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風雲》到《紅海行動》,背後是中國海軍不為人知的神奇變身

2021-04-20     戰爭史

原標題:《甲午風雲》到《紅海行動》,背後是中國海軍不為人知的神奇變身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無授權禁轉

2018年一部全新的動作電影《紅海行動》在國內上映。電影的內容很熱血場面也很火爆,適合青年觀眾欣賞。下文是影片劇情簡介。

影片一開始就是在索馬利亞海域,我海軍特戰隊員在海上攔截了一艘被海盜劫持的貨輪。通過我軍戰士的不懈努力,終於解救出了人質並擊斃了貨輪上的海盜。但我軍方面也有一名戰士受傷,回到軍艦以後,這名戰士被替換了下來。此時,他們又接到了一個新的命令:紅海地區的一個叫伊維亞的國家內部發生動亂;極端組織和叛亂軍隊一起進攻了首都;軍艦接到命令改變航向去接應撤退當地華僑。

(漂亮的海報,但很少人知道:《紅海行動》背後是海軍的大力支持拍攝,從軍艦到人員還有經費,中國海軍出了錢。電影凸顯了愛國熱情和國際主義)

海軍特戰隊員立刻組織起一個8人小隊前往動亂地區(有一名新加入的狙擊手隊員)。特戰小隊的目標很明確,如果遇見惡意襲擊可以開火反擊,不然就儘量避免和敵對勢力交戰。特戰隊員和軍艦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停靠到該國碼頭,經過短暫的交火我軍成功接回大使館外交人員。

(憑藉《士兵突擊》走紅的張譯飾演小隊長,張涵予飾演艦長,電影可謂請到了名角。可見劇組用心良苦)

然而事情並不順利,就在我軍接送華僑撤退的關鍵時刻。該地區的極端組織綁架了中國人質,蛟龍小隊再次全副武裝出動營救人質。這次他們要深入極端組織的控制的腹地,不但要救出人質還要挫敗極端組織的陰謀。最後經歷過重重困難,蛟龍小隊付出一人犧牲數人受傷的代價以後終於順利完成任務返回軍艦。

(電影根據葉門撤僑行動拍攝。中國目前有海外利益存在,這些需要海軍的護航)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部電影的原型故事就是2015年3月-4月之間,葉門地區遭遇政局動盪。在亞丁灣護航的中國第19批海軍三艘軍艦立刻奉命前往該國撤僑。他們分5次將600多名中國公民和200多名外籍公民安全撤離。《紅海行動》就是根據這個事件改編,影片拍攝得到了中國海軍的大力支持。影片賺到30億票房,也成功地將愛國熱情、集體主義、英雄形象、國際主義融合一體。全面展示了中國海軍新時代全新的集體英雄形象。國家利益所在,軍艦的航跡也會隨之到達。

(早期我們拍攝過一些海軍電影,無一例外的反映了時代特徵。其實這些電影背後都是海軍的投資,電影宣傳的目的在於軍隊形象建設)

我國拍攝過一些海軍題材的故事片。比如最早期的《甲午風雲》,影片中的鄧世昌一句「撞沉吉野!」台詞讓人淚流滿面。後面還有《南海風雲》中的艦艇使用手榴彈和敵艦進行肉搏戰的劇情。現在又有《戰狼2》使用飛彈場景,《紅海行動》中的特戰小隊潛入敵境戰鬥劇情。一系列的電影故事,表現了中國海軍的發展壯大。電影也表現了中國民眾在新中國建立以後不但生活上有了質量的提高,也在國際上有了自信心和文化、政治制度的自信心。

從世界範圍來看,各國軍隊都很注意形象塑造。只是各自的角度、使命任務和建設水平,軍隊的關注點也不同。中國軍隊歷來注重紀律形象,所以老電影也凸顯了革命軍人的本色。蘇俄電影比較注重武力展示,所以有《解放》三部曲;美國佬喜歡全世界打仗,除了喜歡真人COS的「聯合軍演」還有著名電影《TOP GUN》;也有注重矇騙,比如日本人拍攝的《永遠的零》。

(蘇俄系列電影喜歡展示戰爭的宏大場面和武力形象,《解放》系列就是代表作)

(阿湯哥的《TOP GUN》今天看來只是青春偶像劇,實際上當年是美國海軍的徵兵宣傳片,那一年很多人踏破了海軍的門檻。因為它是美國海軍出錢拍的)

(日劇《永遠的零》自稱是反戰片,但它是一種欺騙蒙蔽大眾的作品:把自己塑造成也是戰爭受害者的形象有助於宣傳。作為政治鼓吹和不負二戰罪責的助攻,當時的日本首相大力推薦此片。不言而喻,日本政府才是背後的電影大佬)

時代在變,世界在不斷發展,軍隊的形象塑造也要與時俱進。現代戰爭也分「軟硬」兩方面實力展示,隨著新時代的發展,軟實力也變得越來越關鍵。軍隊形象就是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國軍隊重點工作的項目。

要想做好事情,就先準備好工具。電影就是塑造軍隊形象的利器。中國海軍一直走在新時代的前沿,要想講好海軍在新時代的故事,表達方式很重要。好的表達方式就是真實與藝術的結合,內容和形式,表達出來的觀念都可以在一部好的電影里有機結合。我們可以把海軍思想表達成觀眾想聽想看的;也可以把觀眾想看的想聽的拍成電影融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捕獲人心獲得認同。

(電影劇情要煽情,要塑造軍隊形象。人性高於一切,這就是美國大片的主旋律。它來源於二戰中一艘軍艦上的5兄弟一同殉國故事)

所以要研究不同階段的觀眾接受心理和習慣,肯定要有融通中外的概念,新的範疇和表達方式。國際社會的研究趣味點、利益交匯點、話題交匯點、情感的共鳴;既要把中國海軍對世界貢獻講出來,還要把觀眾喜歡的話題講出來;要有案例和細節;也要有思想和感情的互動。表達方式也要不斷創新,新時代的「國際范兒」和中國特色相結合,中國海軍的故事就能跨越民族、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深入人心。中國海軍的新形象能被國內外民眾所接受,《紅海行動》可謂是一次成功的探索。

(紅海行動電影跳出了中國舊的格局,和國際軌道結合,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嘗試)

(索馬利亞護航,中國海軍越來越多地參加國際事務。形象也在不斷改變,所以電影也不能老套,要和觀眾一起互動才行。要有國際范兒。)

眾所周知,中國軍隊是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國家利益的新長城。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近年來,中國海軍在索馬利亞護航,國際人道主義救援任務也越來越多,在世界上也獲得比較高榮譽稱讚。我國提倡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一個強大又繁榮的中國肯定能為世界和平作出積極和重要的貢獻。中國海軍正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也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可以這麼說,和電影劇情表現的一樣:中國海軍是和平秩序維護的堅定力量!參考資料《中國海軍政治宣傳局資料》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n4j7ngB9EJ7ZLmJPGi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