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速讀、網紅刷量、贗品展覽……我真不敢相信世界可以這麼魔幻

2019-10-18     識用

來源:書單

最近,書單君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錯覺:我們可能生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裡。

因為這幾天看到的新聞,都實在是太特麼魔幻現實主義了。

昨天,我的朋友圈被一篇名為「一場新媒體巨頭導演的『殭屍舞台劇』」的文章刷屏了。

事情不算複雜。

一名深圳的創業青年稱,自己聯合合作夥伴,通過香港的專利技術開發了一系列科技產品,打算花錢在微博上做做推廣,賣點貨。

經人介紹,他們找到了一家名叫「蜂群傳媒」的微博頭部營銷機構。

也許你沒聽說過這個公司的名字,但它旗下的帳號——「留幾手」和「我的前任是極品」,你大概有所耳聞。

這個創業青年說,「蜂群傳媒」給他們設計了一個預算100萬元左右的推廣全案,因為是第一次嘗試,他打算先拿蜂群旗下一個叫張雨晗的博主試試水。

這個博主的數據看上去不錯:粉絲380萬,每條視頻的播放量都有100多萬,正面評論上千。

「畢竟是微博頭部機構,就算有水分,應該也還是會有部分真實的數據存在。」懷著這樣的心情,雙方愉快地達成了合作。

貼心的他甚至特地為這次活動準備了專屬優惠券,希望給對方粉絲一些福利。

果然,視頻發布一小時後,數據很可觀:23萬播放量,將近400條評論,從評論內容看,反饋非常好,大家紛紛表示「安排上了」。(現在視頻已經刪除,大家不用去找了)

嗖嗖上漲的播放量,踴躍表示被種草的用戶評論,讓這名創業小伙有點激動,甚至已經開始擔心庫存不足。

那麼如此火爆的場面,到底帶來多少購買呢?

他邁著輕盈的步伐,躊躇滿志地來到了蓄勢待發的電商部,然後就被現實狠狠打臉:

不僅沒有購買,連進店都沒有,當晚的店鋪流量甚至不如往常!

甚至,到第二天下午廣告視頻播放量達到350多萬的時候,他們的店鋪還是絲毫沒有動靜。

300多萬播放,1000多條正面評論,0進店轉化。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事情暴露後,號稱380萬粉絲的微博大V張雨晗,被網友扒出來活躍粉絲只有1萬。

不過由於這次是試水,雙方沒有把銷量寫在合同里,所以甲方爸爸這次維權無門。

不過,大家先別著急心疼這位創業小伙,故事還沒結束。

我們現在反過來看看,他們所謂的用了香港專利技術打造的科技產品,到底是什麼呢?

喏,就是下圖這東西。

它叫「暖宮寶」,據說可以舒緩姨媽痛。別看它扯了什麼分子效能、熱感受器啥的,仔細想想,不就相當於個微縮版的暖水袋嘛!

就這個「暖宮寶」,你猜賣多少錢?

不要99,不要199

499!只要499,袖珍暖水袋帶回家

你以為人家被割了韭菜,其實不過是一場「黑吃黑」。

想收智商稅的,到頭來被收智商稅的收了智商稅。

這兩年,流量造假已經不算是新聞,除了公關營銷界這麼干,飯圈也不遑多讓,前有吳亦凡粉絲刷榜衝出中國,走向世界,後有央視曝光蔡徐坤數據注水。

可以想見,我們平時看到的所謂「熱搜」「熱門榜」,真實熱度有幾何呢?

注了水的肉還是肉,可有些注了水的流量,就只剩下一片虛假數據匯成的大海

可能有人說,媒體和營銷數據已經不可信了,那咱相信權威該是不會錯吧?

諸位,別忘了,這個世界總能帶給我們驚喜(xia)。

就在上個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了一場「直面達文西和他的藝術群體原作展」

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說,除了一些達文西的弟子和追隨者的作品外,此次展覽還將展出4幅達文西的原作

如此一聽,68到120不等的票價真是太值了!

但開展日期臨近,人文藝術大V尤勇卻揭露,這就是一場義大利假畫的中國巡騙展!

有多假呢?差不多能把達文西氣活過來。

不僅達文西的原作是假的,連其弟子的畫作也是假的。

更氣人的是,這些展品不但假,且畫技肉眼可見地拙劣,近乎於初學者的水平,簡直是愚弄國內美術從業者和觀眾的審美眼光。

畫得假成這樣了,咱們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們卻看不出來,也是奇了......

在展出作品真假和質量被質疑後,很快就有網友扒出,策展人尼古拉·巴爾巴泰利(Nicola Narbatelli)就是個義大利的假畫騙子。

而央美是怎麼給這位尼古拉先生背書的呢——

義大利藝術史學者尼古拉·巴爾巴泰利現任盧卡尼亞古人博物館的科學主管,該博物館是義大利南部達文西研究的主要學術中心。

看起來還挺像回事兒的,但真實的「盧卡尼亞古人博物館」其實跟農家樂差不多。

面對憤怒的網友和觀眾,央美美術館館長張子康回應:系批判性質的學術研究展,此後將梳理20萬字的學術研究

作為一家國家級重點美術館的負責人,其對藝術品真偽的開放態度,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

馬克思曾說:「一切歷史事實與人物都出現兩次,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喜劇。」

如果他老人家活到現在,應該會修正自己的說法。

因為有些歷史,不僅很快就重演,而且一次比一次讓人哭笑不得。

央美的假畫風波才剛過去,耗資670萬建成的重慶大學博物館,就靠著一堆假文物在網上出名了。

事情是這樣的。

重慶大學博物館開館那天,資深文物收藏愛好者「江上」興致勃勃地去逛了一圈。

可他越逛越覺得不對勁,裡面的文物怎麼看起來假假的。

要麼造型詭異、工藝粗糙、顛覆文物常識,要麼已有真品在其他博物館展出。

比如,這件「秦始皇陵銅車馬」,由6匹馬組成。可在考古界,大家都知道秦漢天子的座駕都只有4匹馬。

再比如這件「漢代琉璃龍紋璧」,然而漢代哪有琉璃啊……

再看這個四大天王造型,電鍍工藝製作的,也是先進得過頭了。

像這樣的贗品,在館內隨處可見,跟地攤兒上賣的是一路貨色。

逛完展覽回來以後,這位叫「江上」的網友意氣難平,於是寫了篇文章,將耗資670萬的重慶大學博物館推上了風口浪尖。

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果然毒辣。

一位曾供職於國內知名博物館的文物專家表示,從這些公布的藏品看,絕大多數已經是假冒到荒唐的地步

那麼問題來了,館內幾百件藏品的捐獻人吳應騎先生,作為重慶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原副院長,是否對藏品的真偽心知肚明呢,他本人的學術能力究竟如何?

這場鬧劇究竟是好心辦壞事,還是赤裸裸的誑騙?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書單君不敢妄言......

被權威「詐」的感覺,可比被流量蒙蔽的感覺讓人難受多了,除了憤怒,還有種被背叛後的傷感。

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之一,就是魔幻的事情像蘑菇一樣,往往好幾個生在一起。

最近被曝出的「量子波動速讀」,就是這些「蘑菇」中,最奇葩的一朵。

這種速讀法的推廣者聲稱,交上三五萬塊錢,就能夠讓你擁有「1分鐘能讀完10萬字」的能力,它的科學原理是量子糾纏和光的波粒二象性。

那麼你需要做的是什麼呢?就是瘋狂翻書。

機構老師告訴你,翻得越快,你和宇宙的距離就越近。

聽起來很不可思議,然而這只是它入門級的能力,據說到了高階,不需要眼睛,都能看完一本書,絕對物超所值。

書單君剛看到此事的報道時,也覺得簡直是奇葩又搞笑,可是笑著笑著,就笑不出來了。

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一件恐怖的事情。因為這種培訓機構,已經從很多人的手上掙到了錢。

其實類似的東西早已有之,它們被叫做「民科」。

「民科」一向以可笑、漏洞百出而著稱,比如之前大火的「水氫車」事件。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號稱實現了的,是很多人心裡都曾有過的幻想。

「要是汽車加點水就能跑多好啊。」「要是隨便翻翻書,就能把知識全都記下來該多好啊。」

這種哆啦A夢式幻想的本質,其實是懶惰。

「民科」還有另一個特點:不信的人覺得可笑,相信的人信得狂熱。

這也是這類作假的真正可怕之處。沒有人一開始就會相信它是真的,但你也很難去證明它是假的。

而一旦你開始質疑它,想要了解它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它就已經開始把你帶進溝里了。

設想一下,走進「量子波動速讀」的培訓機構,牆上掛滿了各種國際獎狀,桌上擺滿了「速讀名師」們的權威證書、獎盃,首先就給了你一種強烈的心理暗示——我們是認真的。

當你走進教室,所有的孩子都在一臉嚴肅地翻書,一堆家長在旁邊對你說:「我一開始也不信,後來試了試,真的有效!」這時候,人腦子裡的質疑一定轉變成將信將疑了。

因為一眼看上去可笑的事情,如果有很多人在嚴肅認真地做它,你就無法再像一開始那樣輕易地否定它了。你會開始動搖:這麼多人都信了,萬一是真的呢?

把這種方法用得最得心應手的,是傳銷。

當身在其外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相信那是真的,可是一旦深陷其中,又沒有人會質疑它是假的。

今天和大家聊了幾個關於「虛假」的故事,不知你怎麼看,反正我總有一種被侮辱的感覺:周圍的世界,難道真的是一場場互相糊弄和欺騙的遊戲?而且這種糊弄和欺騙,來得那麼粗暴直接,甚至都沒有用心掩飾……

書單君從事新媒體工作,這個行業,既讓那些有才華但默默無聞的人可以一朝成名,也不乏因利益和虛榮驅使而滋生的弄虛作假。

作假也許會換得一時光鮮,但潮水退去,就是裸泳者的尷尬。

2016年,微信曾果斷整頓刷閱讀量的行為,讓不少所謂的大V帳號露出了真面目。

當時我特別感慨,對一家公司來講,有正確的價值觀也許不能讓它快速膨脹為獨角獸,但一定能讓它走得踏實,走得長遠。

但作假行為最大的受害者,其實是真實本身。

因為當這個世界被假象包圍,即便真相擺在眼前,人們也不會再去相信了,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韓國有一名當紅的hiphop歌手,名叫Tablo。2009年,在風起雲湧的曝光藝人造假學歷運動中,他在美國史丹福求學的經歷也遭到了質疑。

13萬網民在論壇上建立了專門小組,打著尋求真相的名義,對他進行攻擊:「你不可能僅僅用三年半,就從史丹福畢業,績點還那麼高,這一定是假的。」

Tablo拿出了畢業證書和成績單,網友們說那是偽造的;

他拿出在學校授予的獎狀,網友說中間的名字怎麼對應不上;

他拿出畢業生名冊上的照片,網友說是P的;

哪怕在史丹福校方以正式信函回應後,網友們依然說他冒名頂替……

總之,無論Tablo拿出什麼證據,網友們永遠都是:我不信我不聽,一定是假的!

甚至,連Tablo周圍的人也未能倖免,新婚妻子和剛出生的女兒被網絡暴力,父親也在這段時間病情急劇惡化,離開了人世。

被逼無奈,他只能帶著電視台的人飛到美國去母校認證學歷,找同窗和教務處主任以及評獎教授為自己作證。

這個事件,最終被拍成了紀錄片《Tablo去往史丹福》。

在虛假的漩渦中,人們渴求共鳴的慾望早已超越了探索真相本身,寧願相信假的,也不願相信真的。

電影《黑客帝國》里,當懷疑世界真實性的黑客尼奧,見到了黑客組織的首領墨菲斯,後者遞給他一紅一藍兩顆小藥丸。

吃下紅色藥丸,將會從幻夢裡醒來,見到一個真實而可怕的世界;吃下藍色藥丸,將繼續生活在虛假之中,並且不會懷疑這份虛假。

尼奧沒有猶豫,吞下了紅色藥丸。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里,真相或許是:辛苦寫出來的文字,就是沒多少人看;想要獲得知識,就是需要沉下心來花時間慢慢讀書;渴望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更多,沒有什麼捷徑可走……

真相沒有假象那麼討人喜歡,它唯一的優點,就是真實本身。

我喜歡真實,因為它讓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就像你可以隨時躺在大地上,感受雨水滴在皮膚上的涼爽,感受陽光打在臉上的熱烈,絲毫不用擔心自己會突然從虛空中墜落。

而追求幻光的人,終會沉入苦海。

假如兩顆藥丸放在你面前,你又會作何選擇?

主筆 | 燕妮 清涼油 輕濁 編輯 | 黑羊

圖源 | 來源於網絡

本文轉載自一個推薦好書的微信公眾號「書單」(ID:BookSelection):由來自《南方周末》、《新京報》等媒體的資深媒體人共同打造,幫你提升自己,通過讀書變得更好。轉載授權請聯繫「書單」公眾號。

《「智商稅」:如何避免信息焦慮時代的智商陷阱》

作者簡介:高德,管理、溝通及思維培訓專家,繼2013年出版暢銷書《洗腦術:怎樣有邏輯地說服他人》之後,開始深入研究「智商稅」這一時代騙局,以幫助人們優化思維模式、提升心智防禦能力,出版新書《智商稅 :如何避免信息焦慮時代的智商陷阱》

微信:shiyongpai188,即可領取電子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shP7G0BMH2_cNUg0O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