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籃球圈最大的新聞無疑就是限薪令,相信這絕對使得不少球迷解了一口氣,因為中國男籃在世界盃上如此落魄的表現,尤其是周琦還能夠拿兩千萬一年,著絕對使得球迷們非常的氣憤。
當然事情還不能夠這樣來看,並非是因為這一屆中國男籃在世界盃上表現差就推出這個制度來懲罰那些高薪低能的球員,這只是CBA推行商業運營的一個重要接錯,只是剛好和這個節點重合了而已。這限薪令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工資帽,既然NBA都能夠實行得了,那我們按照我們這邊的實際情況來做應該也是可行的。
既然工資帽已經要實行的話,那所有的球員都肯定需要按照這規定來實行,那周琦的兩千萬也必定只能夠按最高的上限900萬來執行,當然這1100萬的差額其實方法還是有很多可以補回來這裡就不做揣測了,但實際上即使沒有工資帽這一個限制,能夠簽下千萬元超大合同的國內球員也是非常的少,畢竟這一工資帽還只是針對國內球員,外援並不受限制。
當然這絕對是會傷害到一部分大牌球員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還是對國內的俱樂部有益,畢竟俱樂部能夠收益中國籃球才會有未來,假如所有的資源都只集中到小部分球員身上必然會對俱樂部的運營起到阻礙的作用,畢竟中國籃球的未來都得依靠這些俱樂部而不是現在的幾個大牌球員身上。
的確高薪的問題也讓中國男籃越來越向國足靠攏,但NBA球隊即使是高薪也依然沒有讓球員有多少的頹廢,事實上還是因為制度上的問題,當然這是一個非常深層次的問題,或許日後會有機會去討論,姚明這次的改革雖然動了一些球員的奶酪,但對於中國籃球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還是希望改革能夠進行下去,不要像中國足球那樣無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