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案例:那是一位28歲的迪慶州女患者,身懷第二個孩子,之前一直有上腹部飽悶、隱痛等症狀,但以為是懷孕的正常反應,就只是自己買些胃藥緩解一下,等到孩子生下來後實在受不了了,才來到醫院就診,結果診斷為胃癌。
主任打開患者的腹腔時,才發現胃裡全部是病變,已經全腹轉移、失去手術治療機會,只能進行化療和腫瘤營養治療。2年後,這位患者離開了人世。
主任說,之所以一直忘不掉這位患者,一是她還那麼年輕就患上了胃癌,二是留下兩個懵懂的孩子很讓人心疼。最主要的是,如果這位患者在早期出現胃部不適時積極主動做個胃鏡檢查,就有可能避免最終的悲劇。
胃癌是所有消化道腫瘤中發病率最高的腫瘤,死亡率也位居第一,而且年輕化的趨勢日益明顯。要想及早發現胃癌,最直接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做胃鏡。
因為胃鏡從食道開始,進入胃和十二指腸,可以直視各處粘膜有無病變,對粘膜病變進行大致分析。發現問題還能夠直接取材,可以十分準確的進行早期診斷。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胃鏡檢查的重要性普遍認識不足。
這一方面是因為早期胃癌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人們即使出現胃部不適,一般也都當成胃病,自己買藥對付一下。另一方面則是人們對做胃鏡檢查始終懷有恐懼感,總覺得一根粗管子從嘴裡順著喉嚨塞到五臟六腑里,那種噎得要吐的感覺,實在是很可怕很痛苦。此外,檢查費用不低也是一個原因。
凡是出現反酸、燒心、飢餓痛、吃東西以後飽脹等有上腹部症狀的人,都應該做胃鏡進行篩查。
其次,有胃腸腫瘤家族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息肉、老潰瘍等病史,以及5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男性,也必須每半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愛吃燒烤、腌制食品的年輕人則需要每2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至於大家普遍存在的對做胃鏡的恐懼感,其實大可不必,因為現在使用的都是很細的纖維胃鏡,只要不緊張、儘量放鬆,只需3分鐘就能完成檢查,90%的人都是可以耐受普通胃鏡的。
很多醫生自己就定期做普通胃鏡,他們覺得完全可以忍受。即使太緊張,也可以做全麻胃鏡,那就更沒有什麼不適感了。從檢查費用方面來說,300多元做一次普通胃鏡,或者700多元做一次全麻胃鏡,可以換來半年乃至2年的心安,就算是對自己身體的健康投資吧。
要高度重視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查。研究表明,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後,胃癌的發生幾率可以下降39%,所以醫生和病人都必須高度重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工作中就經常都會遇到只做胃鏡,而不做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的病人,很多時候不得不敦促病人去做檢查,以便綜合診療。
此外,腫瘤標誌物對於胃癌的診斷來說,只是有一定價值的間接診斷指標,不能僅憑腫瘤標誌物的測定結果就下定論。而胃鏡檢查肉眼可見,取材可見,是可以直接診斷胃癌的。
由於胃鏡篩查的費用較高,無法納入單位的體檢範疇,只有通過預防醫學、社會宣教等多種方式,讓有早期症狀和有發病可能的人得到警醒,儘早來做胃鏡篩查,這樣才能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也才能讓遺憾少一點,希望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