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大設定造就最爛劇情,來聊聊一部經常飆車的成人向國漫

2021-04-01     阿正說動漫

原標題:宏大設定造就最爛劇情,來聊聊一部經常飆車的成人向國漫

宏大設定造就最爛劇情,來聊聊一部經常飆車的成人向國漫

對於科幻向,末世向的作品來說,往往需要宏大的世界觀予以支持,然後再配合上跌宕起伏的劇情,這樣才能給人帶來震撼感和代入感。

然而有這樣一部國漫,空有著宏大的設定卻沒能講出一個好故事,最終造就了自己的差評與爛尾,實在是讓人痛惜。

而今天,我就來仔細的為大家介紹和剖析一下這部作品,來看看它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雙月之城》

(又名龍吟滄海)

01

人類存亡+末世題材+星系戰爭=?

故事發生一個名為「雙月之城」的地方。

在這個世界觀中,地球隨著人類的改造與破壞逐漸喪失了原本生機勃勃的面貌,人類也因此逐漸離開了家園,定居在了原本是衛星的素月和玄月上。

可在西曆2143年,由於審查團事件(統治層內鬥),導致了MDP (玄月開發局)與地球圈聯合艦隊之間發生了武裝衝突。

這場戰爭使得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僅失去了99.16%的人口,而且嚴重的破壞了地球地表,倖存下來的人類被迫移民到宇宙中。

可資源和生存空間始終是有限的,在爭奪資源的較量中,玄月上的新月市藉助人工智慧技術方面的優勢迅速地崛起,逐漸成為了一座倖存者們嚮往的最後的伊甸園。

然而這個寧靜港灣里卻潛藏著洶湧的暗流,當不同境遇的人們聚集這個伊甸園的時候,擁有著不同立場與不同價值觀的人們產生了分歧。

也正是這時,與素月政府長期合作的準軍事組織「地球復興會」玄月分部接到了竊取蜂巢公司機密的特別任務。

圍繞著地球復興會的骨幹趙龍海,以及新月市的警探計含光等人,半個世紀前那個不為人知的陰謀也逐漸浮出了水面……

02

罕見的末世題材雙男主動畫

或許講了那麼多,你的腦海里仍然沒有建立起對於雙月之城的概念。

其實如果將他們簡化,你可以大致的理解為兩伊戰爭中的伊拉克和伊朗(玄月與素月),它們彼此間是敵對關係,並且爆發過一場激烈的戰爭,但最後二者誰也無法奈何誰,因此最終簽署了和平協定,並保持著冷戰的狀態。

就科技樹來說,雙月之城大致處於「宇航文明」的時代,人類已經突破了航天技術並可以自由的在宇宙中遊蕩(但沒有蟲洞的設定)

動力上已經實現了可控核聚變,因此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能源問題。

至於人類的生活則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韓國,經濟生活被大型科技公司(財閥)所壟斷,政府政策也受到它們的牽制;

但由於強大暴力組織的存在,人們不太擔心生命和財產安全,只是想努力的賺錢,或者說獲取更高的社會地位,因此整個社會還是趨於穩定與和平。

而我們的兩位男主,則正是這種社會背景下的產物。

一個名叫計含光,作為新月市的警員,他十分勇敢也非常的有責任心;

但同時又由於自己的年輕氣盛過於冒失,但整體來說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人。

而另一個男主趙龍海則與計含光有著很大的差異,身為素月上地球復興會的骨幹,他成熟穩重,講究情義,因此非常具有個人魅力,是天然的領袖。

不過這只是一種很籠統的概括罷了,因為性格這種東西是需要通過事件或者說劇情來體現的;

雖然我很想講一講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來仔細的剖析他們的性格和背後的故事。

但很可惜,製作方並沒有給我這樣的機會。

03

你知道「八條故事線」是什麼概念嗎?

雙月之城是一個國產的3D動畫,因此並不是日本動畫標準的24分鐘格式。

一般來說一集在14分鐘左右,然後前情提要3分鐘,結尾的ED又要占2分鐘,均集只有10分鐘不到的時間。

整個的集數也只有13集,換句話說,整個動畫的時長也就只有大約兩個小時。

也正是因此,原作內容實在太少,在避免劇透的情況下(稍微講講劇情就都劇透了),所以我只能宏觀的來講講故事到底講了哪些內容。

比如第一集講講設定,男主計含光遭遇敵襲,over。

第二集引出了天穹科技的董事會主席「莉蓮·辛德」,或許是本作的女主,看起來非常之NB,但很可惜除了開開車其他什麼也沒做,又over。

第三集則回到了計含光的視角,講他維護了社會的治安;

然後引出了另一個花花公子,順道又開了一波車,再over。

第四集則終於輪到了趙龍海登場,然後凹了凹造型聊了聊天便結束了;

隨即又又又回到了計含光的視角,繼續維護社會治安,over。

然後便是第五集,繼續的引出新人物雙馬尾小蘿莉,再然後是第六、第七、第八……

雖然越到後面,隨著世界觀的展開和越來越多人物的登場,我們逐漸的了解到了雙月之城的全貌。

但很可惜以上也僅僅只是展開而已,因為故事在介紹完人物之後便戛然而止了,並且最終成為了一個有生之年,至今沒有下一季的消息……

04

部分國創的頑疾與通病

在前文中,我曾經提到了《雙月之城》整部動畫加起來只有大約120分鐘。

可就在這短短的兩個小時之內,製作方卻喪心病狂的加入了男主線、叛軍線、移民線、黑客線、蜂巢線等等將近八條故事線。

雖然這麼多故事線給了人無限的遐想空間,但是要知道遐想歸遐想,一切人物的塑造都是需要劇情予以支持的,光是遐想有什麼用呢?

或者說,即使用理性的角度來分析問題,《雙月之城》的這種安排也是不合理的,因為任何動畫都是需要主線劇情的。

缺乏主線劇情的動畫很容易讓觀眾霧裡看花,讓整個動畫變成流水帳一樣,這樣對於整個動畫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如果把這種「病狀」發散到整個國漫上,可以看到這甚至是相當多國漫的通病。

《超神學院》受限於種種原因、譬如可能的侵權風波、製作方的經費壓力、尤其是兩位導演的意見不統一和反覆橫跳等,導致其劇情改了又改,重製完又重製.

最終以寫死三大女王(鶴熙可能未死)收尾,讓人非常惋惜。

(PS:《超神學院》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限於篇幅,有興趣的可自行搜索了解。)

《魁拔》則受限於叫好不叫座,以及過少的劇情撐不起龐大的世界觀,還有主創人員的離世等問題,其發展道路也是一波三折。

還有我曾經看過的《血色蒼穹》、《夢塔·雪迷城》,以及《納米核心》等作品,都是開了一個好頭,然後越做越差,最終空留遺憾。

不過說一千道一萬,它們的結果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爛尾」。(結尾讓觀眾失望或者沒後續都算爛尾)

其發生爛尾的根本原因也是相同的,那就是「製作組對於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作品,想要做出來什麼樣的作品缺乏清醒認識」

一方面,他們有夢想,他們野心勃勃,他們傾注全力,他們希望塑造一個宏大的世界觀,然後塑造一個又一個吸引觀眾的人物,讓觀眾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但另一方面,他們的想法卻始終不夠堅定和統一(《超神學院》這一點最為明顯)。

他們只捏著有限的經費和有限的時間,卻想著做出各方面都令人滿意的作品;

他們只有著對於作品的初步計劃,卻缺乏宏觀的認知以及商業層面的思考。

或者說的再直白一點,他們沒有一個寫「完美劇本」的能力,也缺乏把握完美故事的能力,卻開了一個需要完美發揮才能最終通關的副本,最終只能空留遺憾。

(PS:我對秦時明月真的沒啥意見,就是這個農家樂有點……)

做動畫,最重要的是「劇情+人物+畫面」,三者缺一不可,你可以用畫面的出彩來彌補劇情的不足。

但動畫的風評永遠講究個「木桶效應」,劇情實在太差,動畫也很難收穫成功。

(PS:刺客伍六七的廣受好評便是很好的例子)

或者退一萬步來說,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去做一部動畫,僅僅是因為劇情不夠好而拖了後腿,這實在有點太過可惜。

所以還是希望國創人員能夠清醒的認識這一點,做出更多更好的國產動畫吧~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feijXgB9wjdwRpvEWk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