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謹慎教育兒童心理發育的重要時期

2019-09-22     重慶棒棒貝貝

兒童心理教育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特別是當孩子越來越大,作為家長會越來越擔心孩子的心理教育問題。特別是各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孩子很早就開始承受這些壓力。緩解這些壓力依靠的是心理的輔導。那麼我們針對5-8歲兒童心理教育怎麼進行呢?貝爾機器人兒童心理學家仲老師指出,家長對5-8歲的小孩要進行三方面的心理教育,包括:辨別是非能力、自信心、自尊心。兒童教育,必須重視心理的培養。

1、辨別是非能力

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聯繫實際,抓住一切機會,如鄰里親友間、孩子的小朋友間有助人為樂、刻苦鑽研、拾金不昧等優秀事跡,或小偷小摸、酗酒**、罵人打架等不良行維都可啟發孩子發表意見:

耐心聽取他們的看法,從中了解孩子對各種社會問題的態度,便於有針對性地與孩子討論問題。

對孩子不正確的意見,不能狠批一通,加以壓服,而要尊重事實,幫助分析,讓孩子真正有所認識。

密切與學校的聯繫,共同配合教育孩子。

對孩子流露的細小思想變化,應適時予以指導。

2、兒童自信心

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對其心理發展和行為情感調節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經常誘導孩子多說自信的話,如「我不怕」、「我敢」、「我會」之類,隨著時間推移,孩子自然會養成用自信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意願的習慣。

幾個孩子爭著干一件事或玩某種遊戲時,教師與家長要為孩子創造正常競爭的氛圍,讓有充分自信的孩子優先做,使競爭意識逐步得到發展和體現。

教師和家長要鼓勵和督促孩子實現自己的諾言,使孩子懂得,每說出一句自信的話,都要負起一定的責任,反覆多次後孩子行為的目的性和責任感會逐漸增強。

引導孩子將自信建立在比較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礎上,當孩子表達了充滿自信的意圖後,再鼓勵孩子說出「憑什麼」。

避免在他人面前講孩子的缺點或加以懲罰,否則孩子會產生自卑心理,養成自暴自棄的不良心理。

當孩子遭到挫折時,應和孩子一起商討解決的辦法,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培養百折不撓的毅力。

不溺愛孩子,讓孩子適當吃點苦,以培養獨立生活、工作的能力。

關心孩子在校的情況,不提不切實際的過高要求。

3、自尊心

培養兒童的自尊心有如下途徑:

正確對待孩子的提問,儘自己所能給予解答,或買一些有關書籍讓孩子自學。

孩子出於好奇,拆散玩具裝不起來時,不要責怪,應耐心地給以幫助。

孩子有了缺點、錯誤,不能不分場合給以批評。

對孩子知識的增長、思維和想像力的發展要給以鼓勵和讚揚。

孩子是家庭的重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由家庭走向社會。這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大多數孩子的心智尚不成熟,生活環境和接觸人群的變化使青少年面臨更多的考驗和挑戰。5-8歲兒童心理教育是幼兒後期到小學低、中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是個轉折期,也是個關鍵期,家長必須重視孩子成長的這個階段,注重心理輔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sd-620BMH2_cNUgw0g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