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專業的角度誇讚「上海堡壘」

2019-08-09   叼煙的戈達爾

一大早便跑去支持了《上海堡壘》,電影剛開始沒多久,以為是《安德的遊戲》,看到後來才意識到這是場「兒戲」。



看到有網友整理了哪些自媒體在上映前吹了《上海堡壘》的名單,忍不住把裡面涉及到的推薦文都看了一遍,簡直比電影本身精彩多了。

全部看完後,一瞬間覺得自己一開始的想法,還有點膚淺。

我這是被成功洗腦了嗎?

Sir電影

2019年是中國科幻電影元年。現在「元年」已經過半,第二棒要交到誰手裡?是這部——《上海堡壘》

獨立魚電影

《流浪地球》說自己「成了是英雄,死了是烈士」。《上海堡壘》則是「用小米加步槍,去對抗大炮」。

影探

以往看科幻末日戰爭電影,特效是好看,場面是刺激,可總歸是少了點什麼。如今,終於得以見到末日戰場發生在咱們自己的土地上,而世界由我們來拯救。那份震撼感絕不是其它任何科幻電影所能比擬的。



第十放映室

《上海堡壘》是中國科幻電影第一次將科幻與戰爭相結合。電影中大到世界觀的設置,小到道具的概念設計,每一步都是「零經驗」的挑戰。

我實在是太CJ了

希望大家把這當做一部國產科幻片看待,而非流量明星主演的愛情電影。

吐槽電影院

第一次看到片尾,在《世界末日》的歌聲里,我淚流滿面。後來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哭得那麼真情實感,像個300斤的孩子?

有部電影

而《上海堡壘》,就像是一個階段性爆發,或者說成果檢驗——它把科幻片和戰爭片這兩種既需要高概念、又需要電影工業執行力的高難度類型結合了起來。



影視怪蜀黍

從立項、開拍、宣傳再到上映,《上海堡壘》經歷了漫長的六年。但相比《三體》等科幻電影的半路夭折或檔期推遲,我們應該慶幸,《上海堡壘》最終得以與觀眾見面。

虹膜

《上海堡壘》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樣貌和構想,再一次拓寬了我們對中國科幻電影的認知。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縱觀跨度並不算長的中國科幻電影史,從軟科幻萌芽的八十年,發展到2019的科幻元年,一路走來中國電影人在不斷探索著國產科幻的未來。如今,《上海堡壘》又開闢了新的類型:科幻戰爭片。



不散

所有主創和角色6年的淚水、期盼、嘆息、付出,如同電影里那條跨越了五年的簡訊一樣,是一招化骨綿掌,擊中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也無怪乎最後幾分鐘,觀眾哭成了狗。

X博士

通過這種改編,整部電影的故事線收縮,使得情節更為緊張有節奏感。

電影頭條

與畫面中的上海同時沉沒的,是這座城市過去與歷史,未來與希望,是日常生活,是無數歡笑、悲傷的回憶,是許多人生命中的一部分。正是這些,能夠真正令中國觀眾有強烈的共情與代入感。



不存在

如果《流浪地球》意味著「我們能做科幻」,《瘋狂外星人》意味著「科幻可以這麼玩」,《上海堡壘》則意味著「科幻不只一種」。

極客電影

滕華濤導演從角色契合度出發,搭出鹿晗舒淇這樣一對充滿新鮮感的人物組合,大膽開拓新的科幻風格,這是一次勇敢而且走心的嘗試。

奇遇電影

連接在前沿科技和百姓民眾之間的通道被再次打開了,人們充滿了好奇與企盼,終於可以通過一部電影來觸摸星空,盡情遐想,感受科學的溫度與力量。



看電影看到死

在《上海堡壘》剛籌備的6年前,還不曾有人看好國產科幻電影,可如今,看著曾經只能以文字描繪的樓崩地裂,真實地展現在我們面前,心中難掩的激動以及對未來的憧憬不停地讓我們產生信心——慢慢來,我們終將抵達遠方。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