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症狀辨別寶寶「積食」、8個解決「積食」好辦法,在線教

2019-07-03   時光荏苒的感嘆

大家好,今天小編又來科普咯,哈哈哈哈哈哈準備好了沒?開始了咯,今天我們的話題是關於孩子「積食」,不了解的可以進來看一下咯,經驗的分享,值得一看!

一些母親認為嬰兒四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吃一些食物,但是一些母親認為這個孩子需要再晚幾個月吃食物,而且他們只能在六個月後吃。事實上,對於這件事,後面這種觀點更正確。母親在喂養孩子時也應該控制補充食物的多少,否則的話很容易出現積食的情況。現在總結這五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是「積食」,新手寶媽不要忽視。

1、寶寶的睡眠狀況

一般來說,如果嬰兒已經積累了食物,腹部的這一部分會感到非常不舒服,即使是在睡覺的時候,腸道這個部位仍然會被迫工作。這也會給寶寶的睡眠帶來一些困擾,比平時翻身次數更多。嚴重的話也會導致睡眠時無意的發出聲音。

2、寶寶舌苔

如果嬰兒早上醒來,張開嘴時有一股難聞的氣味,這意味著嬰兒的腸胃位置有些問題。通常,嬰兒的舌苔很薄,看起來很白。但是如果發生這種情況,舌苔會變得很厚,看起來是黃色的。

3、寶寶無緣無故地哭了

嬰兒哭鬧的背後也是有一些原因的。例如,如果你覺得肚子餓了,或者如果你把尿拉在褲子上感到非常不舒服。如果母親發現孩子沒有這些讓他們不舒服的外部因素,很可能他們胃裡的食物沒有完全消化。

4、寶寶食慾下降

如果嬰兒通常喜歡吃主食,但如果突然不想吃主食,而且體內沒有感冒現象,那麼潛在的原因很可能是胃裡消化不良的東西太多了。

平時的溝通中我發現,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媽媽喜歡用偏方、食療、藥物等方式解決,看著寶寶食不能下咽,自己卻束手無策,真是著急啊。因此,今天專門給大家找了這一套在家就能做的推拿方案,能有效幫助寶寶緩解積食,不僅對寶寶有用,大人積食也適用哦。

1.捏脊

讓寶寶面朝下平躺,家長用手指捏其脊柱兩側,大拇指與其它手指相對,向上捏起皮膚,兩手交替,沿脊柱自下向上、自上向下操作,每天晚上睡前可反覆進行10-15分鐘。

2.揉腹

寶寶平臥,面部朝上,用掌腹或四指腹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按摩時需有一定的滲透力,每天早晚二次,每次10-15分鐘。

3.揉中脘穴

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以上五指四寸的位置,即中脘穴位。用手食指和中指指腹按揉此穴,每日早晚兩次,每次10分鐘。(五指最好是寶寶的五指寬)

4.摩湧泉穴

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的交點,即湧泉穴。用拇指指腹旋轉、按揉30-50下,每日早晚兩次。

5.下推七節骨

七節骨,又名七節。位於背部正中線,約第七胸椎處。向上推溫陽止瀉,並治脫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每日上推5-10分鐘。

6.分腹陰陽

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每日分推5-10分鐘。

7.揉板門

板門,又稱版門,位於掌面遠心腕橫紋上大小魚際之間,重按有酸麻感,為胃全息反應點。嚴重的積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空閒時間就可以幫寶寶揉一揉,對氣促、嘔脹、小腸寒氣等都有一定的效果,每次揉按3-5分鐘。

8.補鋅

寶寶為什麼會如此容易積食呢?因為孩子的腸胃免疫力太低啦,所以在給孩子做推拿的同時呢,家長是需要給孩子適當的補鋅來調節一下腸胃的免疫力的,所以家長是可以給孩子吃一些鋅硒寶片兒童來補鋅的,這個是比較適合孩子補鋅的噢,孩子多吃鋅硒寶片兒童來調節腸胃時間久了,自然積食的情況也是會出現少一些,家長一定是要堅持給孩子補鋅的。

操作時這五點需特別注意:

1.按摩力度要做到皮動肉不動,就是只有皮膚動,皮下的脂肪和肌肉是不動的。

2.腹部背部按摩需注意保暖,把手戳熱,可隔一件單衣進行,避免寶寶受涼。

3.推拿時注意先輕手法後重手法,先頭面,次上肢,再下肢,最後是胸腹腰背。

4.推拿時為了避免刮傷寶寶,記得洗手、剪指甲哦。

5.有媽媽說,手笨怎麼辦,哈哈,專業的小兒推拿機構能夠幫到您。

小編的分享就是這些,特別是一些新手媽媽要多學習一下的噢,記得給小編一個點心跟贊,關注小編每天都有驚喜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