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砸重金護盤用戶隱私,李彥宏中國人隱私更開放,真的是這樣?

2019-07-23     壹創新商學

前一段時間,有記者揭露了發生在廣東省深圳市街頭的販賣竊聽、偷拍設備事件。

由此揭開了一場隱私販賣產業鏈鏈條,打開了一個缺口,將中國人的隱私問題攤開放到了桌面上。

200查開房記錄,600查全套組合,用戶信息打包賣不到千元。

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隱私居然被以這麼低廉的價格拿到網絡上去販賣,群情激憤。

然而脫離了鍵盤上面虛擬的空間,回到現實中來,你真的在乎隱私這件事情嗎?我看不見得。

去年,百度CEO李彥宏在中國發展論壇上面說:「中國人可以更加開放,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如果他們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很多情況下他們是願意的。」

與此同時他也說:「那我們就可以用數據做一些事情。但我們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果數據會所有者收益,他也願意,我們就會去做,這是我們的基本原則,這就是什麼該做的,什麼不該做。」

我們就是一邊控訴著各大平台軟體侵犯了我們的隱私,販賣了我們的隱私利益,另外一邊樂此不疲的向大家展演自己的隱私。

有些人之前問:隱私權價值多少?

很多人細說是說不出來的。因為隱私權理論上應該是無價的,作為獨立的個體,隱私權就像遮羞布一樣捍衛著我們的尊嚴。

但是無價的隱私權就類似於無價的空氣一樣,最容易被人忽視,被我們選擇性的忽略掉。

特別是當這些可能侵犯我們隱私的平台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時候,「不勾選就不讓註冊」「被動型選擇」我們就會選擇性去忽略我們背後的隱私權具有的價值。

這就像是一個傳統一樣,我們習慣性地攤開自己的隱私,也習慣性的去窺伺別人的隱私,樂此不疲。

這個時候,我們就不會去討論隱私的重要性了。

我們之前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

朋友是APP的推廣員。

之前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各大人流彙集的商場,或者高校等地通過贈送小禮物的形式提高APP的下載量。

我們有些奇怪這些APP下載了之後會用來幹嘛,大家都會真的去使用嗎?

結果被朋友笑太過天真:現在這麼多APP用戶都用不過來了,誰還會真的去用你的APP啊,但是只要你註冊了,這就是一條信息,就是價值。只是他們不重視罷了。

我們問道現在隱私被泄露的問題這麼嚴重,還會有人來註冊APP嗎?

朋友蠻不在乎:大家就是名號喊得響,真正到了要下載APP的時候,我們只要提高APP下載的附贈價值,一樣會有大把人來註冊。

這才是我們現在隱私被侵犯的現實。

無時不刻不在高喊著要維護自己的隱私權,又不斷地把自己的隱私送上門賣掉。

一部分人可能對這種感覺無時無刻不被窺伺,毫無安全感的生活覺得有些可怖、憂心忡忡。

但是對於另外一部分人來說可能就是習慣了,大數據時代嘛,算法什麼的太正常不過了。從訂閱喜好、外賣,電商平台購物,服務商們成了我們肚子裡面的蛔蟲,比我們自己還要了解自己。

因此對於他們的一次次的違規授權,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我們從無可奈何到現在麻木的接受乃至認同。

各種APP販賣自己的數據,無非就是多了一些廣告還有騷擾電話的干擾,什麼事情沒有落到自己的頭上就不會引起人的警惕。

就是這種不敏感不在乎,正好說明了我們現在隱私權被侵犯的嚴重性。

而與此相對的是前兩天華為任正非在採訪時表示:華為絕對不會向任何機關和部門透露用戶的隱私。

任正非說:數據在個人手裡,數據是客戶的,我們不擁有數據。運營商對每個客戶都要跟蹤,運營商跟蹤數據是它的職責。我們作為一個設備供應商是不跟蹤任何數據的,不存在這個問題。而在保護隱私方面,蘋果公司是手機行業的榜樣。

有人扛住重壓在捍衛用戶的隱私,將「隱私」看作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所需具備的最基本的價值與尊嚴的事,而作為普通用戶的我們有多少人能看到自己的隱私價值,對於自己的隱私,你是真的在乎還是不在乎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M67LWwB8g2yegND-V7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