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里的浪漫: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2019-10-24     慶余

古人以詩言志,同時也以詩交友。因此當古人對朋友有所思念時,便會贈詩給朋友,以表達心中所感。這便是古典詩詞中所謂的贈詩。譬如,唐代詩人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便是贈詩中的名篇。

小編今天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贈范曄詩》,便是北魏詩人陸凱的一首贈詩。值得注意的是,陸凱只有這一首詩流傳於世。那麼,為什麼要說這首詩是我讀過最浪漫的詩呢?我想在揭曉答案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

北魏景明二年(501年),陸凱率兵南征經過梅嶺時,正值梅嶺上的梅花怒放,於是立馬梅花叢中,回首北望,想到了遠在隴頭(今陝西隴縣西北)的好友范嘩。又恰逢北上的驛使,就出現了折梅賦詩贈友人,如此浪漫的一幕。

《贈范曄詩》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這首詩的大意是說:我在梅嶺遇到了北上的驛使,所以就折下了這枝梅花,托他帶給遠在隴頭的你。我在江南沒有更好的禮物相送,姑且就讓這枝梅花把江南的春天氣息帶給你。

江南自然不是一無所有,詩人也不是只有梅花可寄。完全是因為梅花是江南的報春之花,而詩人好友范嘩是江南人。所以陸凱折梅相送,不僅是為好友帶去了江南春天的氣息,也是為好友帶去了故鄉的氣息,同時還有迎春吐艷的美好祝願。

禮輕情意重,詩人的誠摯情懷,全都凝聚在小小的一枝梅花上了。而知道了這一枝梅花的多層含義後,我們便能明白詩人的情趣是多麼高雅,想像是多麼豐富,此舉是多麼浪漫。在那個書信很慢,車馬很遠的年代,范嘩收到陸凱寄去的這枝梅花,勢必會睹物思人,明白詩人的一番心意。

另外,這首詩還有一個需要留意的地方。即當時南朝北朝處於敵對狀態,陸凱是鮮卑人,效力於北魏,而范曄是漢人,是江南劉宋王朝的臣子。所以陸凱這首詩短短4句,還超越了國別民族的界限,表現出兩人寬廣的胸襟和真摯的情誼。據說當時南北兩方文人,對陸凱折梅賦詩贈友人一事稱讚不已。

綜觀陸凱這首詩,構思精巧,清晰自然,富有情趣。雖然語言樸素,但是言淺意深,把真摯的友情,通過具有高潔情操的梅花表達了出來。最後,我們再回看這首詩中陸凱折梅贈友人一事,無疑是一件很浪漫的事。即使在快遞越來越發達,禮物越來越貴重的今天,我們所謂的浪漫恐怕也比不上古人千里送梅花的浪漫。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Vn-20BMH2_cNUg9u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