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因沒穿名牌鞋被同學嘲笑,孩子霸氣回懟,同學啞口無言

2019-10-25     奶果媽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的成長是漸漸塑造三觀的過程,很多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於是輕視了文化的教育,讓很多孩子沒有精神上的追求,匱乏和空虛充斥著孩子的內心,成長的天平傾向物質生活

銘銘爸爸最近帶銘銘去商店買了一雙運動鞋,這是銘銘精心挑選的鞋子,第二天銘銘就迫不及待地穿回學校。

同學們見到銘銘的鞋子不是名牌,都跑去嘲笑銘銘,這時候銘銘霸氣回懟說:"我並不是盲目追求物質的人,我買這雙鞋子是因為這雙鞋子是網面的,比較輕,也很透氣,我覺得我跑步會很舒服。"

對著嘲笑他的同學說:"我穿上這雙鞋,是在我們家能力範圍買的,並且不管穿的是不是名牌,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能達到怎樣的性能才是最重要的。"銘銘的話,讓嘲笑他的同學頓時啞口無言。

能如此淡定自信地回懟盲目追求物質的同學,銘銘不會通過購買名牌鞋子來獲得別人的認可,所以當外界不認可他的時候,他沒有表現出憤怒或者羞愧,他的內心足夠強大,有自己的想法,不在乎別人的想法。相反,過分攀比的孩子一直活在別人的意見,用物質掩蓋自己的無知,在成長路上出現極大的弊端

過度追求物質,不利於孩子成長

1、會扭曲孩子的價值觀

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收到物質的誘惑,希望自己也能和別的孩子一樣有這些新潮的東西,但是沒有思考過自己是否需要,自己喜不喜歡,只想要和別人攀比,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遵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最後變成一個盲目從眾的人。

2、產生自卑心理

因為家裡沒有能力買更好的給自己,所以內心不平衡,很擔心自己在學校被其他同學嘲笑,活在別人的眼裡,越來越看不起自己,覺得自己和家庭條件好的同學不是同一個階層,做什麼都沒自信,變得更加自卑。

3、分散學習的精力

當孩子一味地追求物質享受,就會逐漸拋棄精神的追求,覺得面子比學業更重要,把時間都花在追求潮流物品上,上課也難以集中,做作業也容易讓自己分心,成績也有可能跟不上

家長對於孩子愛攀比、過分追求物質消費的行為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盲目遷就,讓他發展下去,應該加強對孩子進行健康的審美教育,正確引導,幫助孩子克服不良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

作為父母,如果教育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1、家長提高自身的審美

家長端正自己的消費行為,還有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一起感受生活的美好,以身立教。孩子對美的認識就會受到父母的影響,甚至將父母的穿著打扮作為效仿的對象。

2、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

讓孩子學會關心別人,讓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想問題,別的孩子有難處的時候可以出手幫助,多關心別人,而不是學會嘲笑和挖苦別的孩子,影響別人的情緒。為他人著想,更能融入社會集體當中

3、不要用金錢填補愛

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忙,對孩子的關心疏忽了,就喜歡用錢填補對孩子的愛,讓孩子買東西開心就好,但是這樣長期下去孩子不會感受到你的愛,並且只會把父母當成提款機,如果不給他們,他們還會埋怨父母。這種行為會讓孩子變得叛逆,聽不進去家長的勸教,更容易誤入歧途

如果孩子出現了攀比的心理,家長要學會合理利用,把孩子追求的物質作為獎勵鼓勵孩子去奮鬥,激勵孩子進步,鍛鍊孩子的自信心和膽識,久而久之孩子精神追求上得到滿足,學會欣賞自己,了解自己想要的,就不會和他人進行攀比。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_XjA24BMH2_cNUgSo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