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徵出現水腫如何利尿消腫?患者試試這4種方法

2019-10-02     小復先生

對於腎病綜合症患者來說,浮腫加重意味著患者的病情變化,需要患者多加註意,及時的去醫院接受治療。腎病綜合徵出現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是造成水腫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依靠藥物使尿蛋白減少或消失,浮腫才會真正消退。在此之前為減輕水腫,除限鈉限水及臥床休息外,可選擇適當的利尿劑。

常用的4種利尿劑,腎綜患者可以試試

第1種:保鉀利尿藥如螺內酯(安體舒通) 、氨苯喋啶及阿米洛利。其中螺內酯除保鉀利尿外,尚有拮抗醛固酮的作用,常與呋塞米或氫氯噻嗪合用,能增強利尿效果並減少電解質紊亂。缺點是當腎小球濾過率降低時易發生高鉀血症。

第2種:滲透性利尿劑主要指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通過提高腎小管內溶質濃度而利尿。但是務必注意每天尿量少於40mol以下時,應慎用或者禁用,從而避免引起腎小管阻塞的問題出現。

第3種:血漿製品新鮮血漿或人血白蛋白可增加血漿容量和膠體滲透壓,有很好的利尿效果,通常是在嚴重低蛋白血症伴嚴重水腫時選用。

第4種:抑制電解質重吸收的藥物通過抑制鈉、氯鉀在腎小管的重吸收起作用,主要有噻嗪類藥物氫氯嚷嗪和襻利尿劑呋塞米。氫氯噻嗪對腎功能正常者有效,但對腎功能嚴重損害者效果不佳。呋塞米利尿迅速,且對有腎功能損害者亦有效,但假如連續用藥超過7-10天左右,利尿效果則減退。所以如需長時間用藥,最好間隙用藥。

在臨床上我們對輕中度水腫一般選用呋塞米或是氫氯噻嗪口服,血鉀偏低或是正常者可合用螺內酯,而對於中重度水腫可選呋塞米靜滴,腎功能正常24小時尿量大於400毫升者短期合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嚴重低蛋白血症者合用人血白蛋白或者血漿。

另外,使用利尿劑除應注意各種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外,同時也要注意大量利尿引起的電解質紊亂跟血液濃縮後可能加重高凝而形成血栓等不良反應。

腎病小貼士:

腎病綜合徵患者出現水腫後,要保護水腫部位皮膚防止皮膚受損 ,出現水腫的患者,建議穿寬鬆柔軟棉製品衣服,勤換內衣褲。並且要保持床鋪平整乾燥和經常翻身,避免骨突部位皮膚受壓形成褥瘡。

同時,定期用溫水擦浴或淋浴,飯前後漱口,每天沖洗會陰一次,保持皮膚粘膜清潔衛生,並且要做好預防感染的工作。高度水腫患者常合併皮膚破損、甚至感染,可塗碘伏防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D1An20BMH2_cNUgwV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