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五險一金繳納成難點?多地可延期繳費,還可線上辦理

2020-02-05   sam的無聊日常

2020年開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席捲全國,牽動著每個國人的心。受疫情影響的復工安排及員工待遇問題,也給眾多企業人力資源工作者帶來了挑戰。

需線下辦理的業務受影響較大,五險一金就是其中之一。當前全國多地五險一金業務辦理時間及形式也有所調整,目前已有多個地區發布相關政策,提倡「網上辦」、「郵寄辦」,還有北京、南京等地允許「延期辦」。

關於疫情期間的五險一金繳納問題,有些地區都出台了社保公積金延期繳費政策,以北京為例:

政策出台後網上一片歡呼,但到底這個政策影響幾何?如何落地?企業如何理性選擇要不要去申請延期繳費?延期繳費有沒有風險?……

一、五險一金延期繳費相關配套事宜

企業延期繳費聽起來只是財務支付的一件事(甚至現在北京繳費普遍採取銀行劃帳托收,都不需要支付動作),實際上因延期繳費而造成的相關配套事宜非常之多。尤其是HR,務必高度重視:

(1)延期幾個月費用累積到一起合併補交,會給企業支付帶來較大衝擊,要提前跟財務溝通請款。

注意:當前五險一金繳費延期政策本質上只是緩繳,並不是免繳。不是免除繳費義務,而是形成了一種債務,需要規定時限到期之後償還。那麼,延長期間幾個月費用將會累積到一起,在補辦手續時合併繳納。

這實際上會給企業支付帶來了更大衝擊,HR一定要提前跟財務溝通請款。務必不能挪用,要保持帳上金額足夠。如果因為企業經營狀況惡化、資金鍊出現風險,這些延期費用到時就可能形成無法按時償付。

(2)增員、繳費可以事後補辦,減員一定要及時,避免退費和追款。

社保基金征繳延期問題倒不大,但是要說事後退費,手續會相對複雜。因為社保基金的支付有非常嚴格的規定,以避免基金流失。

按照現有文件,人社文件里提到的是「疫情期間,用人單位未按時辦理職工參保登記、繳費等業務」,醫保文件里提到的是「因受疫情影響,用人單位逾期辦理職工參保登記、繳費、在職轉退休等業務的」。

減員不及時歷來都是HR的一個痛。因為離職員工幾乎無法追款,而跟社保基金申請退費,也要經歷嚴格手續流程。

(3)延期繳費後續忘記補辦手續,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

延期繳費期間,企業屬於未及時或逾期的狀況,員工醫保卡帳戶不會正常如期劃帳,在醫保生育看病時需提前墊付,等將來補辦劃帳之後再手工報銷補支。如果在疫情解除後規定期間內(目前人社醫保是要求三個月內)及時辦理,那麼待遇可補支,年限可連續。

但是如果因HR離職或換人等原因後續忘記補辦手續,那麼企業仍然會負有社保欠費、滯納金等後果,而員工也會變為事實上的斷繳,直接影響到連續繳費個人權益記錄。

由於現在社保連續繳費年限已經成為買車買房、子女入學等公共政策掛鉤的關鍵性證明之一,確實影響很大,存在一定風險。


二、延期繳費的顯性收益到底有多大

目前網上一片歡呼,認為延期繳費政策是重大利好。我們作為HR,不能僅僅是憑感性做決策,跟老闆彙報之前,一定要科學理性地精算一下:

目前的基準利率是年度0.35%;如果五險一金繳費月度總額為100萬元,那麼1個月的利息收入是:1000000*0.35%/12≈291.67元。就算我們將這些錢用於理財,收益會高一些,也完全沒有想像的那麼誇張。

但是延期繳費並不僅僅是顯性收益,同時也會伴隨著隱性成本、不確定性風險和相關配套事宜。

綜上分析,延期繳費雖有短期利息收益,但也會有很多配套事宜,並伴有一定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