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代購已經是國內的一股風潮了。
不出國,也能買到自己需要的產品,簡直不要太方便,而小夥伴們代購的這些產品,也多來自歐美日韓等地區。
不過,就沒有外國人想要代購咱們的國貨嗎?
你別說,還真的有,很多外國人因為某次使用過國貨之後,就對天朝的很多產品念念不忘,甚至找不少中國朋友幫忙購買。
@王媽媽
我的老師蘇三,就讀於美國東北部的西北大學,去年來到我大帝都訪學。
這半年裡,她曾經幻想過把留學生公寓里的29寸大屁股電視搬回美國博物館,曾經在霧霾紛紛的中午和我們吃食堂里的羊蠍子和鴨血,曾經在滴水成冰的寒冬里,趴在地上往自行車鎖眼裡灌熱水,曾經把飯卡捅進ATM機里被吞了之後,率領一溜學生勇闖中行。
在熬過北京磨人的霧霾和寒冬後,她終於帶著對食物的不解和電視抬不走的遺憾回到了家鄉。
寒假某天,我收到了如下郵件:
我揣摩了很久,終於明白,她說的是:
看來在嚴寒的芝加哥大街上,誰擁有這件保暖神器,誰就是這條街上最靚的仔。
@媒介
韓國交換生來我們學校交流,我中午沒吃飯,買了一包黃瓜味樂事。
一個女生看了我很久。
我,被韓國妹子看上了?
然後她害羞的走過來,我的小心臟撲通撲通跳。
她看著我含羞的用英文說了一句:「你這薯片能給我嘗一口麼?我們那裡沒有這個口味。」
雖然我很不情願分享我的午餐,但是還是給她嘗了,後來她就和她韓國同學一起把我的薯片分了。
我心想,看在你這麼好看的份上就原諒你了。然而當我趁機想和妹子多聊幾句的時候,妹子來了句:「我男朋友也覺得很好吃,能告訴我哪裡能買到麼,我們想買兩箱回去。」
有男朋友不早說!!!!給我吐出來!!!!!
不過通過這個事兒,我第一次知道了韓國的樂事很多口味都沒有。zzzz
其實還像什麼檸檬、蜂蜜芥末之類的薯片味道,其他地方也極少見到。
@將軍封王
義大利帥小伙來中國工作。
自從來了中國以後,被我們這幫損友帶入歧途,有次回義大利,帶了25公斤的科爾沁手撕風乾牛肉,不是25包,是25公斤!!!
天知道他那個箱子是怎麼裝進去的,也不知道安檢有沒有看出來這是個殺牛分屍的狂魔。
回義大利後,他父母邀請了好幾個家庭的好友在家裡吃飯,本來這個給小孩當零食吃的,沒想到正餐還沒上,一群人就一根又一根地把牛肉乾不停地往嘴裡塞,還兌著起泡酒......
我實在想像不到這是什麼感覺,有空試試......
後來他給我發消息說,兄弟,牛肉乾庫存緊張,有沒有辦法給我寄些?
我也一臉懵逼,沒辦法,找人幫他寄一些......然後不到三天,這貨又發消息說,兄弟,我自己私藏了五包牛肉乾,家裡這幫朋友是禽獸啊,天天來問我還有沒有牛肉乾?
我說,歐洲不是盛產牛肉麼,怎麼都改吃中國的牛肉了......
他說,沒吃過這樣的......
後來這貨回來工作了,聖誕節,他又帶了不少零食回去,椰樹牌椰汁,大白兔奶糖,衛龍辣條,以及各種各樣口味的薯片,各種各樣的方便麵......
然後,行李箱就被弟弟妹妹掏空了。後來,這貨給我發信:兄弟,有時間幫我寄一些大白兔奶糖過來。
我:閉嘴,給我滾!
之後他父母不知道從哪個中國老闆那裡打聽的消息,說要正宗的普洱茶,要正宗的安化黑茶,要正宗的金駿眉,要正宗的西湖龍井,帶回義大利。
最近這貨這幾天不惜奔波在中國各地,問他父母,你們不是喝咖啡嗎?他父母說,聽說喝咖啡對身體不好,喝茶對身體好(可能是被某個中國老闆洗了腦)。
然後周圍的朋友都讓他帶茶葉,他們覺得可以一試,於是乎,行李箱塞了一大堆東西,還有正宗的海底撈底料,雖然底料義大利中國超市都有。
@強迫症綜合患者
茶葉。
某年過年,我媽在福建的朋友給她送來了兩罐鐵觀音。
我媽給我姐一罐讓她帶去澳洲。
然後大概一個星期,我姐打電話要我媽再給她弄10罐。
我媽:你要是缺錢用,就出去打工。總是賣這些東西,你還學不學習啊!
我姐:你以為我想啊,我要是不給他們,天天找我要,我還怎麼學習!
我媽:……好吧,我看了那種茶葉一罐是差不多兩斤,你就不怕賣不出去嗎?
我姐:我還怕不夠。
然後我媽只能又寄了,好像不寄我姐真沒法學習了。
後來我問我姐是怎麼賣,我姐說:一罐分成10個100克小袋,每袋差不多賣50。(茶葉是一罐168)
留個學卻找到了「發家致富」新途徑是怎麼回事。
@呂朋
對,就是清涼油,而且一定要帶龍和老虎logo的。
大家去過非洲或對非洲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這件事,就拿埃及來說,旅遊業大國,不誇張的說埃及全民都是導遊,而且他們有要小費的習慣,不管幫你照相、指路都會一直給你說「細細細細」(小費的意思),看你是中國人,還直接問你要清涼油。
因為非洲那邊蚊蟲特別多,而且很容易發生腹瀉等問題,我們的清涼油對他們來說是一神器,當地藥店也有賣,但價格都在一美元以上,還不保證能買到真貨,所以他們一見到中國人就上來要清涼油。
據數據顯示,每年中國出口到非洲的藥材上千萬美元,但清涼油就占80%,所以,如果大家有去非洲的打算,行李箱一定要備上幾十盒清涼油。
跟我念!清涼油!牛逼!
@崔亞飛
之前有個沙特的小男孩住我家樓上。
走的時候,他讓我幫他在淘寶上買個幾百個自拍神器、幾百個移動充電寶、幾百個水果手機的保護殼和數據線。
他說這些東西在他們國內相當受歡迎。
@貓三娘子
我曾有個土耳其實驗室同事。
他被蟲子咬了,我給他一瓶風油精,擦好了;
他頭疼,我給他一瓶風油精,擦好了;
他犯困,我給他一瓶風油精,擦好了;
他問我,這綠油油的是什麼神油?
我告訴他,中國神油,Chinese magic oil,百種草藥精鍊。
驚地對方直呼「我給你付錢!」
我算了一下匯率,說付我一點八美元謝謝,然後我每次回國他都要十瓶,付我十美元鈔票,還請我吃panda express.
@清柚哥
帶過的一個老學究客戶,很有錢,每次工作完之後都要去秀水街大逛特逛,有一次和夫人專門遛了一天逛秀水街,還買了一個A貨的包送給陪同的翻譯小妹妹。
後來翻譯小妹跟我說:老學究回國後還寫了個購物清單委託她去買了寄回美國......
外國人對這種山寨的東西不太介意,水貨也樂呵呵的用,所以一些賣山寨的購物街很受老外歡迎。
這些…居然要代購?
@奔跑的蝸牛
你們的都弱爆了,我們這邊一客戶(義大利人),無意間看見人家店裡的街電(就是掃碼借充電寶)死活非要買兩套回去……我和人家街電的售後打電話,問有沒有的賣,人家也是一陣懵逼,表示沒賣過,最後沒買成,就幫他買了5個充電寶……
離開時,還念念不忘。
@GT朱老師
英文教材的中文影印版(不是複印版,而是正式出版的,比如下面的圖)。
@匿名用戶
我就是來吐槽一下男票……
他沒有代購,他是自己買的,之前來國內出差,買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
第一次去他家,我就被他的腦洞深深折服了。
首先,是一尊石佛,目測三四十厘米高……而且家裡也沒人信佛,不知道他買個這個作甚,不嫌沉嘛!
然後,是床單被罩之類的東西,棉製品,這個還比較正常。
閃瞎眼的東西來了——沒錯!就是這個!光是在客廳我就看見仨……
我可能跑題了……但我不能一個人瞎……
@歸伶昌
寫兩句來湊個熱鬧吧。
有個語言夥伴,讓我幫他帶兩條加絨牛仔褲……因為這玩意兒德國沒有。
可是我是個南方人,之前並不知道加絨牛仔褲這種東西。
於是我自己也買了兩條穿著。
直到現在,我在德國都穿它。
@Lancelot Guo
我的一些外國同事來了中國就試圖找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 有要求帶火鍋回去的-----注意,我說的是煮火鍋用的大鐵鍋,涮羊肉神馬的太好吃了有木有......
還有要求幫忙問大餐桌上的轉盤在哪可以買到的......
@雪林
果凍!
真的讓我震驚了。一直以為歪國人的Jelly和果凍差不多呢,結果老闆吃完又想吃,上星期夥同同事們幹掉了一!大!!桶!!!
還好沒給他們買喜之郎吸的果凍,聽說歪國人吃完覺得包裝很神氣,還會拿來灌水喝 2333
@匿名用戶
德國老鐵讓我帶「華晨寶馬」字標貼在他的寶馬上,如下圖所示:
順便我又帶了個這個給他:
@Peneldon
電動車!!!!!!
準確的來說是電動自行車,類似摩托車那種。
以前在某211大學培訓,認識了學校里幾個歐美留學生,他們都!愛!騎!電!動!車!每個人買一台的節奏。他們覺得又環保又好開,而且便宜(他們專挑二手的買)。
留學生喜歡電動車真是屢見不鮮了。
我們這邊某個醫科大學有很多阿三留學生,他們酷愛購買大功率電動車,然後各種改裝,風格類似城鄉結合部那種山炮開的,他們覺得超酷,成群結隊的飆車。
遇到交警就假裝聽不懂中文……
@賈賈大
我是外貿狗,經常接待老外,此為前提。
帶200件招待所小瓶洗髮露+200件沐浴露…
接待過一個南非某小國,自稱的某位官員親戚的小哥,落地晚上十一點鐘了,部門男同事接回來小哥非說藥吃個飯,於是被帶去了肯德基一頓胡吃。
由於小哥來的太晚,只能安排在單位附近的老舊招待所暫住一晚。
第二天小哥跟我們開完會後小哥說,招待所的洗沐套裝不錯,想要帶點回國…
我:????啥玩意兒??
也許這就是不同文化種族之間帶來的碰撞樂趣吧,看著每一個答案都好有意思,從老乾媽到茶葉、從電動車到文具用品,沒想到老外也是如此需要這些好用不貴的天朝小玩意,引發他們的一波購買熱潮。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被有被要求帶過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