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的御用麻將,12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專家估價2億!

2020-06-01     左岸楓

原標題:末代皇帝溥儀的御用麻將,12道工序手工雕刻而成,專家估價2億!

在現實生活中,每當人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會談天說地,但是時間長了也未免覺得無聊,於是人們便會四個人圍成一桌玩起麻將。麻將在我國歷史上已經有上千年的記載,現在打麻將基本已經成了一種娛樂方式,全國上下、五湖四海的人們基本上都會打麻將。

我國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便是對麻將情有獨鍾,非常的喜愛。但溥儀是一個皇帝,他的麻將自然與普通百姓的麻將不同。他的麻將有多麼的獨特呢?考古學家們檢驗後,他們估價這副麻將價值兩億!而且這副麻將還曾「出過國門」,它去過日本後,又奇蹟般地返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麻將的起源

麻將是我國的國粹之一,流傳至今已經上千年。關於麻將的來源,有許多的傳說。其中一個說法便是,麻將是鄭和發明出來的。著名的鄭和下西洋,由於他長時間在海上漂泊,又無事可干,非常的煩悶,船上的不少夥計也都無聊,所以鄭和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玩遊戲。

首先鄭和借鑑了傳統紙牌的玩法,製作了100多塊小木板,仿照艦隊編制,在上面刻上了「條」,又看見了裝淡水的桶,於是又刻上了「筒」,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發大財,於是又刻上了「萬」,船容易受到風的影響,所以就又刻了「東南西北」,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花開,所以又刻上了花牌,最後剩下的牌,不知道刻什麼好,於是就變成了白板。

鄭和先將自己的夫人叫出來,又叫了一位將軍和一位副帥,四個人各坐桌子的一邊,便玩了起來。由於大將軍對這個遊戲玩得十分得心應手,鄭和便給這個遊戲取名叫「麻將」,因為這個大將軍的名字姓麻,他有意調侃這位大將軍,所以「麻將」由此產生。

二、溥儀打造五彩螺鈿牌

麻將一代代地流傳下來,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那裡,已經是常見的遊戲,溥儀也非常喜歡這個遊戲,在處理完朝廷事情以後,就會玩一兩局。

1912年清朝覆滅之後,溥儀並沒有立即搬離紫禁城。相反,溥儀作為末代皇帝被留在了紫禁城,民國政府每年還會給溥儀打一筆巨款,用來維持他的生計。溥儀的生活發生了改變,但他的興趣愛好卻沒有改變,平時也會玩麻將取樂。

為了彰顯自己的身份,內務府的下人們給溥儀專門打造了一副御用的麻將。溥儀說過他不求麻將的骨架有多好,只是希望麻將上有獨特的花紋,於是內務府的下人們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在麻將上刻出了與眾不同的花紋。這副麻將不僅做工精細,而且主要材質是烏木,觸感非常的好。所以看起來這根本不像是一副麻將,倒像是一副精美的工藝品。

這副麻將牌叫做五彩螺鈿牌,製作這副麻將需要12道工序,最難的便是雕刻。在古代,雕刻沒有現在這麼容易,麻將牌都是手工雕刻出來的。最能體現出手藝的便是春夏秋冬,梅蘭竹菊等花牌的雕工。五彩螺鈿牌最珍貴的地方,是每張牌背後都有雕刻極其困難的梅花圖案

溥儀對這副麻將也是愛不釋手,直到1924年,軍閥馮玉祥打進紫禁城,把溥儀趕了出來。溥儀離宮匆忙,落下了這副麻將。後來經過多次周轉,五彩螺鈿牌流落在民間,不知所蹤。

三、麻將的再現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引得外國友人們紛紛嚮往。五彩螺鈿牌流落民間以後,不知為何,輾轉到了日本。在日本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出版商,叫做野口恭一郎,他對中國的國粹麻將十分的喜愛,並且做過非常深入的研究。他不知從哪裡找到了這副五彩螺鈿牌,並收藏了起來。

他對麻將實在是太喜愛了,於是他花費重金建造了一座麻將博物館,裡面便有五彩螺鈿牌。野口恭一郎為了讓後代子孫們看到這幅美麗的工藝品,把這副五彩螺鈿牌擺在了博物館最顯眼的地方。野口恭一郎因為喜歡,收集了許多副麻將,也做過了許多次調查。最後才知道自己手中最喜愛的這副麻將,竟然是五彩螺鈿牌。

在野口恭一郎即將去世之前,他做了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決定,他要把這副麻將歸還給中國。他認為人死了之後都想要回歸故鄉,那麼這副麻將也一定非常想念自己的祖國,於是野口恭一郎決定在他去世後,把這幅麻將重新歸還給中國

在野口恭一郎去世兩年後,2013年7月16日,五彩螺鈿牌經過多方的周轉,回到了自己的祖國。據專家們分析鑑定,給出的估價是2億,這個數字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它不僅僅是一副麻將,還是非常精美的工藝品。古往今來,我國的許多工藝品在歷史長河中已經被沖刷走了,流落到了國外。甚至有的文物還不知所蹤,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像野口恭一郎這樣具有高素質的收藏家,現在已經不多見。

在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文化的璀璨曾經發出過巨大的光芒,在世界上也曾首屈一指。得益於野口恭一郎的品性,才能把溥儀御用的麻將送回中國。希望國家能夠更多地保護這些文物,讓子孫後代們見證歷史的光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E-Ub3IBd4Bm1__YkQ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