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宜州"特色節慶"帶動文旅融合發展

2019-07-24     東博社文旅號

近年來,河池市宜州區充分利用"劉三姐"特色文化元素,著力打響廣西宜州劉三姐文化旅遊節等節慶品牌,以特色展示為依託,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宜州區注重打造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展示帶",建成並修繕劉三姐文化廣場、劉三姐歌謠對歌台、劉三姐歌謠文化長廊、劉三姐故居等,讓優秀傳統文化"見人見物見生活",使優秀傳統文化更加鮮活,進一步增強群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認同和熱愛,通過以節為媒、以節促交、以節引客、以節搭台、以節惠民,做好做響做強文旅融合文章,助推宜州文化旅遊產業提質發展。

(劉三姐故居 圖源:網絡)

以節為媒,提高文化旅遊知名度。自2010年至今,宜州已連續舉辦了9屆廣西宜州劉三姐文化旅遊節,唱響"三姐故里歌海宜州"特色文化旅遊品牌,旅遊產業得到蓬勃發展。

文化旅遊節經過多年的培育、打造和提升,已成為宣傳和展示宜州文化旅遊形象的窗口,先後獲評"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節慶""中國優秀民族節慶""最具創新價值節慶獎"。

此外,每年舉辦"迎新春民俗活動""二月二龍頭節""壯族三月三·宜州嘉年華""九九重陽孝老敬親""懷遠中秋祭月"等活動,以節慶活動助推宜州文化旅遊"響"起來、"亮"起來。

(劉三姐故居 圖源:網絡)

以節促交,提高文化旅遊影響力。在舉辦節慶活動期間,注重加強與國內外旅遊知名地的文化、人文交流,有效提升宜州文化旅遊的知名度。通過與德國科赫姆市簽訂友好城市合作協議,相互組團開展友好交流活動。每年舉辦國際研學交流夏令營,選拔劉三姐文化國際研學交流夏令營"友誼使者",讓"三姐故里·歌海宜州"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

每年舉辦"劉三姐"杯全國山歌邀請賽,邀請全國各地表演藝術家、優秀民歌山歌手齊聚宜州開展傳統文化交流。與忻城、合山6個縣(市、區)組建廣西桂中山歌文化旅遊聯體,推動文化旅遊向外拓展。

以節引客,擴大旅遊市場占有率。注重創新辦節模式,將之前的集中式、節點式、觀摩式的文化旅遊節舉辦模式,轉變為全時段、體驗式、消費式的一年四季辦節模式,不斷吸引區內外、國內外遊客來到宜州旅遊觀光、投資興業。

注重創新營銷模式,利用節慶活動契機,在南寧、上海、廣州等主要客源地舉辦旅遊推介活動,邀請區內外媒體記者和旅行商到宜州踩線,進行全方位、多層面、特色化的宣傳推介。

近年來,在節慶活動的刺激帶動下,宜州每年接待國內外遊客數量、實現旅遊消費同比增長均達30%以上。

以節搭台,提升旅遊產業品質化。吸引旅遊投資,利用每屆廣西宜州劉三姐文化旅遊節舉辦專題招商引資會、洽談會;近年來與區內外客商簽約投資旅遊項目60多個,簽約投資金額達50多億元。通過出台優惠政策,支持鼓勵社會參與旅遊項目開發,每年安排旅遊發展基金達2000多萬元。

促進項目建設,先後建成嘉聯絲綢工業園區3A級景區,懷遠古鎮、會仙山、拉浪生態休閒區等4A級景區;建成劉三姐文化博物館、懷遠民間工藝傳習基地、自行車休閒綠道、拉浪四星級汽車營地、古文鄉村旅遊區、易水灣世外桃源景區等旅遊項目。目前,宜州區已建成4A級景區4家、3A級景區2家,廣西四星級鄉村旅遊區6家,四星級酒店1家、三星級酒店7家,旅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經營設施不斷完善。

以節惠民,增強文化旅遊普惠性。牢固樹立"抓節慶就是抓惠民"的發展理念,注重將辦好節慶活動與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結合起來,與城區、景點景區建設結合起來,與旅遊精準脫貧工作結合起來,大力整治城區和景點景區的衛生環境、交通秩序、旅遊秩序,並打造下梘河流域旅遊扶貧示範帶,帶動貧困群眾加速脫貧。

來源:河池日報、廣西河池政協網

編輯:譚紫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OaRQ2wB8g2yegND949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