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disco》被指責侵權,未經允許進行商用,還自行將收入捐贈

2020-02-04     圈外觀察室

近日,一首在多地跨年晚會和央視春晚都有登台的說唱歌曲《野狼disco》再次引發熱議,與以往的歡呼不同,這次該歌曲被指責涉嫌侵權。

一石激起千層浪,版權問題再次牽動了網友們的神經。

隨著各種侵權事件層出不窮,網友們的版權意識也越來越強,如果這次《野狼disco》真的陷入侵權危機,那麼對於曾經助長其氣勢的電視台將是一次嚴重的公關危機。

但是,仔細分析這次風波,不少人發出疑惑,《野狼disco》不像是侵權呀,至少不是被謠傳的抄襲。

一個合同引發的"血案"

這次熱搜事件,開始於2月3日,《野狼disco》的伴奏原作者,芬蘭製作人Ihaksi與版權公司發律師函聲稱《野狼disco》侵權。

他們表示,《野狼disco》的beat部分是由Ihaksi創作的《More Sun》,而早在此之前Ihaksi就曾在Yuntube等國外平台上表示這段beat可以免費提供給大家使用,但是不得用於商業用途,且必須列明Ihaksi是伴奏製作人。

於是,很多媒體將這件"侵權"事件打上了"抄襲"的標籤。

大家開始紛紛在網上指責《野狼disco》的作者寶石Gem,強烈要求他道歉,並給出真相。

隨後,寶石Gem發起了關於《野狼disco》的版權問題直播,他在視頻中解釋,他在這首歌進行商業演出前已經委託朋友在網絡上購買了該beat的非獨家使用版權。

視頻中可以看到,寶石Gem的電腦上確實存有這段beat的文件,並且花費99美元購買beat的介面上,清晰地顯示購買後可以進行商用。

這段對話與當初Ihaksi的言論存在明顯的衝突,原作者認為自己從始至終說的都是不能進行營利性商演,而寶石Gem的購買介面上確實顯示著可以進行商演。

從各大平台上關於《野狼disco》的開場介紹來看,大家都有明確展示,該曲的作詞作曲是寶石Gem,而編曲一項則是Ihaksi。

對此,有的網友認為作曲應該是Ihaksi,而不是僅僅放在編曲的位子上。

有一些懂音樂的網友解釋道,作曲和編曲其實是有本質的區別,作曲是整個歌詞部分的音樂創作,而編曲則是音樂的伴奏部分,包括一些樂器的組合使用等。

而《野狼disco》的副歌部分的詞曲確實是寶石Gem創作,所以寫上他的名字無可厚非,而Ihaksi的《More Sun》屬於說唱的伴奏部分,所以將其定位在編曲也是可行的。

還有一些熟知rap的網友解釋,很多說唱的beat部分其實都不是原作者自己創作的,他們經常會在網站上購買別人的beat,然後用於自己的歌曲。

網絡直播之後,寶石Gem在微博上再次發布了文字說明,他表示"有消費記錄,並且嚴格按照網站購買的授權使用"。

他也提出"《野狼disco》的演出登台、電視台及藝人的合法授權是從我的公司取得詞曲授權,與編曲無關

而且他早已將所有版權收益全部捐贈給在武漢的醫護人員家屬。

其實,中國關於版權的問題,歌曲的商業收益一直都是來自詞曲的創作,而編曲一直沒有獲得相應的版權地位。

所以網友認為,即使有相關人士在寶石Gem之前購買到了該beat的獨家版權,也沒辦法控告寶石Gem侵權。

事件發酵至今,暫未有相關定論,唯一一點可以明確的只是寶石Gem的購買介面上確實顯示了可商業使用,但是購買後的合同上卻顯示不能進行營利性商業行為。

這或許會成為這次事件的核心論點,此後一段時間雙方也將會繼續就這項問題進行博弈。

而從這個事件中引申出來的版權問題,確實是一件值得大家深思和警惕的事情。

版權是權利還是手段

其實,在此之前,國內也出現過不少涉嫌侵權或者是抄襲的事件。

以情歌天后著稱的梁靜茹,就曾經深陷侵權風波。當時不少人傳出,梁靜茹的多首原創歌曲其實都是改編自日本的歌曲。

據悉當初一首《沒有如果》就涉嫌抄襲青山黛瑪的《そばにいるね》,但是工作人員的說法是"取樣",本來事先是希望徵求原作者的授權,"只是等待過程有點久",於是在尚未獲取授權的情況下便搶先發布。

有網友指出,"取樣"的意思是截取一段音樂中的段落,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再創作,這項行為確實稱不上抄襲,而只能算作是侵權。

大家熟知的"大老師"大張偉也曾涉嫌抄襲,成名曲《嘻唰唰》被指出與日本歌曲《K2G奔向你》相似。

當時多位音樂人士對這兩首歌曲進行了細緻的分析,作曲家黑楠公開表示"確實與相應作品有很高相似度"。

後續花兒樂隊所屬的唱片公司不得不與《K2G奔向你》的所屬唱片公司分享《嘻唰唰》的版權收入,大張偉也發布了道歉視頻。

後來大張偉也多次在節目中調侃是"音樂裁縫",承認"中國沒有人像我這樣,我是缺的,因為我抄襲了。"

《野狼disco》被指責侵權,未經允許進行商用,還自行將收入捐贈

其實娛樂圈涉嫌侵權的並不僅僅局限在音樂圈,小說、影視劇也很容易陷入侵權風波。

譬如被網友戲稱為"於媽"的於正,也曾經陷入了抄襲風波,瓊瑤阿姨直接在微博上發布了給廣電總局的公開信,舉報於正的作品《宮鎖連城之鳳還巢》抄襲《梅花烙》。

她在微博里深切懇求道"希望各位媒體,體諒我的心力交瘁,不要採訪我。也希望有正義的朋友,拒看於正電視劇。"

隨後於正立刻發布微博否認抄襲,並表示"請相信這絕對只是一次巧合和誤傷,我們沒有任何惡意借您的作品進行炒作,更不用說冒犯。"

一場罵戰紛擾數月,最後法院判定於正抄襲,要求他向瓊瑤賠償損失,並公開道歉。

這次事件的解決速度,在維權歷史上算是比較迅速的,還有不少人在維權這條道路上艱難前行。

如今正在熱播的迪麗熱巴和高偉光主演的《三生三世枕上書》的原作者唐七公子就曾被公開舉報抄襲。

甚至有網友上傳了文字調色盤,逐一分析兩篇文章的相似之處,指責其框架內容與大風刮過的《桃花債》相似。

還有曾一度捧紅孫儷蔣欣的《後宮甄嬛傳》也被指抄襲。

湖北籍作者匪我思存公開在微博上指責《後宮甄嬛傳》的作者流瀲紫抄襲,還吐槽她連錯別字都照抄不誤。

不過這次事件中她未曾將矛頭指向演繹這些作品的演員,她認為"唯有共同維護原創利益,打擊抄襲,以後愛豆踩雷的幾率才會越來越少"。

當大家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各大影視劇平台也開始對獨家作品進行保護,譬如限制獨播、VIP等。

但前段時間《慶餘年》卻因為播出平台在行使自己的版權權益時受到了侵權。

當時《慶餘年》原定的是會員能夠比非會員提前看4集劇情,這也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規矩,畢竟充值了的會員自然應該享有既定的會員權益。

但隨後播出平台卻開始了VVIP的魔幻操作,表示在VIP多看4集內容的情況下,如果再繳納50元,便可以額外多看6集。

這一行為引起了網友的爭議,網友認為自己已經花錢購買了VIP,理應享有相應的權益,如今再加50元多看6集,那麼大家以往購買會員的意義在哪裡。

甚至不少網友直呼這些播出平台"吃相太難看"。

後來,在網友們的強烈抵制下,播出平台將50元多看6集,變成了每多看一集花費3元,還是與當初承諾的會員權益想違背。

隨後網絡上便興起了各種搶先版,有一些渠道更是在《慶餘年》還只播出了一半的時候便放出了全集內容。

而網友對這項侵權行為表示理解,並直言在播出平台的惡意操作下,自己會選擇去看侵權版本。

主演張若昀在接受採訪時也無奈表示"這50塊錢又沒有到我的兜里,你問我?"

其實作為播出平台,已經買斷了電視劇的播出權,那麼他們是有資格對電視劇的播出形式做出自己的處理,即使他的行為很過分,也不應該成為侵權版本橫行的理由。

當我們都在高呼重視版權的時候,卻因為要交錢而放棄了對版權的重視,這才是本末倒置。

當然,如果版權方利用自己所擁有的權利,惡意斂財,也必將受到群眾的抵制。

結語

版權,是每一個創作者都應該享有的權利,而在此基礎上看似處於對立的兩方其實也能夠和解。

為版權付費,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在這一點上,很多網友還需要繼續加強這方面的認識。

相反,擁有版權的個人或公司,不應該以高額盈利為目的,影響了分享的初衷,一個好的作品,只有進入群眾才能夠獲得更高的價值。

所以,版權應該收費,但需要合理收費;版權必須維護,這是每個人的責任。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圈外觀察室】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qQSEHAB3uTiws8KAR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