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嘲笑女同學褲上有「血」,媽媽一番話讓人點贊,好家風當如此

2019-11-07     龍寶育兒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即使孩子進入了學校,接受了學校教育,有些事情,依然需要父母去教,細心的父母,能夠在孩子的言行舉止中發現端倪,給予適當地引導,這樣的孩子長大後,一定錯不了。

鵬鵬是位六年級的男孩,放學的時候媽媽來接他,他笑嘻嘻地跟媽媽說,媽媽,我班有個女同學,今天上體育課的時候,褲子後面都是血,好多同學都笑話他,現在放學了,她還不敢離開座位,不知道今天中午她要怎麼過呀。

媽媽聽了馬上就明白了,青春期的女孩子,到了該來例假的時候,第一次來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正巧就趕在了上學的時候,孩子沒有準備,一下就弄到了褲子上,小孩子對這些事認識不夠,又感到好奇,就對這個女孩子指指點點,而女孩子自己也承受不了,褲子髒了,只能等到教室的人都走光了,再想辦法回家了,她此刻的心情肯定非常不好,也很沮喪。

媽媽問兒子,你嘲笑她了嗎,兒子點點頭,媽媽接著說,兒子,你要記住,以後看到女生的裙子或者褲子上有血漬,就要提醒人家,不要嘲笑人家,這時候的女孩子是最無助的,就跟你肚子疼是一樣的難受,你要幫助人家,而不是看笑話。媽媽當年也經歷過這樣的事,但是很幸運,有一個暖心的同學,他幫助了我,拿他自己的衣服給我蓋上,我至今都很感激他。

兒子聽了,若有所思,他讓媽媽等他一會,不一會氣喘吁吁地跑回來告訴媽媽,他把自己的校服借給女生了,讓她圍在腰上,這樣就不會被人看到了。媽媽聽了讚許地摸摸兒子的頭,母子倆愉快地回家了。

不得不佩服,這位媽媽非常會教育兒子,想必她的家風也是非常好的,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兒子上了一課,讓兒子學會理解和寬容身邊的人,能夠用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必定是個熱心腸,也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那麼,一個好的家庭,應該讓孩子學會哪些呢?

教育孩子善良,是最好的家風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家風培養土壤最好的肥料,古人說,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善良是孩子最有價值的標籤,善良的孩子,對父母孝順有禮,善待周圍的朋友,對小動物有憐憫心,更會跟這個社會溫柔相處,善良的孩子,做事有底線,更不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

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一個家庭注重積累善行,就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福氣,而一個孩子擁有善良,也是父母教育的結果,是家風的傳承之本。

教育孩子誠信,是最好的家風

一個家庭,家風對於子女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直接影響他們三觀的形成,品格決定出路,而誠信,就是誠實、守信,有這種品質的孩子,第一不會走歪路,不會因為眼前的一點小利而出賣自己和朋友,第二就是受人尊重,因為誠信,寧可自己吃點虧,也不會虧待身邊的人,這樣的人,必定是有責任有擔當,並且說話算話的,如果是女孩,她以後成為母親,必定會教育處優秀的子女,如果是男孩,他必定擔起整個家庭,成為大家的主心骨。

教育孩子謙遜,是最好的家風

一個孩子的教養,是給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一個家庭好壞的直接反饋,而教養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謙虛有禮貌,待人接物溫文爾雅,說明這個孩子的家風好,家教正,這樣的孩子,懂得進退和分寸,這個跟家庭富裕和貧窮沒有關係,而是跟父母的為人處世直接掛鉤。

如今的父母,不敢讓孩子單獨出門,不敢讓孩子去外面獨立,歸根結底是害怕孩子受到傷害,人販子、壞同學、陌生人,以及人人的冷漠自私,讓孩子成長的環境,處處充滿危機,而如果人人都有一個好的家風,有一對三觀很正的父母,那麼這個世界是不是就變得不一樣?

《少年的你》剛剛過去,留有的餘溫還在,如果孩子們都能秉承善良的本質,那麼也不會有那麼多被欺負卻無助的靈魂,即使學習成績再好,學會的特長再多,失去了善良這個基礎,一切都顯得那麼可笑,活著也只是一具空殼,而這些「壞」孩子的背後,是父母對孩子行為的缺乏約束,當孩子欺負了一個同伴,他們不知道制止,而是夸孩子做得棒,歸根結底,孩子的問題,就是家庭的問題,如果每個人都能文中的媽媽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是就會變得更加美好呢?

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GtLR24BMH2_cNUg6O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