得,馬伊琍產後出演電視劇《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雖然對手戲是和朱亞文,劇情緊湊,內容更是十分耐看,但是仍有很多人在吐槽,大家還是更多的關注的是馬伊琍下垂的某些部位,而不是演技。
而且,海清在電影盛典上呼籲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的「有戲」可演,而是有「好戲」可演,有「電影」可演,有大銀幕可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無可厚非!人往高處走,海青在收穫了國民辨識度後,想要更進一步無過錯(當然,我也不否認,確實有些話說的多餘了)。「在一時之地而言其物」,但是去掉發言中捎帶的東西,海清也許想要的就是一個機會!作為導演也好,觀眾也罷,不需要過多苛責。
聯想到最近在「知乎」上看到瀏覽量580餘萬的主題「什麼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帖子中,可以看到人間百態,更可以品味苦味人生。「外表光鮮的美麗女子,家裡竟然垃圾成堆,無處可以下腳」「正直壯年的25歲小伙子,每天靠2頓外賣度日,家中清出一卡車垃圾和糞便,拒絕與人交流」,而我記憶里最深刻的一句話「一個人在太陽底下里哭泣,那是悲傷的;若是他的悲劇被別人看成了喜劇,那就是比悲傷更悲傷了。」光鮮亮麗的妙齡少女是因為痛失所愛而無所寄託,與垃圾為伴的少年是因為目睹至親互殘而放逐自己。他們的悲傷被人看成了喜劇、鬧劇,成為反面的話題。
再看海清這件事,她在電影節頒獎禮上說的一段話,雖然有些不合時宜,但是大眾解析出來的更的竟然是她「無病呻吟」,是她「求全責備」,是她「得隴望蜀」!沒人能看到她的悲傷與無奈,我們更應該關注的,難道不是這個事情本身麼?明明是在訴說痛苦,但是卻被解讀為矯情。痛苦不能訴諸於口很悲傷,但是訴諸於口後卻收穫惡意滿滿,這更悲傷!
在這個流量充斥、娛樂至上的時代。有演技,肯奮鬥,有作品的姚晨自嘲「得獎運差」,而流量某小花卻靠著一部被嘲諷的作品收穫了某鷹獎的「觀眾喜愛的女演員」,這就現實。
客觀而言,十分理解選擇流量主演影視作品,確實有了流量和話題,更是能賺得盆滿缽滿,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確實降低了影視質量。同時,反觀有一些半生都奉獻給影視的演員們,卻到了無戲可拍的尷尬境地。有多少老戲骨們無戲可拍,又有多少演技派無戲可上?流量當道不可否認。
所以海清發言去掉情緒上解讀,她想要的就是一些合適的機會。有這樣一群人,她們是「女演員」,為了舞台事業,她們努力拚搏,付出頗多,也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有能力給觀眾呈現出一部好的作品。她們想要更多的機會!
編輯尷尬的中年——有經驗,有能力卻不占優勢!
無論是明星的演藝事業,還是普通人的工作生涯,40歲都是一個尷尬的年紀。影視作品中的熟男熟女本身題材受限,劇本較少,想要獲得覺得很難,想要更進一步更難。而作為普通人,在40歲的時候,去招聘市場看看,基本上已經是被職場嫌棄的多餘人了,在企業內40歲也是被老闆嫌棄的無用人。
而對於有工作的40歲的老員工,在單位里絕對被當牛做馬使喚,他們有經驗,有體力,有技術,能安下心來踏實幹活。而且背負著壓力,不會輕易的流失,但是40歲如果作為新員工去應聘,確實不占優勢,相比剛畢業的小孩,他們要求的薪資高,而且還不好「調教」!
對!這就是中年人的尷尬!面對工作,努力拚搏,面對職場,奮勇向前!而且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有抱怨人之常情,但是努力是王道,情緒無意義!生活不易,加油吧!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