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正式完結!「令和第一高達」表現如何?

2023-01-20     阿正說動漫

原標題:第一季正式完結!「令和第一高達」表現如何?

第一季正式完結!「令和第一高達」表現如何?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里,《水星的魔女》那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結局毫無疑問是各大二次元論壇討論度最高的話題之一。

有些讀者可能和我一樣,完完整整地追完了《水魔》,然後在聽完最後一集的ED後被「染血的小狸貓」整得目瞪口呆。

即使沒看《水魔》的讀者,逛個論壇qq群就能看到一堆吊圖和缺德段子,對這結局差不多也了解了個七七八八。

值得注意的是,《水魔》在連載過程中停更過兩周。如果沒有這兩周的停更,最後一集就會在去年的聖誕節當天播出。

要不是這兩周停更,以後高達的粉絲過聖誕節的時候,就又多了道跨不過去的坎:之前只有敬巴尼的酒,現在又得多個「高達拍番茄」。

「高達過家家」、「水星花園」、「生日快樂」、「來自深空」……

自開播以來,《水魔》這部高達的風評一直都褒貶不一。在風評的起起落落中,《水魔》迎來了它第一季的結局。

今天,就讓我帶大家來看看,這部由大河內一樓執導的「令和第一高達」表現如何呢?

在評價《水魔》的劇情、人物塑造這些故事性要素之前,首先,我想說《水魔》是一部成功的商業動畫。

風評起起落落、褒貶不一,正是其高熱度的最佳證明。

作為一部完全原創的作品,《水魔》的熱度吃不到原作加成,頂多只是吃到了「高達」IP。不管大河內整的是好活還是爛活,至少他有勾起觀眾興趣的能耐。

《水魔》為什麼在觀眾群體中存在感這麼強?為什麼能將路人觀眾對高達的印象從「火星的魔男」掰成「水星的魔女」?

首先,這要歸功於大河內的劇本功底,更具體地說,是他「斷章」的功力。

對一部連載的TV動畫來說,尤其是一部劇情完全無法預測的原創動畫來說,每一集的斷章是個技術活。

斷得好,就能吊足觀眾的胃口,讓觀眾看完一集還想看下一集,牢牢地栓住觀眾的心。

而《水魔》的每一集結尾,基本都是頂級斷章。

我以我個人印象最深的第三集為例。在這一集的最後,女主小狸貓第二次在決鬥中擊敗了挑染哥古爾,決鬥結果塵埃落定。

然後,在決鬥後的交流中,挑染哥當場跪地求婚,劇情到此戛然而止。

作為一集的結尾,首先得把這一集拋出來的主要問題解決掉。對於第三集來說,這個主要問題就是「小狸貓和挑染哥的決鬥」。

如果把這個問題的答案都留待下回分解,那觀眾就不會滿懷期待地看下去了,只會感覺這編劇沒活了。

解決主要問題的同時,順理成章地丟出一個懸念,留待下回分解,這才是正確的斷章姿勢。

除了斷章功底之外,大河內也很懂如何把控劇情節奏。

剛開始用近乎喜劇化的方式展開——水星土妹子進入校園,靠著一台高達在決鬥中大殺四方,各方大佬紛紛求婚。

在一片看樂子的氛圍中,觀眾也看清楚了,這所謂的學院就是大企業的角力場,地球勢力也初現端倪。

這時候,大河內才圖窮匕見,讓「生日快樂歌」成為無數觀眾的夢魘。捅了螢幕外的觀眾之後,大河內也不放過螢幕里對此還一無所知的小狸貓。

把這個土妹子丟進她最不擅長的名利場,被壞男人騙,被大公司高管套路,被當成魔女審判。

此時觀眾和主角面臨的壓力都到達了峰值,大河內這才安排米米帥氣救場,讓觀眾懸著的心放下來。

這一安排,既象徵著一段「和平期」的開始——米米、狸貓和地球宿舍的眾人一起搞創業。

也一波確立了米米的地位——在伊蘭四號的篇章里,米米和狸貓的感情線一直被壓了一頭,這下算是徹底坐實了米米「正宮」(監護人)的位置。

在這段溫馨和平的日常結束之後,故事就開始急轉直下,一路狂奔到鮮血的終末。

順了一遍劇情之後,我們不難看出,大河內的劇情推進完美符合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規律。

讓觀眾看個樂的日常與牽動觀眾心緒的危機交相推進,做到了張弛有度。

漂亮的斷章,跌宕起伏的劇情推進,這兩點保證了《水魔》優秀的追番體驗。

當然,抓住觀眾的不止是跌宕起伏的劇情,還有大河內精心設計的各種噱頭。

前期「水星花園」戀愛喜劇般的展開,中場「陰間生日快樂歌」帶來的震撼,後期米米和小狸貓之間感情線的紮實推進……

《水魔》這12集,基本每集都有爆點,都有能夠激起觀眾討論的話題。

這些爆點中,有釣路人觀眾入坑的——例如第一集米米站在高達上和小狸貓「私定終身」。不得不說,「輕百」就是近些年來最吃得開的元素之一。

除了這種「踩得分點」式的標籤外,《水魔》也不乏一些本身就極具衝擊力、讓人過目難忘的展開。

例如在宇宙中幻化為女鬼的浮游炮,米米為了救狸貓當場成立公司拉投資,「高達公司」的便宜PV,以及最後一集不得不品鑑的那一掌。

也有釣UC老粉的——被處決的伊蘭複製人編號是4號,大河內絕對是有意這麼設計的,就為了讓看過《Z高達》的老粉再被暴擊一次。

最後一集,風靈高達的存放位置是78號機庫,熟悉UC《高達》的觀眾對這個數都不會陌生。

小狸貓跌跌撞撞地趕往78號機庫尋找風靈,劇情也一路奔著RX-78時代的「黑富野」風格去了。

最讓我這個UC老狗狂喜的,莫過於最後一集中交戰雙方的公頻互噴。

宇宙人指責地球人使用實彈是在污染宇宙,而地球人反諷道「把地球污染了之後就跑路的你們有什麼資格這麼說」。

不得不說,這兩句互噴簡直太有UC的味道了。

夸完《水魔》的優點,我想再來和大家聊聊,我所看到的《水魔》的問題。

《水魔》開播前的宣傳之一,就是「第一部以女性為主角的高達」。可是,在這第一季12集的故事裡,女主小狸貓幾乎沒有任何人物成長。

小狸貓一直都是第一集的樣子——輕微社恐,容易被騙,對他人的示好沒有招架之力,但是武力值超高。

最令我繃不住的,莫過於她在舞會上被壞男人伊蘭本體騙到聚光燈下,然後被「姬頭四」套話審問之後的表現。

小狸貓被套話、被騙,這些我都能理解,畢竟城裡套路深。但是當著那麼多人的面喊媽媽求救,是不是太丟人了?

以前高達粉絲都笑夏亞是媽寶,現在我看這媽寶的位置可以易主咯。

最樂的是,這小狸貓不僅媽寶,還容易撒手沒——米米成立了公司,給她解了圍。為了維持公司運營,米米有段時間忙得腳不著地,疏於與她的交流。

結果小狸貓居然就自顧自地以為,她對米米來說並不重要。甚至還因此產生了自卑情緒。

從始至終,小狸貓都像她的「媽媽」,被觀眾戲稱為「狸明卿」的野心家手裡的棋子。

媽媽要她往東,她就不會往西,媽媽說啥她信啥。懟地球的魔女的時候,嘴裡說的也是「你媽媽沒有教過你嗎」。

只能說,希望小狸貓在第二季可以支棱起來。希望米米(或許還有挑染哥?)能夠引導她成為真正的、具有自由意志的人。

在第一季的12集裡,米米和挑染哥的人物成長弧光更加明顯。

在狸貓媽的冷嘲熱諷下,米米認清了一個事實:從出生開始,她就因父親的地位而享有特權。堅決不向父親求助,不過是一種無用的逞強罷了。

米米拋棄了無用的自尊,「向前進了一步」。她也確實得到了兩個東西:收穫了狸貓的友情(情感性質待定),還有與父親的和解。

而挑染哥就比較慘——儘管他第一集表現得比較下頭,不過,一路輸成搞笑人物之後,他反而在低谷一路掙觀眾好感。

可惜的是,挑染哥「向前進一步」卻釀成了悲劇。他像英雄一樣「搶高達」,為了小狸貓的安危出擊。

然而,命運卻將他的父親送到了他臉上。他的英雄主義行為,最終導向了俄狄浦斯式的悲劇。

《水魔》的另一個缺陷,是最後一集的收尾。

作為這一季的結尾,大河內最後一次斷章卻將所有的問題留待下回分解。

暴露身份的妮卡姐,太空漂流的挑染哥,重新認識彼此的狸貓和米米。大河內讓這三條線都懸在半空中,他們的安危問題都沒能完全解決。

我承認,這麼做確實吊胃口,確實很有噱頭。我現在就想跳到今年4月,看《水魔》的第二季。

但這種收尾方式,喚起了我不好的回憶——大名鼎鼎的《Aldnoah Zero》第一季也是這麼收尾的。

伊奈帆和公主都挨了一槍,第一季戛然而止。所有人的命運都懸在半空中。

這種收尾方式,就讓我不得不擔心一件事情:大河內後面還有活嗎?是不是要準備整爛活了,所以就提前拉滿噱頭吊足胃口,把熱度提前兌現了。

觀察大河內的「既往病史」,他在後半段犯大病也不是什麼稀奇事情了。

雖然我對《水魔》後續的展開謹慎不看好,但是,我還是會向我身邊的朋友推薦這部作品。

在我看來,《水魔》之於高達,正如《build》之於假面騎士,這部作品非常適合作為「入坑作」。

《水魔》首先是一部能夠討好多數當代觀眾的動畫,多數觀眾都能在追番/補番過程中獲得快樂。

同時,大河內想要表達的東西,也絕不是什麼校園生活、戀愛喜劇。《水魔》有著高達系列一以貫之的嚴肅敘事。

當然了,大河內會不會在這個表達上翻車,這我可就說不準了。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大河內真的翻車了,他翻車的過程也能讓人看個樂,有些人翻車,就只會給觀眾喂屎

從「帶給觀眾的樂趣」這一點上來說,大河內已經可以碾壓業界80%的平庸之輩。可以說,這是一部追了就絕對不會虧的動畫。

身為富野由悠季親傳弟子的大河內一樓,能否在令和時代重鑄高達系列的榮光?

不妨和我一起,在今年4月共同見證這個答案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4d76d14aca501a188ba6cdcef4795b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