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為什麼這麼會做生意?

2019-07-01     南宮的火哥

浙江,自古就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一提到浙江人,立馬就會想到馬雲,就會想到溫州,杭州。是的,浙江人給全國的標籤就是特別會做生意,從骨子裡就有經商的傳統。世界的小商品大部分都來自浙江的義烏,而溫州人也和猶太人一樣被稱為最會做生意的代表。那麼浙江為什麼會出這麼多生意人?

從地形上來看,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地跨北緯27°02'一31°11',東經118°01'一123°10'。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江西、安徽相連,北與上海、江蘇為鄰。浙江東西和南北的直線距離均為450公里左右,陸域面積10.55萬平方公里,為中國的1.1%,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浙江山地和丘陵占74.63%,平坦地占20.32%,河流和湖泊占5.05%%,耕地面積僅208.17萬公頃,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耕地較少,在以農業為主的近代,可以說先天不足。

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大致可分為浙北平原、浙西丘陵、浙東丘陵、中部金衢盆地、浙南山地、東南沿海平原及濱海島嶼等六個地形。也就是說浙江的西邊基本上是山地,西北是天目山,接著往下是黃山山脈,再往下跟福建交接的武夷山,不利於大區塊的農業生產,但是極利於水果,茶葉,毛竹等農副產品的生產。而這些農副產品很多都是用來貿易的。

從水系來看,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陸路交通是很滯後的,相反如果水系發達,那麼水上運輸比陸上要便捷得多。

浙江境內有西湖、東錢湖等容積100萬立方米以上湖泊30餘個,海岸線(包括海島)長6400餘公里。自北向南有苕溪、京杭運河(浙江段)、錢塘江、甬江、靈江、甌江、

飛雲江和鰲江等八大水系,錢塘江為第一大河,上述8條主要河流除苕溪、京杭運河外,其餘均獨流入海。江河湖海眾多,水運發達,為貿易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物產來看,浙江海域遼闊,氣候溫和,水質肥沃,餌料豐富,適宜多種海洋生物的棲息生長與繁殖。生物種類繁多,素有「中國魚倉」美譽。 浙江可供海水養殖的品種:石斑魚、鮑魚、扇貝、海參、鰻鱺、褐菖鮋、黑鯛、真鯛、鱸魚、鮸狀黃姑魚、黃條鰤、河豚、卵形鯧鰺、鯔駿魚、海鰻、中華烏塘鱧、中國對蝦、日本對蝦、斑節對蝦、長毛對蝦、刀額新對蝦、脊尾對蝦、梭子蟹、青蟹、海馬。

著名的有舟山漁場,是中國第一大漁場,漁業資源極其豐富。而發達的水系,也為淡水魚的生長提供條件。漁業由傳統生產型,過渡到捕澇、養殖,加工一體化,內外貿全面發展的產業化經營。石浦漁港、沈家門漁港是中國最早四大中心漁港中占兩席,海洋捕撈量居中國之首。杭嘉湖平原是中國三大淡水養魚中心之一。

豐富的農產品大米、茶葉、蠶絲、柑桔、竹品、水產品在中國占重要地位。

綠茶產量占中國第一,蠶繭產量占中國第二,綢緞出口量為中國30%,柑桔產量中國第三,毛竹產量中國第一。浙江是中國高產綜合性農業區,茶葉、蠶絲、柑橘、海鮮和竹製產品等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

從海運來看,浙江省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占中國的20.3%,居中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中國第5位。

有沿海島嶼3000餘個,水深在200米以內的大陸架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於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中國島嶼最多的省份,其陸域面積有1940.4萬公頃,90%以上無人居住。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舟山群島主島)為中國第四大島。

浙江岸長水深,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290.4公里,占中國的1/3以上,10萬噸級以上泊位的深水岸線105.8公里。截至2013年,有港口58個,泊位650個,年吞吐量2.5億噸。海岸灘涂資源有26.68萬公頃,居中國第三。舟山是浙江唯一的海島市,是國家重點開發區域之一。沿海的寧波、上海與舟山群島之間每天都有多班客輪往返,形成了中國最為繁忙的海上客運「金三角」。京杭大運河的杭州—蘇州、杭州—無錫區段每天尚存一班夕發朝至的遊船對開。這些都為海外貿易提供便利。

加上沿海省份,開放包容,敢闖敢拼的性格,正是生意人急需的,浙江人獨有的精明可能是祖上傳下來,這些都對貿易有極大地幫助。這也是為什麼浙江人多為生意人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esRFGwBmyVoG_1ZKV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