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來尋找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區

2019-08-03     地理沙龍

我們所生活的自然地理環境包括五大要素,分別是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其中地形和氣候是兩大決定性的自然要素,它們會影響水文、生物和土壤等其他自然地理要素。氣候又是由氣溫、降水、光照等要素來組成的。在分析一個地區的降水特徵時,我們主要從年降水量和降水季節變化兩個角度來入手。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影響一個地區年降水量多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因素、洋流因素、下墊面因素和人類活動等的影響。「年降水量」是至一個地區全年降水量的累加值,由於年降水量存在著年際的差異,所以通常以一個地區多年降水量做一個平均值得到當地的「平均年雨量」,通過年降水量可以反映一個地區的降水多少。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

一般來說,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的地區多屬於「濕潤區」,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的地區多屬於「半濕潤區」,年降水量在200至400毫米的地區多屬於「半乾旱區」,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多屬於「乾旱區」。下面我們來閱讀「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來看看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徵,以及全球年降水量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在哪裡?

世界氣候類型和洋流分布圖

首先,我們發現在不同緯度的地區,都有降水豐富和稀少的地區,所以緯度因素對於降水量的多少基本沒有直接的關係。由於,海洋是陸地降水的主要來源,所以影響年降水量多少的第一大因素就是海陸位置,距海近的地區通常降水也多,距海遠的地區降水也少,也就是年降水量大多「從沿海往內陸遞減」。這一現象在亞歐大陸表現的最為明顯,北美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也十分明顯。

降水從沿海到內陸遞減

大氣環流是影響一個地區降水的重要因素,主要的表現為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從氣壓帶的角度來看,一般來說低壓(赤道低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多盛行上升氣流,容易成雲致雨,降水豐富;而高壓(副熱帶高氣壓帶、極地高氣壓帶)控制的地區,多盛行下沉氣流,不易成雲致雨,降水較少。其中,在赤道低氣壓帶和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分別形成了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氣候類型,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氣壓帶對於降水的影響

我們發現,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就是屬於熱帶沙漠氣候,也就是位於南美洲西部智利大阿塔卡馬沙漠,這裡的年降水量僅為0.1毫米,曾經連續91年都沒有降水,被稱為世界「干極」。當然,除了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之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促使這裡降水稀少,比如風的影響,不管是風帶還是季風,對於降水的影響主要就看其風向是否從海洋吹向陸地,如果是的,那麼必定會帶來降水。

阿塔卡馬沙漠

但是,阿塔卡馬沙漠地區,除了受副高影響之外,還受到東南信風的影響,而東南信風對於當地來說是從陸地吹向海洋的離岸風,更加得不到水汽。如果,某地有強勁的風向從海洋吹向陸地,再加上受到地形的強烈抬升,那就會產生豐富的地形雨,比如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世界雨極印度的「乞拉朋齊」,就是位於西南季風的迎風坡,年降水量達到了驚人的20447毫米(1961年)

風帶和季風環流對於降水的影響

反之,如果處在盛行風的背風坡,那麼降水就會大幅減少,比如位於南美洲南端的安第斯山脈東部地區,處在盛行西風的背風坡,降水稀少,分布溫帶沙漠。再比如,馬達加斯加島的西側,地處東南信風的背風坡,降水偏少,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地形,還可以通過海拔來影響降水,比如亞洲的青藏高原地區,由於海拔太高,導致水汽難以進入,降水稀少。

世界雨極「乞拉朋齊」

造成阿塔卡馬沙漠年降水不足1毫米的原因還有「洋流」的影響,一般來說暖流流經,沿岸地區增加降水;寒流流經,沿岸地區減少降水。阿塔卡馬沙漠附近的太平洋海域中存在著強大的秘魯寒流,降溫減濕作用顯著。

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Q-uYGwBUcHTFCnflv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