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即將過去,原來Ta才是你最該懟的人

2019-12-15     麥穗小魚

文/麥穗小魚

題記:

有人說,如今我們生活在「懟人」的年代裡,見到任何不順心的人,不如意的事都想懟一下。特別是有些「憤青」逮誰懟誰,似乎懟人能給自己帶來一絲快感,一抹安慰。所以,當下出現了一種怪現象——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喜歡懟人。他們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倒是有點像精緻的「害人害己主義者」。

古人云:「三省吾身」,細細想來這一年匆匆如流水,好像我們都活成了那個「李誕真香」。很多人都曾在年初立放出了狠話,比如:今年一定要好好鍛鍊,努力減肥;今年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負韶華;今年一定要好好學習,力爭考研上岸;今年一定要多讀讀書,充實自己;今年一定不再沉迷網遊,好好生活......。可是,2019年馬上就要過去,曾經立下的誓言真正實現的卻寥寥無幾。那些說過的「狠話」,如今看來很多都成了笑話。

所以,這一年我們懟過天,懟過地,懟過空氣,好像就沒懟過自己。今天,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好好懟懟自己!

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海明威在《真實的高貴》中講到:「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但是,很多人不以為然,總是習慣了和別人比較。比相貌、比身材、比家境、比孩子、比地位、比財富等等,幾乎無一不比。

比較的結果無非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優於別人,一種是別人優於自己。前者讓我們身心愉悅,甚至往往會得意忘形;後者責令我們鬱鬱寡歡,甚至燃起嫉恨之火。

比來比去,不管是哪種結果,都或多或少地讓我們在跟人比較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弄丟了自己。有句話說,「人生的美好,在於保持自我。」但是,保持自我不是讓你躺倒不幹,停滯不前。而是說生活中沒必要左顧右盼,只有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才不枉此生。

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那是犧牲了安逸換來的;不要羨慕別人的才華,那是背後的努力換來的;不要羨慕別人的成熟,那是經歷與滄桑換來的。可以欣賞,但不要嫉妒,因為那都是別人應該得到的。

我覺得,人生莫過做好三件事:

  • 一是,知道如何選擇。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總有一條是最適合自己的。根據自己的興趣愛號和特長尋找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一定會品嘗到成功的滋味。在向人生目標靠近的過程中,切忌左顧右盼,更莫貪多求快,不要誤入亂花迷了眼;
  • 二是,明白如何堅持。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熬過了許許多多個不為人知的黑夜。好走的路上景色少,人稀的途中困苦多,切勿隨意盲從,一味跟風,堅守這一刻,才能看到下一刻風景。正如馬雲所言:「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是後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這句話充分地說明了堅持的重要性,成功永遠屬於篤行和勇毅的人;

  • 三是,懂得如何放棄。人生的道路就是一張無止境的答卷,你總會經歷不同的單選題,在眼前一個個ABCD中,你只能選擇一個,放棄其他的。學會放棄,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程,古今成大事業者從來都不會只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懂得如何放棄。屬於你的終究有限,放棄繁星,才能收穫黎明。放棄看上去是懦弱、膽怯的一種表現,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放棄也不例外。放棄是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回報,實則是一種積極態度,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只有學會了放棄,才能卸下人生的包袱,輕裝上陣。

微笑的背後是心酸,成功的背後是堅毅

生活,簡簡單單的兩個字。

倒出的卻是人間百味,嘗盡的卻是酸甜苦辣。多少人,滿面春風,實際上都是偽裝的心酸;多少人,一路奔波,實際上都是故作的堅強。生活的G點,或許很多人一輩子都找不到,只是在偽裝高潮。但,這就是生活。

當前,有一個怪現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年輕人在養生,中年人在奔波,老年人在拚命。整個生活狀態都顛倒了,當我們把「佛系」的標籤帶到自己身上時,便離人生更加寬廣的風景漸行漸遠了。

誠然,慾望太滿的人終將被慾望所吞噬。但是,毫無慾望和鬥志的人,折射的恰是自身的無能。看透了世界的悲涼,認清了人心的冷暖,並不意味著我們天天來個「葛優躺」,事事追求順其自然。

有句話說,真正的順其自然是竭盡全力後的不強求,而非兩手一攤的不作為。雖然,我們很多人都被命運不停地開著玩笑;但是,我們自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人生最清晰的腳印往往印在最泥濘的路上。

高爾基在《時鐘》里寫到:

「世上再也沒有比時鐘更加冷漠的東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盡情地摘取青春幻夢的花朵的時刻,它都是同樣分秒不差地滴答著。」

人生百年,幾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時間悠悠無邊;猛回首,方知生命揮手瞬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孔子的感慨;「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這是詩人的傾訴。

時間是最平等的,它不偏不倚。無論你富有或貧窮、高貴或平凡,時間都不會慷慨的多給你一分,也不會吝嗇的少給你一秒。

時間也是最珍貴的,它如水一樣靜靜地流淌著,一去不復返。珍惜也好,蹉跎也罷,最終在人生的答卷上有人寫下了驕傲,有人寫滿了悔悟。

每到年末,我們習慣於總結這一年來都乾了些什麼,有些人洋洋洒洒幾千字,自豪地說「今年我過的很充實,想做的事都盡力去做了」;有些人提起筆卻無從寫起,心中滿是後悔「這一年我好像什麼都沒幹,每天就像個木偶得過且過」。

日升日落,花謝花開。時間就這樣一點一滴地過去,帶走了你和我的青春與激情;

花開花謝,人無少年。你的慵懶最終將會害了自己,明天的成功源於今天的努力。

「今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時常聽到一些人說:「從明天開始,我要怎樣怎樣……」、「急什麼,明天再……」時光勿勿,只爭朝夕。別再辜負自己的青春,因為,終將有一天,你的人生會停留在今天,美好的理想會被帶進墳墓。

時間用它刻薄的方式告誡我們:縱然你容顏易老,時間也不會為你多停留一秒;即便你悔恨萬千,時間也不會讓你重新來過。

畢竟,對未來最大的慷慨,就是把所有的努力獻給現在。

不去認真地年輕,哪有資本認真地老去

作家三毛說過:

「沒來得及認真地年輕,待我醒悟過來時只能選擇認真地老去。」

從這句話里,我讀出了生活的淒涼和對人生的不甘。其實,不去認真地年輕,哪有資本認真地老去!

哈佛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人這一輩子只有七次機會,這七次機會將決定你的人生走向。25歲開始出現,平均七年出現一次,75歲以後就不會有什麼機會了。第一次太年輕、最後一次太老,都不易抓住。期間不小心錯過兩次,所以實際上只有三次機會。」

可悲的是,這僅剩的三次機會,很多人也抓不住。不是在「再等等」中漏掉了,就是在「差不多」中浪費了。好多時候,我們連折騰一下的心都沒有了,更別說對自己狠一點。

現實生活中,總有這樣一群人,凡事都是「差不多就行,沒人管你做的好壞」、「不必太較真,想開點」......。這些「差不多先生」看似瀟洒豁達,實際上是得過且過。其實,細細想來如果凡事都抱著「差不多」的心態,那你這一輩子也就真的差不多了。

《奇葩說》導師李誕曾說過:「人間不值得。」這句話被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拿來當座右銘。似乎遇到所有困難和挫折,都可以拿這句話來聊以自慰。可是,這難道不是無能的體現嗎?更何況李誕還說過:「做廢物是極需要天賦的,我們普通人只配好好活著。

我們常常對著理想高談闊論,生活卻過得一塌糊塗。說白了,理想不過是現實的遮羞布。縱然你把理想描繪的再如夢如幻,如果不付諸行動,那它終究只是七彩泡泡,經不起陽光的照射,更經不起風吹雨打。

一如周立波所言:「未來總在想像中變得清晰,卻又在現實中變得模糊。」用心地過好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天,才是擁抱理想的最好方式。

有人說:越努力越幸運。

幸運一直以來都是努力的附屬品。很多時候,我們只顧著羨慕別人的精彩和好運氣,卻時常忽略了成功背後是他們曾付出過的那些異於常人的努力。

沒有誰是靠著運氣登上人生巔峰的,他們都在一個個不為人知的夜裡燃起焯照前行的燈光。如果雨後泥濘的道路你走都不想走,又哪裡會見到彩虹。所有的成功,身後一定留下過一串泥濘的腳印!

作家喬葉說過這樣一句話:

「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

別怪這個社會無情,也別怨人心難測。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

生活,就是用凌亂的腳步跳著只屬於自己的華爾茲。

雖然,舞姿不美。但是,你認真的樣子真的很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aVFE28BMH2_cNUg3J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