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塊錢一枝花,10塊錢一盆花,廣州有了花市便有了年味兒

2021-02-19     開心菜菜慢生活

原標題:1塊錢一枝花,10塊錢一盆花,廣州有了花市便有了年味兒

廣州人的年離不開花市。

在廣州的花市歷史上,它是經歷過一番蛻變的。

據說,早在南漢時期,皇宮裡有個宮女叫素馨,年紀輕輕便芳魂早逝,她的墳頭上長著一種花,叫素馨花。因為素馨花十分芳香,搞得才子騷客們常常來到她的墳前吟詩作賦。當時,廣州有4市,其中之一便是花市,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廣州花市只賣一種花:素馨花。

素馨花非常多見,現在基本沒有人賣它了,因為廣州的山上到處都有素馨花,沒有人再願意花錢買這種隨手可見的花。

到了清朝中、晚期,廣州的花市開始品種豐富,生意最旺的時段是春節前到元宵節期間。而且,種花的花農也越來越多。清朝有位詩人曾寫道:三十三村人不少,相逢多半是花農。可見,花市在清朝時期已經形成了規模。

以前賣花基本有兩種形式,一是沿街售賣,二是送貨上門。

現在,廣州人依然喜歡買花。春節逛花市是必不可少的節目。雖然這兩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花市只小規模舉辦,甚至改為了雲上花市,但這並不能阻擋人們對花的喜愛。

以往的花市,舉辦得十分隆重,花農們將花運到花市,再加上各種非遺項目,甚至還有表演。人們專門開闢出一塊場地,隊伍拉長了一條街又一條街。即隆重又熱鬧。

舉辦花市的地點也不一而同,多寶路、逢源路......都舉辦過花市。據說,郭沫若和陳毅等人都來逛過廣州花市,還留下了許多詩句呢。

雖然這兩年沒有了花市,但人們依然熱衷於買花。

廣州有座嶺南花卉市場,在地鐵窖口站附近。每到過年前的那幾天,便到處是買花的人,人們一盆盆,一車車將花往家裡拉,就為圖個好節慶。好像不買幾盆花,這個年便不能稱之為年似的。

於是,各種君子蘭、水仙花、桃樹枝......以及許多叫不上名字的花便擺進了花市,一會兒功夫就能賣出去不少。

1塊錢1支玫瑰花,10塊錢一盆太陽花......價格有貴有賤,花有五彩斑斕。人們熙熙攘攘,與拉花的車擠在一起,到處是詢價和討價還價的聲音。

但凡到了花市,便沒有空著手離開的。

廣州花市已經不僅僅只是售花,賣花。早已形成了一種文化。

廣州只要有花市,便有了年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s2UuncBDlXMa8eqlUk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