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的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市農業發展今非昔比,農產品產量穩步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明顯加強,農業生產條件大大改善,農業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尤其是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壯大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農業產業得到進一步發展,農業現代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2019年初,我市在梧桐樹鄉舉辦了農產品產銷對接會,45家區內外農產品銷售客商和我市的9個合作社進行簽約,簽約農產品涵蓋精品水稻、瓜菜等10餘項農業特色產業,涉及土地2.5萬畝,簽約總金額達1.6億元,讓靈武的特色農產品「扎堆兒」登上南方城市餐桌,開春的第一筆大單就達到上億元,這讓當地農戶的心裡樂開了花。
靈武市蔬菜產業聯合體負責人謝利民說:「今年3月16號,在梧桐樹鄉開了一個蔬菜產銷對接會,今年我們上市的西藍花、香菜、小西紅柿都通過對接會農業訂單的形式銷售了出去,實現了增收的目標。」
近年來,我市以郝家橋鎮、梧桐樹鄉為重點,依託「上灘韭菜」全國「一村一品」品牌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蔬菜,精心打造「五優」蔬菜基地,2018年,全市瓜菜產業實現總產值3.86億元,總效益2.67億元。夏能「沙妃」蜜甜瓜、盛世豐香菜、「尚品上灘」韭菜、沙壩頭西瓜等為代表的一大批靈武特色瓜菜品牌脫穎而出,並以優良的品質遠銷江蘇、上海、陝西、甘肅、內蒙、山西、山東、遼寧、新疆等省區。由寧夏農利達公司牽頭,21家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共同成立了蔬菜聯合體,採取「龍頭企業+基地+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戶」的模式,集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為一體,不斷延伸產業鏈條,進一步促進了全市蔬菜產業健康發展,托起菜農增產增收的「致富夢」。
據謝利民介紹,目前聯合體採取三個經營模式,第一個是股份入駐,把廣東、福建、浙江客商引進來,讓他們參股,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第二個就是代種代收模式,通過農業訂單銷售模式,給老百姓帶來收益,穩定增收。第三個是入園模式,聯合體今年在楊洪橋建立了1350畝的蔬菜園區,讓老百姓入園參與種植。
這幾日,崇興鎮中渠村村民楊麗芳每天都會騎著電動車來到自家田裡查看玉米長勢。今年50多歲的她和家人種了幾十年莊稼,一步一步見證了本村農業發展的變化,她感覺現在種地越來越方便,產量和收入也越來越高。她說:「以前,農民相當苦,玉米要刨,麥子、稻子要割,全部靠人工。到2000年以後,隨著農村合作社慢慢興起,我們開始使用中型機械播種、插秧。到2015年以後,我們農村農業生產全部機械化了。」
崇興鎮中渠村黨支部書記馬耀武告訴記者,中渠村利用離城區較近的優勢,近年來積極開展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讓大多數群眾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二三產業,實現了收入的多元化。目前,該村外出務工人數占全村人口的60%,工資性收入占人均純收入的70%。
蘭保國是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一名高級農藝師,40年的工作中,一直在水稻種植一線的他,見證了水稻從人工插秧到機械化插秧,從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到規模化種植,再到今天品牌化、集約化的發展之路,他說:「現在我們推廣的是水稻精量穴播技術、水稻保墒旱直播技術,這些技術的推廣能夠提高水稻的產量、產值和質量,實現增產增效。」
近年來,我市強力推進優質糧食產業提質增效,鼓勵鑫旺植保、農達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依法流轉土地,推廣全托、半託管種植模式,實現統防統治統種統收,綠色高產高效,精心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基地。截至目前,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獲得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認證46個,昊王米業、大地糧油、生財米業、金雙禾等企業多個產品多次在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洽談會摘金奪銀。「興唐」牌寧夏大米獲評中國「十大好吃米飯」。
在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品牌的同時,我市還加大對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扶持和培育力度。2018年底,我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社750家,社員21308人,帶動農戶數達到25510戶;家庭農場達到137個,經營土地面積達到53571畝,涉及農業生產資料購買、農產品銷售、農產品加工、種植業、養殖業等各領域。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強勁,土地、資金、水利設施、農業生產機械等生產要素流向集中、合理整合,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陡然加快,農作物也由單一的種植結構向多元化、特色化、科技化邁進,百姓的「菜籃子」「果盤子」日益豐富,「錢袋子」也鼓了起來。
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到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從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到建立健全農村市場體系;從調整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到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改革農村稅費制度,到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正是這些重大改革的落地,為我市的農業農村發展注入了不竭的動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u1JV20BJleJMoPM07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