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分高考考生越來越多 靠分數選拔人才的價值越來越弱

2019-08-11     泛亞聯盟

6月25日,全國大部分省市發布了高考各批次錄取分數線和「一分一段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全國高考,1031萬報名人數不僅創下十年以來報考最高峰,部分省份600分及以上高分段考生也是空前增多。

近年來,許多地區都出現了「高分通脹」的現象。2018年,河北省700分以上的考生數量多達122人,僅數學滿分就超過了150人(文理合計)。

上世紀90年代以來,以高考為代表的升學考試被廣為詬病,試題難度被認為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學生的負擔。在這樣的輿論壓力下,各級選拔性考試不斷退讓,降低難度,追求穩定。

選拔性考試簡單化、水平化、模式化,還直接強化和推動了應試教育的畸形發展。幾乎所有人都習慣了這種考試形式,這就更能理解在今年高考數學題中,出題形式稍作變化,很多考生與教師就直呼試題難了。

水平化,簡單化,甚至固化的考試,分數越來越高,越來越沒有區分度或者區分度越來越低的尺子,對於人才選拔的意義就越來越小,甚至起反作用,選拔出的更多是中間人才,而未必是頂尖人才。

在我們還無法全面推行綜合素質評價,對於大多數人只能以考試成績為核心錄取依據的背景下,這種選拔性考試水平化、固化,恰恰強化了應試教育。畢竟,刷題是管用的,效果是明顯的。

文/網易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FhLh2wBvvf6VcSZ-n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