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古墓出土奇特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裡面是啥構造

2020-09-11     趣說歷史觀

原標題:江蘇古墓出土奇特酒杯,酒怎麼都喝不完,專家:你看裡面是啥構造

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這是李白在他的詩歌《襄陽歌》誇讚鸚鵡杯的詩句,意思為他提起鸕鶿杓將酒添進鸚鵡杯中添得滿滿的,鸚鵡杯可一日須傾三百杯。並且不只是李白,許多的文人都在自己的文字作品中提到過鸚鵡杯。並且都說明了鸚鵡杯的就就像是怎么喝都喝不完一樣。

現在的專家很多都有想去復刻過古人文中的鸚鵡杯,可是每一次復刻後的結果都並不盡如人意,所以有專家便對此事產生了懷疑。可如若只是一人兩人說起這件事還有可能是自己妄想,可是許許多多的文人都對此有記錄,這至少一定情況上來說鸚鵡杯是客觀存在的。

這一切在1965年,有了轉機。1965年,位於江蘇南京市北郊幕府西南方向的象山上,發現了一個墓葬群。在通過五年時間小心翼翼的挖掘之後。專家確定了墓主人的身份是東晉的大將軍行參軍王興之。即是我國古代有名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的叔叔。

在王興之出土的隨葬品之中,有一個精巧的隨葬品引起了專家的注意。這是一個海螺,以前的也不是沒有挖掘到海螺的隨葬品,但是大多是一些部落的酋長之類的陵墓。而東晉的貴族王興之的陵墓有一個海螺,就非常的不正常了。

隨後專家們開始研究這個海螺,最後送檢發現,這是一種遠古的貝類,鸚鵡螺。早在5億多年前,鸚鵡螺就生活在地球上了。現如今鸚鵡螺已經是被稱為地球的」活化石「,是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之一,那麼為什麼在那時候的王興之,會帶著一個鸚鵡螺陪葬呢?

接下來的研究結果讓專家大吃一驚。原來,這就是被無數考古學者朝思暮想,夜不能寐的—「鸚鵡杯」。這件海螺的X光照片顯示,鸚鵡杯內部構造中並非是光滑的。裡面有許許多多網格狀的天然空隙,可以盛放約有3-4斤的酒水。

就像是海綿一樣,而客人在飲酒之時,由於許多空隙的存在,必定是無法將酒全部到進口中。這樣,就造成了一種細水常留,千杯不盡的情況。用這樣的杯子喝酒,也不像是莽漢一樣一飲而盡。

天然的內部結構讓用這個酒杯的人只能慢慢的品鑑酒的味道,也是因此,深受文人們的喜愛,紛紛作詩吟文來誇讚。這就是我們經常可以在古人的文集中看到有關鸚鵡杯的記載的原因了。

但是到了現在,鸚鵡螺已經臨近滅絕,是絕對不能用來當成是酒具了,就算是在遙遠的唐代,鸚鵡也是十分珍惜的,使用它當作酒具的人也是必然非富即貴。我們也只能是從史料圖片中想像一下用它喝酒的感覺了。但是現在科技如此發達,也許我們可以嘗試買到其他材料模仿鸚鵡螺內部結構而製造的鸚鵡杯呢?你說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tT5enQBURTf-Dn5qYJ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