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入主中原後,最開始想跟南明劃江而治,後來為何改變了策略?三個原因!

2020-08-16     文裁縫

原標題:多爾袞入主中原後,最開始想跟南明劃江而治,後來為何改變了策略?三個原因!

因為準備不足,且摸不清對手情況,所以在入主中原後,多爾袞對南明的態度,一直是平等交流,甚至還打算南北分治。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對南明的政策發生了改變,多爾袞準備消滅南明政權,統一天下。

之所以政策發生了改變,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不得江南,清朝就無錢無糧,多爾袞如何治理天下?從元朝以來,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上自朝廷、達官貴人,下至部分軍民都仰賴於南方漕運的糧食和其他物資。這種經濟上的依賴性不是僅靠南方「朝廷」以「歲幣」形式提供議定的金銀、綢緞之類就能夠解決的。

除了金銀和綢緞外,清朝之所以要討伐南明,更主要的是因為糧食。

按照清河道總督楊方興的說法:「不得江南,則漕運阻矣,將何以成天下?」要是不把南方統一了,我們就徹底斷糧了,只能等死。

第二個原因,降清的南明官員私心作祟,他們希望「統一」。

當時,降清的明朝官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南方人,他們的親屬、同胞都在南方,這些人害怕南明跟清朝分江而劃後,會出現南北朝的局面。屆時,自己跟骨肉同胞們就只能「關河阻隔,骨肉仳離」了。

因此,為了不出現這種局面,這些南方官員竭力慫恿滿洲貴族南征,實現統一。

當然,單憑几個有私心的官員的忽悠,不足以讓多爾袞率軍南下。多爾袞之所以決定南征,是因為看透了南明政權軟弱可欺,現在不打,更待何時?

第三個原因,南明很慫,絕對能夠打贏。

之前,多爾袞不敢輕易南下,唯恐激怒南明政權,讓他們揮師北上,與大順政權聯手,一起把自己趕回老家。然而,目睹了南明政權的所作所為後,多爾袞改變了初衷,他決定南下,討伐這個政權。

原來,大清政權入主中原後,因為兵力有限,在很長的時間內都無法接管河南、河北等地,這些地方基本上就是一個真空區,若南明政權趁機進駐,絕對能把這些地方收復過去。

然而,在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思想下,南明政權自認為最高明的政策,就是不要越雷池一步,以免激怒大清政權,給他們一個南下的口實。李自成在山西反擊大清時,正是南明政權北伐的最好時機。要知道,當時的大清黃河防線就是紙糊的,只有豪格率領一支孤軍鎮守在那裡。

若南明政權全力北伐的話,絕對能夠收復中原,威脅大清在中原的統治,甚至把他們轟出山海關。然而,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下,南明政權卻坐山觀虎鬥,就這樣看著大順軍與大清軍火拚;看著大順軍被大清軍打得一蹶不振;看著李自成兵敗慘死;看著大順被打敗後,下一個挨揍的人變成了自己......

順治元年(1644年)七月二十八日,多爾袞派使者去南明,送給史可法一封信,以表明自己的決心。

因為看不起南明政權,所以在這封信中,多爾袞用了很多傲慢的詞語,他根本沒把南明放在眼裡,言辭毫不客氣。

《清史列傳·多爾袞卷》記載,在這封信中,多爾袞昭告南明政府,清朝才是正統,你們那個是偽政權,清朝根本不承認。同時,他痛罵「南州諸君子」是一群「苟安旦夕,弗審事機,聊慕虛名」的小人,不念君主,不顧社稷,只知道苟且偷安。

痛罵了一頓南明君臣後,多爾袞告訴他們:

你們這群庸人不配稱王稱帝,要趕緊「削號歸藩」,這才是正道。若還執迷不悟地「擁號稱尊」,那便是「天有二日,儼為勁敵」,我將「簡西行之銳,轉旆東征;且擬釋彼重誅,命為前導」,你們等死就行了。別指望河流天險能夠保護你們,以為我軍「天塹不能飛渡,投鞭不足斷流耶」?我們清軍一定會渡過長江,殺你們一個片甲不留!

在威脅了南明後,多爾袞告訴史可法——閣下是一個賢臣,我們大清需要您這樣的人才。還望閣下行吳三桂之事,趕緊投降,這才是正道。屆時,「列爵分土,有平西之典例在」,我們不會虧待您。反之,若您執迷不悟,不肯投降,也好辦。

「南國安危,在此一舉」,望您三思而後行。可見,多爾袞書寫的這封信,根本不是一封友好的信件,而是一封威脅信。這封信也把多爾袞要討伐南明、橫掃八方、兼并天下的野心,表達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凡是一個忠於明朝的臣子,都應該知道怎麼回答。

談遷《棗林雜俎》記載,看完多爾袞這篇咄咄逼人的信後,史可法非常大度,他告訴眾人「不必口角也」,讓大家忍了這口氣。同時,史可法親自「刪潤」了一篇態度溫和的回信,回復多爾袞,以表明自己的決心。

在回信中,史可法反覆告訴清朝政府,南明弘光帝是「神宗之孫、光宗猶子,而大行皇帝之兄也」,他不是一個窺視神器的主,而是「名正言順,天與人歸」。我們南明政府,並不是一個偽政權!

在闡述自己不是偽政權時,史可法為了不觸怒清廷,也不敢說他們是一個偽政權。他只是委婉地告訴多爾袞,你我現在的關係,就好像是當年的北宋和契丹(遼國)、唐朝和回紇,我們也可以行他們的故事,「昔契丹和宋,止歲輸以金繒;回紇助唐,原不利其土地」,互幫互助,一起和平共處。「兩國世通盟好,傳之無窮,不亦休乎」,這才是正道。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這個清朝太有意思了》(1-3卷),京東套裝滿100減50,噹噹5折搶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_Bj93MBeElxlkkad_K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