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書、不接觸新鮮事物,你的三觀只能被周圍的人影響

2019-09-03     李清喬

一個人如果不看書,那她的價值觀就只好由親朋好友來決定。

這句話,是蔣方舟在《圓桌派》節目中,提到的關於讀書的論點。看到這個觀點的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在業餘時間沒有繼續讀書,可能就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可能會像很多人一樣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

想到那樣的畫面竟然有點恐怖。

01

看書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不僅可以知道很多經驗,也會顛覆我們固有的認知。

在17年,我通過一本書,認識到了新媒體行業內的一名大咖。再通過這位大咖結識了很多優秀的人、收穫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識,尤其是理財的概念。

那位大咖推薦了一個理財課程,我之前就對理財非常感興趣,但不知道怎麼學習。立刻就報了這個課程,結識了很多愛好理財的優秀同學,而自己的理財收益也在逐漸增加。

也因為學習理財,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意識到理財並不是因為有了錢才需要理財,而是在沒錢的時候就要學習理財,時刻有理財思維。並且意識到每個人都有的重要的財富載體-時間。

很多人對於時間的概念是模糊的,但是一些富有的、比較厲害的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時間,他們不想要自己的時間被浪費,所以會將時間花在可以帶來高價值的事情上面。

而很多人,因為沒有接觸過時間的概念,將時間白白的消耗掉到短時快樂的事情上面,在時間離去的時候,很多人身上基本沒有產生什麼附加價值。

當腦海里有了這個概念後,就會對自己的時間進行規劃。比如自己寫一個策劃案要用多長時間,搜集資料要用多久,是否可以用碎片時間完成好提高時間的使用率。

長期對自己時間進行管控,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就不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做事情也會變快。我們會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小小的時間概念,在了解後可有讓自己後續有很多收穫。如果將時間用在見更多的牛人,看更多大咖寫的書籍,自己也會變得越來越厲害。

02

接觸寫作,開啟更多可能性。

在開始寫作之後,我遇到了很多通過寫作得到改變的人。尤其是一個寫作的前輩,就是因為寫作才有了足夠的底氣。

前輩之前在做銷售工作,因為懷孕被調到了比較輕鬆的崗位。有天店裡來了一個人亂停車,前輩讓人挪一下車,對方就這個事情竟然出手打了已經懷孕6個月的孕婦。

因為這個事情,前輩決定辭職回家,當時家裡人都不同意,畢竟有一份工作家裡多一份收入。而當時前輩的稿費收入每月也在5000+,有了這個底氣後,終於說服家人同意了自己的決定。

前輩之前在做銷售,也會寫作,於是看準了文案寫作的方向,經過半年的練習投稿,現在已經成為幾家平台固定的文案寫手。真的做到了在家就可以賺錢,而且工作時間比較自由,可以更好地照顧孩子。

在接觸寫作之前,我沒有想到,有一份工作真的可以做到在家就可以賺錢。當我選擇更多地看書,更多地去接觸不同的人和事情,我見到了太多的可能性,而不像很多人一樣,凡事只有一個可能性。

我之前一個同事因為早早結婚,現在在家全職帶娃,很久沒有接觸新的事物,當我和她提起,可以投稿賺錢的時候,她是非常驚訝的。

一段時間不接觸變化的世界,你可能就會失去很多機會。失去讓自己腦袋升級的機會,失去讓荷包鼓起來的機會。

03

接觸新媒體運營,我發現另一群人的生活。

在寫作的圈子裡,有不少寫的很好的人,一位群友由於寫的不錯,開始給公號號主做小助理,之後看到公號的收入後,開始自己做公號來運營。

通過幾個月的努力,公號已經積累了一批穩定的讀者,由於自己寫的稿子數量不夠日更,又組織了一批作者來穩定供稿。

她有做公號的想法時,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在公號做起來的前期要投入上萬的資金,她將資金都投了進去。

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少會見到這樣的人。我記得在17年,就和一個人談了公號的發展,他有意向進入,但是沒有相關認識的人。周圍的同事也都想穩定的每月領一筆工資,想著這些風險過於高了,就沒有然後了。

我也提倡大家多去看書、接觸新的事物、接觸比自己牛的人。

書本,可以說是最便宜的知識載體,一本書就幾十塊錢,但一本書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教訓總結出來的,價值非常大。看完一本書,腦袋裡的負面情緒就會少一些,正面積極的東西就會增多。

如果可以接觸到寫書的作者那是最好的,可以向作者諮詢在書本里看不到的內容,也可以近距離從作者的身上學到意想不到的東西。

記得在書里看到一句話:現在的每一天,都是不進則退。抓住我們可以控制的每一分鐘,吸收更多對未來有幫助的知識,接觸更多對未來有幫助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1ce-GwBJleJMoPMAb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