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動態】高超聲速武器殺傷鏈/《5G移動技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量子信息傳輸 等

2021-05-12     國防科技要聞

原標題:【每日動態】高超聲速武器殺傷鏈/《5G移動技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量子信息傳輸 等

News

國防 科技要聞

2021年5月12日

1、美軍成功測試B-52轟炸機高超聲速武器殺傷鏈

5月5日,美空軍一架B-52轟炸機在「北方利刃2021」演習期間成功模擬了從地面傳感器到機載發射器的全鏈路高超聲速武器殺傷鏈。B-52通過「全域作戰能力實驗」從超過1850千米的傳感器接收目標數據,並使用AGM-183高超聲速空射快速響應武器從超過1100千米對目標進行模擬打擊。此次演示再次驗證了美軍在強對抗和真實威脅環境下運用「超視距殺傷鏈」的能力。 北方利刃2021」演習於5月3日~14日舉行,由美印太司令部牽頭,空軍、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共同參與,旨在為美軍提供測試和演練作戰概念的機會,如「敏捷作戰部署」「聯合全域指揮控制」「全域作戰」等概念。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網站)

作者: 黃鑫濤 北京航天長征科技信息研究所

編輯:張明月

2、美國會研究服務處發布《5G移動技術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報告

認為中國是當前5G技術Sub-6頻段的領導者,中國5G技術供應商對美國家安全的威脅主要集中在核心網。報告提出國會需要關注的問題包括:更有利於保護國防部應用的頻譜管理方法;盟國和夥伴國使用中國5G設備將給美國帶來的風險及風險是否可控;美國是否應限制與使用中國5G設備的國家共享情報;應用5G技術是否需要改變作戰概念、兵力結構、軍事思想等;商用5G技術多大程度上會受到對手的干擾攻擊。 (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

作者:周智偉 中國船舶信息中心

編輯:趙霄

3、美國在改善量子信息傳輸方面取得重大進步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人員展示了兩種在量子比特間傳遞信息的新技術:「絕熱量子態轉移」技術,該技術利用電子自旋量子比特在量子比特之間傳遞信息,可有效改善量子比特間的信息傳輸質量,對量子網絡和系統糾錯至關重要;通過為電子施加一系列電場脈衝,創建類似於「時間晶體」的狀態,以此改善電子自旋態在半導體量子點鏈中的轉移。上述研究為量子處理應用領域提供了新技術方案,有望改善量子計算機性能。 (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站)

作者:易索星海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

編輯:胡雅芸

4、美空軍為MQ-9「死神」無人機附加三種新能力

作者:胡雅芸

5、美陸軍為全域作戰創建人工智慧開發工具包

美陸軍正與卡內基梅隆大學等夥伴合作,創建共享的人工智慧開發工具包,其中包含可重複使用的算法、測試數據和開發工具。該工具包是一個「通用平台」或虛擬「工作檯」,開發人員可利用其開發所需的人工智慧,而無需從頭開始構建。研究人員已開發出一個可正常運行的基礎版,將採用非機密數據集進行驗證和改進,以滿足多域作戰及聯合全域指揮控制的作戰需求。 (美國《防務頭條》)

作者:孫琴

6、空客公司演示「全集成化戰術系統」的地面控制能力

試驗中,空客公司將C295飛機搭載的遙控「全集成化戰術系統」(FITS)命名為COMMOMISS系統,C295飛機執行了標準的海上巡邏任務,地面任務操作員實時控制所有傳感器,通過Ka波段衛星通信接管各種監視職責。地面操作員與機載FITS工作站共用一套工具和應用程式,獲得了完整的態勢感知能力。COMMOMISS系統允許在地面任務支持中使用更多的操作員節點,與用戶的指控網絡集成,協助創建通用作戰圖。 (英國《空軍技術》)

作者: 郭文旭

7、洛·馬公司開始製造「精確打擊飛彈」

美陸軍近日宣布與洛·馬公司簽訂一份總額2000萬美元的合同,為「精確打擊飛彈」(PrSM)的開發、試驗和資格認證提供支持。「精確打擊飛彈」是一種地對地、全天候、高精度飛彈,通過M270A1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和M142高機動性炮兵火箭系統發射,計劃2023年投入使用,2025年配備多模導引頭,以獲得反艦能力。目前,多模導引頭已成功在掛載飛行試驗中完成目標瞄準,準備進行後續試驗。 (美國《軍事與航空航天電子學》)

作者:李學朋 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

編輯:郭文旭

8、極地破冰船將加強加拿大在北極的存在

根據國家造船戰略,加拿大將推進兩艘極地破冰船的建設,以加強該國在北極的存在。加拿大目前有18艘不同型號和能力的破冰船,其中最大的一艘是「路易斯聖勞倫特」號。兩艘新極地破冰船的容量和能力將超過「路易斯聖勞倫特」號,每艘船長150米,最高航速約為33千米/小時,航程約為55560千米。預計到2030年,至少有一艘將交付使用,「路易斯聖勞倫特」號將退役。 (美國《今日海軍》)

作者: 趙霄

9、新一代「喀山」號核潛艇入列俄海軍

俄海軍於5月7日接收了亞森級「喀山」號核潛艇,這是俄羅斯最強大的核動力潛艇,可裝備「縞瑪瑙」超聲速反艦飛彈、「口徑」巡航飛彈和「鋯石」高超聲速飛彈。據悉,俄海軍將在2021年接收3艘核潛艇,分別為北風之神-A級「奧列格大公」號,亞森級「喀山」號和「新西伯利亞」號。 (印度《防務世界》)

作者: 孫琴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作戰實驗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SnDZnkBbyZbTSdksYR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