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文獻記載,中國文化遠從5000多年前,黃帝時代即開始擇日,經過各個朝代的累積重複研究,而直至清朝的乾隆皇帝才集擇日學之大成。並著「協紀辨方書」一書,以整理所有神煞的由來。
擇日學的內涵,即是所謂的「趨吉避凶」。但不管任何擇日,一定要「先避凶、後趨吉」也就是先決條件:先避開數以千計的凶神煞,再驅動諸如:「長生、帝旺、貴人、祿存、馬....」等吉神煞的輔助靈動。
擇日利用時間的因素(天運、天氣),和風水利用空間的因素(地運、地靈),來改造人類原有的命運(人運、宿命)都是可行的,並且是行之有較的。古代擇日家研究擇日學,不單只取吉日良辰,尚有各種作用法,也就是轉運改命法。
但是,中國擇日學己流傳三千多年,期間各家各派不斷湧現,各說其是,真偽共存,因此,我們研究擇日法,要保持一個原則,就是盡力探求「真」與「合理」,要探求真正的吉日良辰,必須已河洛之數、陰陽五行生剋為基礎,以「協紀」、「崇正」、「通德類情」 為教本,兼顧其他擇日方法,取長補短。
給大家分享今天的擇日基礎知識:通書十二建,覺得不錯可以點個關注!
通書十二建
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
一、吉日:紅白二事皆宜的日子。
【成日】:成功、天帝紀萬物成就的大吉日子,凡事皆順。
宜:結婚、開市、修造、動土、安床、破土、安葬、搬遷、交易、求財、出行、立契、豎柱、
裁種、牧養。
忌:訴訟。
【收日】:收成、收穫,天帝寶庫收納的日子。
宜:祈福、求嗣、赴任、嫁娶、安床、修造、動土、求學、開市、交易、買賣、立契。
忌:放債、新船下水、新車下地、破土、安葬。
【開日】:開始、開展的日子。
宜:祭祀、祈福、入學、上任、修造、動土、開市、安床、交易、出行、豎柱。
忌:放債、訴訟、安葬。
二、次吉:吉日後,退而求其次的日子。
【建日】:萬物生育、強健、健壯的日子。
宜:赴任、祈福、求嗣、破土、安葬、修造、上樑、求財、置業、入學、考試、結婚、動土、 簽約、交涉、出行。
忌:動土、開倉、掘井、乘船、新船下水、新車下地、維修水電器具。
【除日】:掃除惡煞、去舊迎新的日子。
宜:祭祀、祈福、婚姻、出行、入伙、搬遷、出貨、動土、求醫、交易。
忌:結婚、赴任、遠行、簽約。
【滿日】:豐收、美滿、天帝寶庫積滿的日子。
宜:嫁娶、祈福、移徙、開市、交易、求財、立契、祭祀、出行、牧養。
忌:造葬、赴任、求醫。
三、平日:普通的日子。
【平日】:平常、官人集合平分的日子。
宜:嫁娶、修造、破土、安葬、牧養、開市、安床、動土、求嗣。
忌:祈福、求嗣、赴任、嫁娶、開市、安葬。
【定日】:安定、平常、天帝眾客定座的日子。
宜:祭祀、祈福、嫁娶、造屋、裝修、修路、開市、入學、上任、入伙。
忌:訴訟、出行、交涉。
四、凶日:諸事不宜,最好避之則吉,喜事更可免則免。
【執日】:破日之從神,曰小耗,天帝執行萬物賜天福,較差的日子。
宜:造屋、裝修、嫁娶、收購、立契、祭祀。
忌:開市、求財、出行、搬遷。
【破日】:日月相衝,曰大耗,斗柄相衝相向必破壞的日子,大事不宜。
宜:破土、拆卸、求醫。
忌:嫁娶、簽約、交涉、出行、搬遷。
【危日】:危機、危險,諸事不宜的日子。
宜:祭祀、祈福、安床、拆卸、破土。
忌:登山、乘船、出行、嫁娶、造葬、遷徙。
【閉日】:十二建中最後一日,關閉、收藏、天地陰陽閉寒的日子。
宜:祭祀、祈福、築堤、埋池、埋穴、造葬、填補、修屋。
忌:開市、出行、求醫、手術、嫁娶。
附每日輪值之十二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