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松鼠課堂高老師,更多教育乾貨與您分享
本文共1350字,閱讀全文約5分鐘
近期有好多孩子家長諮詢新高考如何選科?
其實孩子選科很簡單,需要的只是計算出綜合自身個性、成績、大學專業的選科最優解。
要達到這個最優解,需要孩子對自己判斷四個問題。
1、 孩子的個性偏好
對於高中孩子來說,這個問題可以簡單的概述為:我是偏"文科生",還是偏"理科生"。
孩子偏文還是偏理,最主要的是看思維模式。
如果孩子更加感性,喜歡用藝術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喜歡琢磨人的心理和行為,想從事管理類、文學、法律、歷史等領域,就是偏文科生。
如果孩子喜歡有邏輯地做事,理性思維很強,喜歡清晰明確地解決問題,將來想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工程類、醫藥類、數學類、計算機類等領域,就是偏理科生。
2.考慮自己的成績
如果孩子已經經歷過全市大聯考,或者跨校大聯考之類的綜合考試(以1萬人大考為例),
在這1萬名學生中,孩子化學排在500名,生物排在1000名,地理排在1500名
政治排在2000名,建議選擇排名靠前的化學和生物,以此類推。
如果孩子沒有經歷過類似的跨校考試,可以按照自己的各科成績和班級單科排名選擇。
比如孩子生物排第五名,地理化學分別排在第八第九名,政治排在第十五名。
建議首先排除政治,在地理和化學中間進行選擇。因為名次和成績相近,所以更多地考慮專業和就業方向,其次是個人性格偏好。
3、 注意各學科的思維
比如一位偏理科的孩子,數學和物理成績都接近滿分,
化學、地理、生物、政治四門選修課的成績都在85分左右。
那麼首先確定了要首先物理學科。
同時,因為數學、物理、化學之間的學習思維是相似的,
學科關聯性也很強,數學物理成績好對於學習化學也有所幫助,所以也確定了選擇化學學科。
政治學科跟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這五門已經選擇的學科沒有任何聯繫,
屬於一門純文科類的學科,
無論是學習方法、思維方式、還是做題技巧都有很大差別,所以首先排除。
這樣孩子就剩下了兩個選擇:物理+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地理。
孩子可以根據對三個問題的判斷從其中擇優選擇。
4、考慮大學選專業。
以對2020年在北京招生的615所本科院校的統計,物理學科專業覆蓋度最廣
可以報考89.3%的常規專業;如果孩子放棄了物理選擇歷史,
歷史的可選專業範圍只有50.58%。
所以建議選擇了歷史的孩子,從化學和生物中選擇一門,來拓寬自己的專業廣度。
最後,從大學選擇專業來看,選擇物理的孩子優勢是非常大的,
保底已經可以選擇89.3%的專業。
推薦五種選科方式:
1、物理+化學+生物,原理科三門組合,適合基礎穩固,理科思維很強的孩子,需要面對數學和物理兩門較難的課程
2、物理+生物+地理,物理學科搭配理科三門中相對簡單的生物,和文科中邏輯性較強的地理,學習思維和邏輯思維較相似,適合選擇了物理,但是理科成績比較一般的孩子。
3、歷史+化學+生物,對於物理成績差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推薦的組合。適合物理成績低,不想被物理拉分,但是又想讀理科的小理科生。
4、歷史+化學+地理,對於物理成績差的孩子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個推薦的組合。去掉了理科三門中的生物,代之以文科中邏輯性較強的地理,學習思維和學科特點更為相近。
5、歷史+政治+地理,原文科三門組合,適合理綜成績一塌糊塗,或者文科屬性比較強的孩子,需要注意的是可報專業的比例只有52.9%,建議慎重考慮之後再做決定。
歡迎關注【松鼠課堂高老師】頭條號,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價值,可以收藏、點贊、轉發一下哦
加入高老師學習方法提分圈,交給你不一樣的學習方法,打開一扇新奇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