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今年已成為了高校的擴招年。繼教育部宣布碩士研究生、專升本擴招後,博士的擴招也傳來了消息。近日,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多所院校陸續發布了招生簡章,明確了博士擴招人數。
博士擴招的消息傳來後,引發了人們的討論。有不少人說博士擴招是為了緩解今年的就業壓力。其實並不是這樣,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已明確指出2020年我國博士招生總規模達到10萬人。換句話說博士的擴招是早已安排好的事情,只不過正好趕上了今年的特殊情況,才讓人們有了緩解就業壓力的想法。
面對博士的擴招,也有人擔心會造成學歷的貶值。從博士的占比來看,我國的博士規模還是比較小的,即使博士有所擴招,也不會造成博士學歷的貶值。不過我們培養出來的博士卻有著自己的困擾,就拿高校老師來說,現在已有不少高校都只招海歸博士。
專升本擴招,碩士研究生擴招,博士也要擴招了。這樣的擴招既能緩解就業的壓力,而且也能提高整個社會的學歷層次。按理各種各樣的擴招是一件好事,但是它卻引來了今年高考生的擔憂。
今年的高考生早已被媒體說成了史上最難高考生,這一批高考生出生在非典前後,現在高考又遭遇新冠。延期開學,雖然有網課用來彌補教學,但是它的效果並不好。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性,教育部官宣了高考延期一個月進行。高考延期一個月進行,看似能給考生增加一個月的複習時間,但多出一個月的煎熬,又有誰不會說苦呢?
今年的高考生原本已經很苦了,然而看到博士擴招、研究生、專升本擴招後,今年的高考生更苦了。為什麼會更苦呢?原因很簡單,如果今年的本科不進行擴招,那麼等今年的高考生未來大學畢業後,就將會面臨更殘酷的學歷競爭。
今年的高考,本科會擴招嗎?從各省現有的本科錄取比例來看,絕大多數省市的比例並不低。所以本科出現擴招的可能性並不大,就算是擴招,也不會大幅度的擴招。至於傳統名校,從一些名校的招生宣講會來看,名校的招生規模與去年相比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本科大幅度擴招很難,前面的學長都趕上了擴招的東風提升了自己的學歷。那麼今年的高考生又該怎麼辦呢?在一定程度上,今年的高考生沒有退路。過去高考發揮不好,還能盼著復讀。可是今年山東、海南等地都採用的是新高考,復讀之路不說完全被堵死,但今年若要復讀,需要思考的問題遠比過往多得多。
截至到目前,除湖北外,今年的高三年級學生要麼已經返校,要麼已經知道了返校時間。當所有情況都不樂觀時,就更需要抓住最後的衝刺備考了。不管網課效果怎麼樣,網課中遇到的問題,都要在回到學校後第一時間向老師求教清楚,從而避免形成錯誤的知識記憶。今年的情況非常特殊,很多地方都將採用封閉式管理。隨著天氣一天天變熱,封閉式管理帶來的不便,也容易讓考生產生焦慮的情緒。所以今年的備考,除了做好複習,還要讓自己有一顆強大的內心。
原來說今年的高考是史上最難高考,還有人不信。然而看著各種各樣的擴招,以及再次增加的高考報名人數,今年的高考真的很難,但再難都要走下去。萬一有本科擴招的消息,才有可能抓得住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DCuc3EBfwtFQPkd0r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