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陝西呆久了,總有一種感覺——陝西最好的東西應該都是出在西安的。比如說城牆,榆林的城牆雖壯觀,也比不上西安。比如說塔,陝西各地古塔無數,沒有一個賽過大雁塔。比如說鐘樓,西安的鐘樓自然是規模最大的了。
來一張西安城牆鎮樓
但是,就在西安周邊,有一個小縣城的城隍廟,居然奢華無雙,朱門碧瓦,雕樑畫棟,造型奇巧堪比宮殿,從規模氣勢到精美程度甚至都超過了西安的都城隍廟。這座高調的城隍廟便是「三原城隍廟」。
三原城隍廟
西安城隍廟
因為平時喜歡旅遊,黃小黃也去過幾個城隍廟,如韓城城隍廟、扶風城隍廟、武功城隍廟,還有西安的都城隍廟,在過去,城隍廟是一個地方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堪比文廟,因此都建得富麗堂皇,但像三原城隍廟這樣華美到有些誇張的還是不多見的。
三原城隍廟地處三原縣城城關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占地面積約1.34萬平方米,比西安都城隍廟的面積(1.1萬平方米)還要大一些。
城隍廟保存得很完整,從大門外的照壁,到大門、牌坊、廊院、戲樓、鐘鼓樓、獻殿、拜殿、陪殿、寢殿等一應俱全,相當於歷史的活標本,一共有三道門、四重牌坊、五進廊院、四十多座單體建築,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群之一。
建築風格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繁複」。不僅建築布局是精心設計的,建築的每一個細節也是精雕細琢,繁縟到極致。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金碧輝煌的琉璃屋頂、高大牌坊上層層疊疊的斗拱和密密麻麻的磚雕、木雕了,當時不知集中了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耗費了多少資財才修建起這樣一座富麗堂皇的廟宇!
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三原曾經濟實力雄厚。一翻歷史,果然是這樣!城隍廟修建的時期,三原正處在自己的「黃金時代」,元末明清,三原是明王朝為鞏固邊防而設置的邊貿重鎮,外地大量貨物被運到三原、涇陽,使這裡成為西部最大的貨物集散中心,食鹽、茶葉、馬匹、布料等大宗貿易欣欣向榮。這裡還曾湧現出一大批「秦商巨富」,其中就包括傳說中的「陝西女首富」周瑩。
有一個數據很有意思,清光緒年間,三原縣每年匯劃全國的白銀達兩三千萬兩,而西安卻只有四五百萬兩。可見三原是當時名副其實的商業大都會,不僅是陝西的經濟中心,也是影響全國的商貿中心。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三原城隍廟修建得比陝西其他地方更氣派也在情理之中了。
時光演替,今天的三原不再享有過去的重要地位,也就漸漸成為陝西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去年,三原全縣GDP在咸陽13個區縣中排第四。
過去的繁華就像一場幻夢一樣,在時光中迅速消散,只是,華美的三原城隍廟、深宅大院的周家大院等,依然時時提醒著人們,三原曾經有過這樣一段「流金歲月」。
黃小黃走陝西:發現身邊的風景,一起遊歷那些山河與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