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升職加薪的人,身上都有這四種特質

2019-11-19     魔鬼銷售學

下午和一位相識多年的老友聊天,聊事業和家庭,聊人生和夢想,聊年輕時的那些人和事。

八年前,他發誓靠畫畫為生,做自己喜歡的事,要有一間自己的畫室,甚至還夢想著有朝一日能辦場個人專場畫展。

如今,八年後的今天,除了個人專場畫展這個夢想還沒有實現,他的第三間畫室將於月底開業,生意越做越大,人生穩步向前。

可以說,他這些年的發展還是比較成功的,當然個中的辛苦與艱難也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

一個人能不能混出名堂,能否有一番作為,我們總結了四點要素。也就是說,如果能滿足這四個條件,你就有很大可能性取得不錯的成績。

哪四個條件呢?

請往下看。

01

有強健的身體

老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這句話簡直就是真理,一個人不管你做什麼事情,如果你想要有所成就,就必然要投入很多的心力在上面。

某種意義上講,投入的精力越多,最後能成事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我身邊有不少需要長期伏案寫稿的朋友,有做編劇的,有不少是自媒體,也有一些朋友是寫小說的。

長期久坐寫文章的人,一般頸椎都不是很好,而且大多數人都有熬夜寫稿的習慣,以至於工作沒幾年,就滿身的職業病。

從我個人的經歷以及身邊這些朋友的發展情況來看,那些平日裡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肯花時間鍛鍊的人,通常工作效率更高,發展更好。

其實,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當身體處於上佳的狀態,體力充沛,精力旺盛,往往才能將事情做好,效率高,質量也高。

所以,請一定要注意對身體的管理和保護,少熬夜,儘量保持作息規律,早睡早起,平時多運動、鍛鍊。

這一點很重要。

02

有聰慧的大腦

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往往有很多條路線,同時路上也會有很多的交通選擇,比如大巴、火車、飛機等等。

舉這樣的例子,想說什麼呢?

我想說的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保持智商在線,要有聰慧的大腦,要善於思考和變通。

不是去所有地方,坐飛機都是最合適的選擇,飛機雖然很快,但並不一定就適合,有時候選擇飛機出行,可能花費的時間更長。

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是講究方式方法的,你只有方法對了,方向對了,往往才能將事情做成。

所以,在成長的路上,當你感到自己雖然很努力,但總是見不到效果時,不妨停下來思考思考,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是不是方向錯了,是不是自己還需要沉澱和學習,步子邁得太大太快了...

平日裡多經歷這樣的頭腦風暴,能讓你在前行的路上少一點暴擊,走得更輕鬆寫意,更為高效一些。

特別提醒一句:在年輕的時候,很少有比學習成長更為重要的事情了,很少有比經營大腦更為靠譜的選擇了。

03

有極大的熱情和執著

我們總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之所以會是最好的老師,往往是因為興趣能讓我們很執著的付出,會心甘情願地去行動,投入其中,很有主觀能動性。

做一件事,如果能做到自動自發,從主觀意願上就想要做好,那麼從大機率上講,是很有機會成事的。

前幾年,我在九華山上見到一位僧人,三步一叩首,非常地虔誠,他是從河南少林寺一路這麼拜過來的。

見到這些人,你真的不得不感慨,信仰的力量實在是太強大了,如果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這樣的精神,有如此的熱情,如此執著的話,那麼想做不好都比較難。

很多人之所以總是這個干不好,那個做不下去,其實就是定性太差,總是三分鐘熱度,不夠專注,不夠執著,遇到問題就打退堂鼓。

古人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世界是很殘酷的,你想要擁有更多,想要比別人出眾,那麼你就得比別人付出更多,承受更多。

04

有豁達的胸懷和大格局

我這朋友之所以能在七八年的時間裡,從無到有,從零到一,再到現在的二三四,與他的性格有不小的關係。

雖然他總是自詡為文藝工作者,追求自由,個性獨立,但他身上卻少有自視清高的酸腐味,別人講什麼,提什麼意見,他往往都能聽進去。

所以,他這樣的性格和胸懷,挺討學員和家長們的欣賞,而他本人也因此成長的很快。

我常去吃飯的一家餐館老闆也是,他雖然是大廚,肯定比我們這些食客懂得多,要來的更為專業一些,但你提什麼意見,人家能認真傾聽,並且有時候還會採納。

那家餐館的生意,我是看著它一天天好起來的,有些人能火,有些人能把事情做成,那真的是有原因的。

一個人想要走的更遠,想要將事情做好,做大,那麼就必須要有大格局,要有胸懷和氣度,不偏執,不斤斤計較。

上述這四點,其實都是一些淺顯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懂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做到的並不多。

希望在前行的路上,我們都能踏實一點,聰明一點,更努力一點,如此,成功的幾率也就更高一點。

共勉之!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著有《決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長用歷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闢,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dRWhW4BMH2_cNUgwBhS.html