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古鎮地處無錫市西、錫山與惠山的東北坡麓,距市中心僅2.5公里,京杭大運河緊靠其北流經。無錫史前文化距今已4000餘年,有錫山先民施墩遺址。山古祠堂群引起了全國的關注,惠山古鎮被認為是無錫市現存的唯一具有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資格條件的項目。
古鎮以地理位置獨特、自然環境優美、古祠堂群密集分布為特色,是無錫老街坊風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區。
其中一氣呵成的「惠」字,細觀竟有「十里連心」的含義,從中反映出古代儒家中庸、和諧的思想意境。
惠山古鎮由南北走向的橫街和東西走向的直街(繡嶂街)圍成;直街的東端有寫著「惠山古鎮」四個大字的古鎮大照壁,正面鑲有集朱熹墨寶而成的「惠山古鎮」四個大字,每字1.6米見方,字體剛毅雄特、沉深古雅。
橫街的北端,即惠錢路與通惠西路的交匯處是售票點,進入古鎮免費,只有參觀一些小景點才需要門票。
惠山古鎮景區文物古蹟眾多、山水林泉俱佳。有風景名勝景點200多處,有古街、古園、古寺、古泉、古書院、古詩社、古祠堂等多種傳統文化資源,時跨數千年歷史。所謂唐宋元明清,自古說到今。其中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23個44處,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和無錫人民精神家園之稱。
惠山古鎮景區自古以江南第一山,錫山晴雲、勝地名泉而聞名於世,風景資源獨特燦爛。歷代文人雅士來惠山品泉憑弔,尋古探幽;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七巡惠山,留下了無數瑰麗詩篇和軼事佳話。蘇軾「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乾隆「惟惠山幽雅閒靜」是這個景區最精彩的推介詞和文化名片。
惠山古鎮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文化底蘊豐厚,號稱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
一、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無錫城西惠山古鎮景區,地處錫惠山麓,江南運河之畔,由繡璋街、秦園街和寺塘涇河兩側的上、下河塘圍合而成,傍及聽松坊街區,面積0.3平方公里,為首批江蘇省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其中「惠山老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明代歌謠云:「惠山街,五里長;踏花歸,滿鞋香。」惠山自古都是著名的游賞之地,具有山麓水鄉古鎮淳樸風貌,悠久歷史可上溯到南北朝時期,以比鄰而築、數量百餘、明清以來的祠堂建築群和花園而著稱,彰顯禮義廉恥、賢良忠節的祠堂人物,發源於此的國家級非遺惠山泥人,省級非遺惠山廟會、惠山油酥等文化名片,任您穿越歷史煙塵,流連尋常巷陌;感受鄉風民俗,品讀無錫故事。
二、文物古蹟區
緊鄰歷史文化街區,遊覽面積約0.05平方公里,包括惠山寺廟園林、天下第二泉及庭院、寄暢園、二泉書院、碧山吟社、華孝子祠、愚公谷等景點群,薈萃唐宋元明清至今的名勝古蹟和文化遺產,展示寺廟文化、茶泉文化、古典園林、書院文化、祠堂文化等多種文化形態,是文人雅士、帝王將相流連忘返的勝地,也是惠山古鎮景區的核心和精華。
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公布惠山古鎮祠堂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錫惠名勝區
與文物古蹟區和歷史文化街區相鄰,遊覽面積0.15平方公里。包括錫山、映山湖、中國杜鵑園、阿炳墓園、吳文化福壽天地、九龍壁、錫山先民遺址、龍光寺、龍光塔、遊樂園、索道、划船、茶室等景點和遊樂休閒設施,大片的疏林草坪,點綴于山林間的名勝讓你在休閒中放鬆心情,領略園林之美。
四、山林保護區
面積約2.8平方公里,主要景點包括春申澗、春申君飲馬處、春申澗牌坊、臥雲石、南泉、雲泉亭、繡璋亭、東坡題刻、棋盤石、仙人腳印、頭茅峰、索道覽月觀光平台等景點與旅遊休閒設施,大片的山林,奇石及流泉。登上山頂,俯瞰無錫都市風光,眺望太湖煙波,體驗林壑之美,感悟宋代詩人蘇軾「石路縈迴九龍脊,水光翻動五湖天」的意境和神韻。
惠山古鎮以古樸舊貌迎接中外遊客。經過惠山古鎮辦的努力,惠山古鎮入口廣場已基本修繕,並增加了西神廣場、關刀河、牌坊群、錫山余脈延伸等旅遊景觀看點。
惠山古鎮里的桂花樹,分布範圍較廣,而且大多數樹木的年齡在百歲之上,移步換景的時候,抬頭就能遇見一棵桂花樹。所以即便還沒有進入景區的核心,老遠就能聞到桂花的香味。但古鎮上桂花樹最密集的地方,有三處,分別為寄暢園、二泉書院和愚公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