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確診懷孕了,恨不得馬上告訴爸媽,讓老人家也跟著樂呵樂呵,這一告不要緊,媽媽秒變王勝男碎碎念發作,告誡你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的,關鍵有些說法聽都沒聽過,想左耳進右耳出,但卻發現真的很戳痛點。
試問有誰不想讓自家寶寶,皮膚白白,眼睛大大的,身體健康的,生個高顏值的天使寶寶,那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啊!
想懷了孕還佛系,對一切都不關心,那是不可能的。對孩子好的事,一定是特別較真的,但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必須辨別這些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孕期多吃柑橘,寶寶會得黃疸
大量食用柑橘和胡蘿蔔,大量胡蘿蔔素進入血液,便會引起胡蘿蔔素血症,會引起手、足或者全身變黃的症狀,老人們的說法為「橘子病」,在醫學上稱為「胡蘿蔔素血症」。因此,孕婦生下孩子有黃疸,人們就會認為孕婦吃柑橘導致的。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的、母乳性的、溶血性的,這三種都跟吃橘子沒有關係,尤其是第一種,跟新生兒的特殊體質有關,一般在出生的2-3天出現,4-6天是高峰期,7-10天就會消退,病理性的黃疸持續時間比較長,需要就醫,跟新生兒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以及新生兒膽汁排泄障礙有關。
孕期多吃醬油,寶寶皮膚會黑
夫妻倆皮膚都黑,生怕孩子也黑,又聽說孕期多吃醬油醋黑米等黑色食物,寶寶會更黑,於是孕期嚴格控制不吃黑色食物,最後生出來寶寶依舊很黑。其實吧,孩子黑不黑,跟黑色食物真沒什麼關係。
之所以會有孕期吃醬油等黑色食物會讓胎寶寶皮膚變黑的言論,主要是人們把黑色色素誤以為是黑色素。黑色素才是真正對人體膚色有影響的,但醬油等的顏色則不是,而且不僅不會被人體吸收,更不會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重要的是醬油的成分也不會改變人體皮膚的光敏感功能,所以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孕期多喝牛奶,孩子會變白
對於夫妻雙方都很黑的父母而言,自知孩子不會白到發光,但聽到多喝牛奶能變白,還是不自覺的想去嘗試。
但目前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喝牛奶能夠變白。胎兒的皮膚顏色受父母遺傳基因影響,與孕期的飲食關係不大。父母皮膚白,寶寶的皮膚就會比較白。同時,膚色也與寶寶後天的生活環境有關係,如光線照射強烈,皮膚就容易變黑。
懷孕期間,孕媽所吃的食物,並未被證實對胎寶寶膚色有直接的作用。建議准媽媽多吃牛奶、蘋果等白色食物,是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利於准媽媽、胎寶寶健康,而不是要把寶寶的皮膚吃白。
孕媽愛吃辣椒,寶寶會長濕疹
對於四川重慶的孕媽來說,孕期照常吃辣椒,也沒見寶寶起濕疹的幾率比其他地方高呀。而且有的孕媽完全不吃辣,寶寶生下來有濕疹的也很多。
寶寶身上出濕疹了,我們首先要考慮到寶寶是不是對某種食物產生不耐受,母乳和奶粉,添加輔食寶寶,我們要考慮是不是對牛奶,雞蛋這些產生了不耐受。
如果排除食物不耐受,就要考慮是否遺傳到父母的易過敏體質,孩子免疫力差等原因。
雖然寶寶濕疹跟孕期吃辣椒沒啥關聯,但也不能吃過多辛辣刺激的食物。胎盤的過濾作用畢竟有限,每天適量吃辣不要緊,但過量吃辣椒對寶寶的健康多少會有不利的影響。
孕期多吃葡萄,孩子眼睛又圓又大
這個說法聽得最多,但卻最不現實。孕期吃葡萄,孩子眼睛又大又圓,這是老人們的一種美好期望,典型的以形補形,已經脫離開任何的醫學科學範疇。
從醫學上講,寶寶的眼睛大小是和遺傳基因有關的,若是父母雙方都是大眼睛,那麼寶寶出生後眼睛也比較大的。
吃葡萄雖然不能使眼睛又圓又大,但孕期吃葡萄對胎兒的眼睛也是有好處的,葡萄中的花青素能夠促進眼睛周邊細胞的循環,有效的改善寶寶視力。
孕媽吃葡萄也可以有效緩解孕吐、改善貧血,但值得注意的是,葡萄是含糖量比較高的一種水果,如果食用太多可能造成寶媽出現妊娠期高血糖。
所以,要想生個漂亮的寶寶,全靠基因來撐場,但,要想生個健康的寶寶,孕媽定要吃對,切忌聽信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