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縣委書記鄧真曉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到單橋鎮、長官鎮、陶老鄉等地暗訪督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徐紅艷參加
在單橋鎮姜樓村衛生室,鄧真曉詢問了工作人員上班到崗情況,對他們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並致以新春問候。武漢返鄉人員摸排、隔離、吃住、體檢等情況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工作之一,鄧真曉現場讓村衛生室包保醫生撥通一戶「重點人員」電話,了解有關措施落實情況,「我們一人一室,分開居住,每天單獨送飯,一天兩次體檢,現在體溫36.1度。」電話那頭回應。鄧真曉說,村級衛生室是基層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要嚴格落實「兩找」「兩格」「十必須」「十禁止」要求,規範工作流程,認真做好醫療衛生防護,提高對特殊情況的敏感性,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普及基本衛生知識,讓更多村民提高警惕,減少不必要的惶恐。
「村中有沒有舉辦婚喪嫁娶宴請酒席的?」「武漢返鄉人員摸排數量、具體情況清不清楚?」「村中宣傳開展得怎麼樣?」在長官鎮王營村,鄧真曉詳細詢問了疫情防控的相關情況。「村民宴請情況每天都由村兩委摸排,決不允許人員聚集。除了用大喇叭宣傳外,我們還用電動車做流動宣傳車走街串巷宣傳。」村級負責人說。鄧真曉強調,現在已經進入疫情發病時段的關鍵時期,村級一定要做好有發熱、咳嗽等症狀人員的摸排,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壓實防疫防護措施,隔離傳染源,杜絕人員聚集,切斷傳播途徑,還要繼續通過大喇叭、通知告示、拉橫幅等途徑,用最接地氣的語言做好宣傳工作,務必讓廣大群眾入腦入心,群眾自覺主動的行為才是最廣泛最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
陶老鄉南天門村是我縣的「南大門」,疫情防控工作複雜繁重。「返鄉人員什麼時候回來的?」「體溫是否正常?」在南天門的疫情防控監測站點,鄧真曉詳細詢問登記體檢的有關情況,走進南天門村部,鄧真曉向村級負責人詳細了解了武漢返鄉人員數量、身體狀況,村中宴請酒席,宣傳等情況。他說,村幹部首先要堅決扛起疫情防控工作的「大旗」,做到自身有認識、高警惕、懂防控,才能繼續宣傳提高廣大群眾的意識。
在陶老鄉政府,聽取全鄉有關「重點人員」數量摸排、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等情況後,鄧真曉強調,要持續提高對疫情防控工作的認識,決策能不能落實在幹部,要以抓鐵有痕、踏石有印的決心嚴格落實「雙包」責任制和「十個凡是,十個必須」措施,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全面掌控重點人員健康信息,確保無一漏報、無一漏防、無一漏治。要形成和完善長效管護工作機制,不能放鬆警惕,更不能盲目樂觀,走穩步,不踩空,嚴防時間節點,做好重點人員的隔離隨訪和基層幹部、醫護人員安全防護,防止從點到面、從面到區的疫情的發生。要繼續加強基層幹部和醫護人員安全防護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安全防護意識,有針對性地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張貼健康提示和就醫指南,科學指導群眾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營造疫情防控良好環境。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積極檢舉揭發身邊的「疑似人員」,暢通溝通渠道,形成群防群控、自防自控的良好機制,同時還要做好年後滯留人員的思想工作,減少社會矛盾的發生,以本次疫情防控動員群眾為契機,進一步改善村俗民風,促進群眾自治,提升群眾安全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